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比较看重家世出身,所以李善之子李邕等一直自称江夏李氏,同时期的李白、杜甫等亦称李邕为江夏人,皆因江夏为李氏郡望所在。两《唐书》记载李善为扬州江都人,是以居住地而言。李善本出自赵郡李氏,李恪是李善家族迁居江夏的渡江之祖。李善曾历任太子右内率府录事参军、潞王府记室参军、兼沛王侍读、兰台郎、经城令等官职。李善一生的荣辱与贺兰敏之息息相关。他受贺兰敏之举荐任崇贤馆学士,又因贺兰敏之出事受到牵连被流放姚州。唐高宗上元元年(674),李善遇赦还扬州。李善寓居江淮,后来又移居郑汴间,以讲授文选为业,培养了众多弟子。李善善于著述,不善"属辞",一生著述颇多,但除了《文选注》六十卷流传下来,其他著作均亡佚。李善本来也是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他时运不济,所交非人,受到牵连而遭流放。在李善仕途无望以后,最后只能靠讲授《文选》为生,成为发扬光大"文选学"的一代宗师,也算是阴差阳错。  相似文献   

2.
唐初的政治文化条件是《文选》李善注获得重大影响的原因,此方面尚有待发之覆。《文选》李善注对《后汉书》李贤注有直接影响,前者某些具体条目不仅直接为后者借用,而且对后者的注疏凡例有所启发。李贤注利用《文选》李善注来邀宠固位,由此使得李善注的影响越出了文学领域。  相似文献   

3.
高步瀛先生谓《文选》李善注"一厄于五臣之代篡,再厄于冯光震之攻摘,三厄于六臣本之窜乱,四厄于尤袤诸本之改窜。……使其精神面目皆已失真"(《文选李注义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李善《文选》注引书种类繁多,所引或仅取其大意,而不拘于与原书字句相符,加之后世改窜,疏漏在所难免。后世学者汪师韩《文选理学权舆》,孙志祖《文选理学权舆补》、《文选考异》,  相似文献   

4.
李善《文选注》征引《论语》汉魏古注8家(孔安国、包咸、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何晏)。立足于《文选》与《论语》文本及相关文献,经过细致的考证,可以考定李善对这些文献的征引并非皆出于原书,除郑玄注(或其部分内容)外,其余7家注释皆来自何晏《论语集解》,故其实际引书仅为单注本郑玄《论语注》与何晏《论语集解》二种。这一考察对李善《文选注》引书来源问题的判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从南北朝迄隋以至唐初,《论语》注疏类著作众多,但占据主流地位的只有郑、何二家,李善注对这两部著作的征引与当时的学术形势完全一致。这也可以从与李善同时或其前后学者之著作征引《论语》注释的情况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5.
郭宝军 《中州学刊》2012,(1):174-177
目前学界最为通行的胡刻本《文选》的底本来自黄丕烈的收藏,并非淳熙原刊本,其间经历了至少10次递修。递修的时间虽然均在南宋一朝,但重刊的页子超过了全部页子的一半,故在版式与内容方面均都有变化。胡刻本号为重刻宋淳熙本,但其底本与淳熙原刊本之间已经存在了一定的距离,胡刻本与淳熙原刊本之间必定有异。胡刻本虽经清代校勘名家校理,但其与李善注原貌之间已近存在较大的变化。因此,运用胡刻本探讨李善注之成就时,应该小心谨慎。  相似文献   

6.
范春义 《船山学刊》2008,(2):181-183
李善注释诗歌,有些典故注释已经包含着李善本人对作品主题或思想的理解。对于此类注释。简单地斥为“释事忘义”是不公允的。另一方面,李善的某些解释已经照顾到诗歌的艺术特点。当然有的解释也不完全符合作品的实际。李善注受到后人指斥的原因在于后人无法站在李善的高度上看待李善注。以李善的方式来理解李善注是评价李善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李善以文学语言注释文学作品自然是对传统经学注释的突破与创新,但更与《文选》的编者萧统重情的情感指向及文本本身的情韵有关。情感因素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为李善的注释披上了一层情感外衣,尤其是《文选·情赋》注,这种因素表现得尤为突出。情感的注入是李善注释《文选》的创新,也是李善注释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赣州本《文选》是六臣本系统的第一个本子,与此前合并本的六家本相比,它与明州本的关系更加密切。在"已见"例的增补、增加李善注的内容,采择五臣注入李善注方面,赣州本的编纂者有意识地进行了加强,由此形成了赣州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文选>五臣注和李善注是<文选>学史上并峙的高峰,一起成为后世研究<文选>的标准文本,其价值和影响都不容忽视.但长期以来,二者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李善注自诞生以来一直饱受赞誉,五臣注虽在社会上广泛流行但却饱受非议,五臣注的价值长期被忽视.我们今天看待五臣注应结合其所处的历史时期,通过其本身的特点,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五臣注简单易学,便于初学者阅读,对初习写作者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因而在社会上有广泛的阅读群体,客观上具有文化普及价值.同时,它可以弥补李善注之不足,与李善注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分别满足不同读者层次的阅读需要.时至今日,如果从一般读者的角度去阅读<文选>,五臣注可以说是一种好的本子.  相似文献   

