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林玫 《兰州学刊》2009,(12):169-171
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同语言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探讨哲学的起源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语言哲学的普通问题,包括语言哲学的产生,主要的流派,代表性观点和简要的评述。对于语言学而言,哲学无疑从根本上启发了语言的各种意义观点,我们将从历时的角度将哲学意义理论归为直指理论、真值条件论、观念论、使用论四大类,在对基本观点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评价其进步性和尚存问题,并探讨其对词典释义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2.
语言哲学两大流派分析哲学和现象学解释学,尽管都强调语言研究的重要性,但是两者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截然不同.前者提出分析命题意义的哲学观念,后者着重于对人的历史性的理解.当分析哲学由罗素时代走向维特根斯坦时代,日常语言学派的语言分析就与现象学解释学理论的普适性一起共同为语言学习提供了诠释的空间.在此意义下,理解活在语言中的人与语言所构成的语言学习就包含在社会历史、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的有意义的解释语境中.  相似文献   

3.
对于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的嬗变而言,"语言转向"无疑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基本话题,但目前我国学界对于该概念的认识却是含糊不清的。事实上,这一时期西方文论中发生的"语言转向"包括两方面——语言学和语言哲学意义上的转向,二者在知识背景、理论旨趣上的有着显著区别,语言学意义上的转向重在审美的语言形式,而语言哲学意义上的转向注重语言活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语言游戏概念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里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个概念有一个形成过程:从早期真值函项论转到中期语言运算说,然后再转为语言游戏说。在维特根斯坦哲学里,最为核心的语言游戏是学习母语的语言游戏。通过这一语言游戏,可以形成和解释所有其他语言游戏。随着语言从运算转向游戏,语境也相应从早期形式主义的理解转为后期生活化的理解。由于语言游戏的获得、发展和旨归都是生活,所以,语言游戏即是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5.
论价值语言     
韩东屏 《浙江社会科学》2012,(9):97-105,96,158
语言有描述语言和价值语言之分。虽然在纯粹的描述语言和纯粹的价值语言之间也存在兼有描述和价值二重性的混合语言,但这并不能作为没有描述语言与价值语言之分野的依据。价值语言有两种功能,一是评价对象,一是指令人。价值语言的类型有评价语言与指令语言、自然价值语言与人工价值语言、肯定性价值语言与否定性价值语言、原生价值语言与派生价值语言之分。价值语言内部还存在四个级别的差异,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并由此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有机系统。价值语言在性质上似乎与以真假为值的传统语言逻辑不相容,但实际上,价值语言也一直遵守的是传统语言逻辑。如果我们将传统语言逻辑所注重的真假值改为对错值,那么,传统逻辑就既可在实际上与价值语言相容,也可在名义上和性质上与价值语言相容。  相似文献   

6.
语言经济是指开发、保护和利用语言资源而产生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活动总和,其现实表现主要有语言培训市场、语言翻译市场、语言文字出版业、语言科技、语言艺术、语言会展以及新兴语言服务业等。语言经济学是采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工具,把语言和言语行为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两者因涉及语言与经济而联姻,但它们在表现形式、产生和发展的路径以及取向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作为一种经济形式,语言经济可以为语言经济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案例,对语言经济实践进行细致、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有利于语言经济学自身学科的发展;作为一门学科,语言经济学又可以为发展语言经济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厘清两者相互间的关系,有利于语言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交际语言观和认知语言观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语言在人类认知和思维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哲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医学科学家都试图给这个问题找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但都无法给出一个无懈可击的解答。原因何在 ?我们认为 ,要探究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首先必须给语言和思维下一个可操作的定义。本文尝试为语言和思维重新定义 ,并从交际语言观和认知语言观的角度探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语言输入在内容、形式及参与双方这三个角度透析了在某一特定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并学会逐步控制语言环境,即语言输入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在第一语言习得(母语习得)中,对语言环境进行调整的特点、效果及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并由此得出研究第一语言习得中的语言环境作用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特点的类比,使学习者更深刻地认识,理解并运用语言环境来更好地监控自己的第二语言学习,并将调控自觉地运用到对语言信息的输入、储存、理解及最终习得的全过程中,从而使学习主体不但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甚至在今后任何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都能将自己的主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9.
语言政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具体体现国家、政府对社会语言问题的态度,是国家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政策自身所具有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四对特征,即民族性与普遍性、宽容性与规范性、现实性与预测性、稳定性与传承性。对语言政策特征的探讨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语言政策本质的理解,进而促进和指导语言政策制定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语言交际中意图间接性语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玉景 《兰州学刊》2012,(8):197-199
语言交际是人类合作性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语言交际的研究一直受到较多的关注。已有的不少语用学研究在解释语言交际行为时,提出了语言间接性的概念,但未作进一步拓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对语言间接性和意图间接性语言做出了界定和区分,并尝试提出意图间接性语言存在的理据:维持礼貌和面子、回避禁忌语以及提升或减弱趣味性和意图间接性语言使用的影响因素:权势关系、社交距离和损益观念,以期为理解语言交际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徐甜 《殷都学刊》1997,(4):23-27
本文就C语言和PASCAL语言中数据类型,子程序,记录,指针,文件操作与比较。  相似文献   

