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戎、狄与华夏民族,及至与汉民族一直有着深远的族源关系。自黄帝至春秋战国,乃至魏晋南北朝,戎、狄各氏族、部落以及族群源源不断地加入到汉民族的体系之中。但并不是全部戎、狄都被征服,或融合、或同化于华夏民族的。有部分戎、狄迫于军事压力而向更远的地域迁徙,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下,逐步发展为另外的一些新的民族共同体。所以戎、狄族群集团是汉民族的支源。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区分华夏民族与戎、狄、蛮、夷等少数民族的标准是文化 ,而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是华夷之辨或曰华夷之防的本质与核心。华夏文明 (国家 )的率先形成是华夷之辨的历史起点 ,而文明的发展又推动着各个族属之间文化的趋同与心理的认同 ,并最终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与戎、狄、蛮、夷等民族集团的民族大融合。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在南方,各民族也加强了与汉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联系,特别是江汉地区“蛮”汉民族关系的发展更为突出,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1 提及蛮族,必定会使人想起古代“四夷”之说,即“蛮、夷、戎、狄”的概念。最早在甲骨卜辞中就曾有商代征夷方的记载,随着历史的发展,直至《礼记》  相似文献   

4.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犹如一硕大无比的雪球,在雪球的滚动中形成、发展和壮大。在汉民族形成时期,其族群结构复杂而多变,在历时两千余年的沧桑中呈现出互动融合之势,这其中主要包括夏、商、周三族融合的浪潮及其向夷、蛮、狄的波及和扩展。其间的族群认同,即族群身份的确认(其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也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于戎的涵义的认识,历代以来众说纷纭,但大家一致认为戎自始至终皆是族称。戎是周人习用的称谓语汇,商人几乎不用。先周至西周时期,戎的涵义由兵器引申为敌人、敌国,涉及戎的相关史实,均与周戎战争有关。进入春秋以后,戎始成为族称,指在语言、体质、饮食、服饰、经济及礼制等方面有别于夏、狄、夷等的人群,戎狄、夷狄是此时诸夏对异族常用的泛称。战国以降,内夏外夷的民族分布地理格局形成,夷蛮戎狄与四方相结合,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的说法在儒家经典《礼记》中被固定下来,西戎泛指西部族群的观点日益流行。  相似文献   

6.
汉民族秦汉横空出世 ,便开始了雪球滚动式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包涵了汉民族在与入主中原北方少数民族族群的互动中发展 ,汉族南迁在与南方少数民族族群的互动中发展 ,以及明代汉民族大迁徙和清代汉民族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华夏”     
华夏文化的具体形式,体现为华美的礼服和庄重的礼仪形式;华夏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与活力,是华夏民族区别于其他族群的根本性内涵。华夏文化复兴的责任,理所当然地应该由华夏民族担负起来。复兴华夏文化,复兴华夏服饰,复兴华夏礼仪,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纵向和横向的凝聚力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甲骨文发现之初至今,学界对甲骨文中戎字的释读,存有很大的分歧。对字形的厘定有六种不同的观点,对字义的解释有族群、兵器等争论。出现分歧的原因是对《说文解字》中"戎"的理解不同。甲骨文中"戎"字字形是多元的,非单一的。"戎,兵也。从戈从甲。"这是《说文解字》的解说。依此来释读甲骨文中的戎,明显是用后人的观点推测前人。由于《说文解字》作者的时代局限性,单独的以《说文解字》来推测甲骨中的戎字,极有可能出现漏字的情形,学界已有学者注意到这个问题,例如,在字形六种观点中,很多学者支持其中的多个观点。"戎"字义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大都把其与"武力"、"战争"、"兵器"、"族群"联系起来,基本上与现代的"戎"字义没有大的差别,属于用后来形成的字义解释甲骨文,此法是否可取,与"戎"之本义到底有无差距,这是下一步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五帝时代,天下有许许多多的"邦",统称为"万邦"或"万国"。这个"国"并非今天意义上的国家,而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性质的族群。在这个"族邦"天下五帝时代的黄帝时期有122个族群,颛顼时新增加27个族群,帝喾新增加了42个族群,尧舜时期新增加了61个族群,合计252个族群,加上《山海经》等书记载100个族群,总共为352个族群。这种族群态势不仅说明五帝时代并不是空穴来风,还是汉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在五帝时代,天下有许许多多的"邦",统称为"万邦"或"万国"。这个"国"并非今天意义上的国家,而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性质的族群。在这个"族邦"天下五帝时代的黄帝时期有122个族群,颛顼时新增加27个族群,帝喾新增加了42个族群,尧舜时期新增加了61个族群,合计252个族群,加上《山海经》等书记载100个族群,总共为352个族群。这种族群态势不仅说明五帝时代并不是空穴来风,还是汉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
春秋以前,西戎特指活动于今西和、礼县一带的一支戎族,多见于文献记载,与周秦关系密切。西周末年,西戎与申、缯、犬戎联合迫使周王室东迁。春秋早期,秦穆公吞并西戎。从此,作为独立族群的西戎退出历史舞台,转而与秦族融合。战国以后,西戎含义出现变化,泛指西部戎狄族群,并沿用至今。寺洼文化是分布于甘肃东部地区戎族的物质文化遗存,与西戎有关的考古文化遗存即分布于今西和、礼县一带的寺洼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12.
印度尼西亚的土生华人称为"伯拉奈干"(Paranakan)人。他们是印度尼西亚华人社会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族群。伯拉奈干人的形成缘起于汉民族从汉唐到元明的海外移民,是汉民族移民与当地原住民互动通婚的结果,也与荷兰的殖民统冶有关联。伯拉奈干人的族群认同是太像中国人又太像印度尼西亚人。  相似文献   

