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宗贤 《东岳论丛》2001,22(2):85-89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描述明代中期思想领域的变化云 :“盖自弘治、正德之际 ,天下之士 ,厌常喜新 ,风会之变 ,已有其所从来……。”这里 ,所谓厌常喜新的风会之变是从陈白沙之前开始孕育 ,而至陈白沙始有明显表现的。是陈白沙结束了朱熹学说的一统天下 ,而在阳明之前开明代心学风气之先的。之所以如此 ,固然有其时代背景 ,亦与陈白沙个人的生活经历、理想追求与道德情怀密切相关。从陈白沙时代的哲学意趣 ,陈白沙的处世哲学及人生境界等方面来分析 ,可以说明他是如何在个人的心性体验中把道家的人性自然、精神自由思想巧妙地融于儒家哲学中的。而在人生哲学中融会道家思想 ,正是陈白沙对宋以来理学发展的贡献 ,是他开风气之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道家的忘己之人不把自己视为现成的人,不把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行为方式看作自己异于常人的本质。道家把人的本性视为完全融入万物本然的生存状态。海氏在论述人的本性时围绕着人与世界的原初关系进行,这一原初关系是此在这个别具一格的存在者生存状态所建构起来的,是此在在何所向中铺展出来的关系,是存在向人呼唤,人向存在呼应所构造出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梁艳丽 《理论界》2006,(5):142-143
道家养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道法自然”、“重人贵生”、“少私寡欲”、炼丹术等一系列养生方法,去追求现世的和超越的人生价值,把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作为探求的终极目标,表现了道家先哲渴望掌握生命规律、延长寿命的人生价值取向,同时也为中国养生学作出了让世人瞩目的独特贡献,值得人们进行发掘、提炼和整合。  相似文献   

4.
对人的追问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即“人是什么 ?”和“人是谁 ?” ,前者以理性或非理性的主体对人作出概念规定 ,并由此规定着西方哲学传统对人的理解的基调 ;后者视人之本质为问题而非答案。海德格尔以后一种方式通过“此在”作出对人的追问。在此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理解海德格尔的“此在”的前提 ,从此在的双重性质、此在的基本机制、此在生存的基本状态等方面对此在进行了诠释。在分析此在对理性与非理性的分歧的超越和此在对主客对立二分的认知图式的拒斥的基础上 ,本文剖析了近代人本主义与现代人本主义对人的理解的局限 ,揭示了此在的反人本主义意义 ,并提出海德格尔后期对此在的新的认识并未改变其通过此在作出的对人的追问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5.
与大多数中国现代作家不同,林语堂追寻人的本体意义,强调享乐、个体及人格修炼;重视审美人生,倡导“美”、“爱”和“自由精神”;喜爱平和雍容的文化心态,力避焦虑和粗糙。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显然是相当有意义的。当然,林语堂的人生哲学并非尽善尽美,而是存在不少问题,如缺乏时代感和社会历史性;对物质文明的价值估计不足,缺乏伟大的品格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革命是一场文学变革运动,这决定了现代文学观念必然以"人"作为视域核心.以人为中心的启蒙语境,"人的文学"观的强调,理性与情感的调和,都与道家文化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7.
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道家生态伦理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道家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为一。与此相应,“自然无为”就成为道家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其基本要求有二:一是顺应自然,二是勿强行妄为。以此为根据,道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生态伦理规范,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慈爱利物、俭啬有度,知和不争。道家生态伦理对于现代社会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翟新颖 《云梦学刊》2008,29(2):105-107,121
言意关系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西方不同,中国古代的"意"并没有指向语言自身,而是指向了语言之外的世界.这是一个包含了宇宙、自然、人生的世界.无论是儒家的伦理,道家的自然,还是释家的心性,都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归根到底,这个世界总是与人相关,于是,"意"最终旨归是当下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道家所崇尚的混混沌沌、淡泊宁静、愚昧笨拙的圣人不是理智上进行批判的结果 ,也不是道德修养要达到的目标 ,而是圣人按照本真之性在世界中的生存。海德格尔认为在熟悉的、习常的毫不引人注意的生活中诸神在场。彻悟的状态使此在割断的仅仅是与周围世界的尘世缘分和功利关联 ,而获得的是与世界的原初联系。  相似文献   

13.
傅白芦 《船山学刊》2004,(2):192-192
自1985年在湖南湘潭召开第一次全国老子学术思想讨论会以来,学术界对道家的研究逐渐"热"了起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儒热道冷"现象为之一变.  相似文献   

14.
肖祥 《社会科学》2005,3(6):89-94
道德主体性问题是现代道德建设的关键问题。道家思想中以“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表达,在寻道、守道、行道和返道的过程中凸显了道德主体性,表现出独特的主体状态、主体认知、主体修养、主体取向和主体精神等特点,为现代道德建设提供了诸多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欧洲文明的文艺复兴,还是中国文明的文艺复兴,“人的发现”都是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中国之“人的发现”有其独特之处.现代白话入诗,是这一思想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诗歌变革,在某种程度上,恰好开启了“人的发现”之路.现代白话入诗,识别出“现代”所需的“最大多数人群”,进而颠覆传统的文学等级秩序.现代白话诗对自我及他人的书写,以叙事之手段重新发现并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既为现代新诗确定了新的范式,也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再生)提供了语言文学及思维方式的可能性.理清现代白话诗与“人的发现”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思考中国文艺再生过程中的新旧和解.  相似文献   

16.
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人能弘道"被视作君子的行为,是德性生命的在世方式。实际上,"人能弘道"还蕴含着对话逻辑,它以"孝悌"的亲子之爱为出发点。"人能弘道"的对话意识是生命最本真的意识,沉沦在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可以借助"慎终追远"的方式,唤醒这一本真意识。"礼"是"人能弘道"的具体对话形态。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生命回归本然状态,还提升了生命的创造力,为理性文化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致思方式。  相似文献   

17.
“士”具有二重性,即依附性和自由性;隐士典型地体现着自由性,其行为方式的突出表现为“隐逸”;“隐逸”有“隐”与“逸”两个不同的方面,逐渐产生了道家隐逸哲学,并形成了道家隐逸哲学不同的派别。  相似文献   

18.
以孔子和孟子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儒家思想中 ,包括着“仁者爱人”、“民贵君轻”的人本精神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追求和人格理想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处世哲学等 ,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行为规范、民族精神都有着深厚的影响。挖掘并发现其积极的思想因子 ,汲取其精神养份 ,将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立意奇特,其中充满了对传统和现实的激烈批判,充满了追求个人自由的浪漫主义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能。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是最富有文采、思辨水平最高的一位哲人,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其哲学中有着不少精辟的见解,尤其是地的人生哲学,至今仍具有重大价值。在庄子哲学中,人生论占据了很大部分。虽然他的许多观点是悲观消极的,但其睿智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潇洒的人生态度,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精神财富,在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但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出现疏离的当今世界,庄子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20.
魏涛 《兰州学刊》2011,(2):8-11
当下社会中普范意义上讲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注重对儒家“仁礼”观的吸收,重视公共性问题和群体意识,在实践层面往往以“一团和气”抑或“同而不和”为主要特征,忽视了基于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所引发的对和谐的异化作用。而传统道家所倡导的“真人意识”,因其以“返朴归真”“道法自然”为核心价值理念,对于当下社会发展扭结的解决大有裨益。激发传统道家的“真人意识”,实现“礼化”和谐向“真化”和谐的转型,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