10.
李善与文选学顾农(一)以《文选》一书作为研究对象的专门之学──文选学,可溯源于萧该、曹宪,而它真正成为一门显学,则李善是奠基人,作用最大。萧该为萧统堂侄,生平附载于《隋书·何妥传》,撰有《文选音义》,《隋书·经籍志》著录其《文选音》三卷,两唐志并作十...  相似文献   

11.
安大简《葛覃》"是刈是穫"语,徐在国先生认为"穫"与"刈"互训,含义相同.考之传世文献,"是刈是穫"一语在唐代已有出现,但多为文章写作中改写《诗》文以就己意,并非严格引《诗》.《文选》李善注、《白孔六帖》及宋代部分经学文献中也有"是刈是穫"一语,当是书写错误所致.徐在国先生列举多则《诗》文,以证"是刈是穫"为确,但其所...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遗民话语系统是在清民鼎革政治背景中形成的,其主要由政治话语、文化话语、名字话语及时间话语等构成。其中,名字话语与时间话语是其主体。名字话语表现为变名、改姓、拒用民国年号等;时间话语表现为运用"义熙"、"阳九"、"癸丑"等术语凸显他们的"孤露遗臣"之情怀和对民国的抗拒。四种话语楔入割舍不断的君臣之伦、狭隘的夷夏观念,使得清末民初遗民的文化倾向具有文化保守主义的成分。  相似文献   

13.
《文选》五臣注的出现与风靡以开元儒学的重振以及"诗教"精神的阐复为背景,是下层士子以文章、著述阐弘政教观念下的产物。其批评思想、注释体例深受以《毛诗正义》为载体的经学话语体系的影响。与李善注《文选》的"粗明大意,略其幽旨"不同,以激扬风雅自居的五臣通过"饰物反讽"与"假时维情"两大注解方式,对作者、作品的"秘旨"钩深索隐。以科举作为重要影响和传播媒介,五臣注对晚唐五代诗格的"比物讽刺"、"内外意"等理论具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选>陆善经注是唐代最后一部<文选>注释学成果,是研究唐代文选学的重要文献,可惜没有传世,也未见诸任何公私书目,所以其影响力很有限,远远不能和李善注、五臣注的地位相提并论.19世纪中期,由于日本所藏唐钞本<文选集注>残卷的发现,陆善经注本<文选>才开始为世人所知.从<文选集注>的特征和体例来看,其中的陆善经注是经过删略的,并非陆善经注的原貌.陆善经注在<文选集注>残卷中存量不多,其注释中引典与释词、串释并存,其引典可以弥补李善注.在释词和串释方面,陆善经注既注重释典,又直接解释词义,间有串释大意.  相似文献   

15.
在朱子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种以道德为进路的人生修养工夫。格物工夫的对象是生活世界中的切近之"物",其前提与出发点是善端良知的"已知之理"。从内容上来看,格物之求其"所当然之则"是在具体情境中、始终围绕"本然"之道德倾向进行的道德认知与权衡,而求其"所以然之故"则是对"所当然之则"的反身体察与确信。格物致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知至意诚"的道德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6.
卞仁海 《兰州学刊》2005,(4):294-296
李善训诂的最大特色,就是采用征引的注释方式.李善<文选>注第一次将征引式注释应用于大规模的集部注释,为后世的诗文注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本文以<文选>李善注为核心材料,就李善训诂的特色、方式、适用范围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本?本者,根也。《说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书籍也。”书之称本,始自刘向。《文选》左思《魏都赋》“雠枝篆籀”,李善注引《风俗通》:按刘向《别录》,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  相似文献   

18.
引证是中国古典诗歌注释的主要手段和内容.它为李善<文选注>所开创,被历代继承并成为最重要的诗歌注释传统,原因就在于这种方法适应了诗歌语言的"祖述"本质,亦因此决定了其特点和原则.西方盛行的互文理论是引证的方法论基础,但中国古代<文心雕龙>及一些诗派已经叙述或暗示了这一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选》五臣注在从单刻本发展到与李善注的合刻本后,正文注释的位置发生了调整变化,而五臣音注的形式与其位置又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位置的变动,合刻本调整了部分五臣音注的形式,使之仍然符合五臣单注本音注的基本体例:一是为避讳改"反"为"切";二是当音注后增添校语或正文注时,增"音、切、声"字;三是当音注后正文注被移走时,删"音、切、声"。  相似文献   

20.
中华书局1962年整理出版的标点本《汉书》,可以说集《汉书》各版本之大成;但是,其中错讹之处也在所难免。《文选》李善注本大量引用《汉书》,使我们得以窥见初唐《汉书》的基本面貌。利用《文选》李善注中的《汉书》引文及其他相关资料,考校异同,辨别是非,对《汉书》的校勘整理和《文选》的研究均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