13.
称谓语的特点及文化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夏民族的称谓语是十分复杂的,本篇就家庭称谓语、姓氏称谓语、尊谦称谓语、性别称谓语四个方面来谈其特点。称谓语不仅反映了汉民族的家族血缘关系,更显现出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它是探讨民族文化史的一条隧道,揭示出了华夏民族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贺州族群族源认同论 (上 )【徐杰舜 徐桂兰 罗树杰 李远龙】2 0 0 2 .1贺州族群族源认同论 (下 )【徐杰舜 徐桂兰 李远龙】2 0 0 2 .2近二十年中国汉民族起源、形成研究综述 (二 )【陈礼贤】2 0 0 2 .1近二十年中国汉民族起源、形成研究综述 (三 )【陈礼贤】2 0 0 2 .2开天辟地与盘古氏的传说和文化 ———兼论经纬书与野史中远古纪年的史料价值【杨东晨 杨建国】2 0 0 2 .1“伞”民俗的文化意蕴及其象征意义【凌春辉】2 0 0 2 .1嵩山传说的文化人类学探索【过 伟】2 0 0 2 .2人类家庭的文化透视【钟 年 吴彩霞…  相似文献   

15.
四川客家是汉民族中一支比较特殊的族群,有着自己独特的族群认同意识。随着现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的传播、交流,曾经相对独立并承载着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客家传统文化被日益渗透,客家族群与土著族群正日益融合。但在四川客家聚居区的移民社会中,重新整合客家传统文化并且构建客家族群认同,仍然是客家族群文化与心理认同的强烈需要。以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文化表征为基点,追根溯源,实现四川客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新组合,是构建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千百年来,在中国人下南洋的移民潮中,中国汉民族在与东南亚各国各民族的交流、互动、磨合、整合和融合,特别是汉民族与东南亚各民族妇女通婚融合,形成了许多各俱人文特征的土生华人。马来半岛的峇峇人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土生华人族群。  相似文献   

17.
秦人起源于山东,崛起于陕甘,主要由老秦人、商奄之民、西戎之人、周余民构成。秦人先是统一了西部地区,壮大了华夏族群队伍;然后统一了中国,壮大了汉民族队伍。秦人沟通东夷与西戎,交融华夏各族,促进各族群之间的融合,最后自己也完全融入到汉人中去,成为汉民族重要的组成部分。秦人本身是多元一体的,同时也是多元一体的汉民族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一个缩影。如果缺少了秦人,多元统一的中国就难以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也会减色不少。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以人类学民族学对华南客家族群的实证研究为例说明,要将汉民族的研究推向更深入、更广阔的阶段,必须重视探讨汉民族大传统向各个地方的渗透以及地方小传统被创造出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有一个特点,就是较旧版注重民族关系史问题。新教材运用丰富的史料,采用图文并茂,小字描述.黑体字突出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叙述了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讴歌了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颇利于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根据一段时间的教学体会.我将新教材关于古代民族关系史的观点,总结为以下几条:一、我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春秋诸侯争霸给当时被称为蛮、夷、戎、狄的周边少数民族向中原发展的机会。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共处,犬牙交错,打破了各民族间原来的地域界限.为各民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大  相似文献   

20.
历代论及春秋华夷关系,都是将楚、吴、越与夷、戎、蛮、狄部族相提并论。本文突破了这种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模式,分别探讨夷狄部族和楚、吴、越等夷狄诸侯与华夏诸侯的关系,认为夷狄部族与华夏是在文化对抗和对话中达到交融、同化或并存,夷狄诸侯和诸夏则在指向相同目标的斗争和交流过程中实现了同化。华夏族最终形成于春秋末年,主要标志是夷狄诸侯与诸夏实现了同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