12.
邢莉娟 《兰州学刊》2008,(Z1):233-234
语言殖民主义是文化殖民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意味着强势语言更大范围的传播。在历史上由于受到它的影响,促使了一些土著语的消亡以及混合语的出现;随着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的推进,英语殖民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融合,但是同时也使许多国家和民族丧失了自己的语言与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消亡是现当代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海德格尔语言哲学中关于语言与人的关系、语言与存在关系的论述,为遏止语言消亡、切实保护濒危语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普 《中文信息》1997,(6):26-28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工具。语言都传达一定的意义,语义和语音是语言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们分别是信息和信息的载体。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系统最基本的建构单位和建构模  相似文献   

15.
语言迷信是一种独特语言现象。当人们认为语言符号同客观事物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时,语言就具有了某种超凡的力量,从而产生了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汉语语言迷信现象中的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选择语言作为他们解决问题和实现意愿的手段和交际模式,也反映了当前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6.
Bickerton的语言中心论认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语言.他将语言的核心特征归于句法.语言的出现赋予人类特殊的智力和不为动物所知的行为.语言不是缓慢平稳进化的,而是某一"神奇时刻"突变的结果.由于该理论过于强调思维对语言的依赖关系,语言进化的两阶段说不符合进化事实,引发了诸多争议.然而,Bickerton的贡献在于对传统的进化论大胆提出挑战,揭示了语言之于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语语言国情学的研究核心是研究文化差异,其理论基础主要基于语言的三种功能,印:交际功能、文化载蓄功能和指导功能。语言国情学的目标是主要通过对词语文化,即“作为民族文化信息载体和渊源的语言称名单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苏俄的国情,了解“当今的现实生活”。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俄语语言文化学是研究语言和文化的文化科学思想的新聚合体,主要研究语言功能中文化与语言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借助系统方法,探索语言内部与语言外部(文化)内容相统一的一个完整的单位结构的一个过程,以现代先后次序和文化定型(规范体系和全人类价值体系)为研究对象。近几年来,学者们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专门讨论,可以概括出三种主要的基本观点:语言文化学包含语言国情学;语言文化学与语言国情学之间没有本质差异,两个术语可以同时并存;语言国情学包含语言文化学,我们赞同第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8.
语言演化生态学通过借用生物进化论的研究范式和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演变过程,是一门综合生物学、人类学、社会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交叉学科。语言演化生态学试图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语言到底是如何演化的,侧重于探寻语言演化的动因、机制、过程和特点,以及语言演化与语言生态变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文章主要围绕"个体语"和"共同语"的区分、"一种语言就是一个物种"、语言就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以及"语言习得即不断重构"这四个方面来介绍语言演化生态学的语言观,并讨论其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焕军 《理论界》2007,(7):207-208
本文主要讨论了20世纪语言本体论问题。19世纪的语言工具论在20世纪衰微了,占据20世纪语言学主流的是语言本体论。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有效地抵制了语言有用性,为语言本体论开辟了道路。维特根斯坦和索绪尔创立了20世纪语言本体论。结构主义在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基础上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20.
曹国军 《理论界》2004,(3):178-179
一阅读语文报刊,经常看到有文章批评“出乎意料之外”“凯旋而归”之类语义重复啰嗦,理由很简单:“凯旋”既战胜归来,又加上“而归”,不是画蛇添足是什么!但是不管如何批评,使用的人照用不误。我们语言中还有很多看似“重复啰嗦”的说法:“突然袭击”(“袭击”已含有“突然”之意)、“仔细端详”(“端详”已含有“仔细”之意)、“细细品味”(“品味”已包含“细细”之意)、“差别悬殊”“悬殊很大”(“悬殊”即差别大),还有“自从”(“自”就是“从”)、“涉及到”(“及”就是“到”)等等,不一而足?杂谟镅灾械恼庵窒窒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