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发表俞吾金的论文《从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变》(以下简称"俞文"),提出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已遭受严峻的挑战,并对"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①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否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发表了拙文《从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变》。拙文提出的核心观点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必须加以坚持,但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叙述方式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加以改变。"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应该获得与当今时代条件相匹配的、新的叙述方式。"①  相似文献   

3.
重庆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的由柳文超,李培湘主编的《西方自由民主研究》,是一部颇具特色的著作。该书不仅注意了建构新颖的体系,真实地再现历史,准确地揭示内涵,而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西方自由民主进行分析,并同社会主义的自由民主进行比较,从而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理论和方法。一、体系的新颖性《西方自由民主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有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研究、西方民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三编。前两编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4.
杨耕 《中国社会科学》2023,(4):99-121+206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结构”体系,初步形成于芬格尔特等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成于米丁等人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弗罗洛夫的《哲学导论》力图建构一种苏联式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卢卡奇力图以“总体性”为根本原则重建唯物主义辩证法,哈贝马斯力图以“社会交往”为中轴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南斯拉夫的“辩证唯物主义派”力图建构科学性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原民主德国的柯辛则力图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建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凝聚着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独特理解,并明确提出“当作实践的唯物论看的唯物辩证法”这一命题;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了具有“中国内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刘丹岩、高清海的《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开启了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探索;肖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力图以实践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和建构原则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拙作《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我见》(《江汉论坛》1997年第9期)在论述应如何对待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时,附带对徐崇温先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体系提出了批评,徐先生对此提出驳议(见《江汉论坛》1999年第1期《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辨析》一文),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认真研究和争论这些问题,有利于深入开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故特撰文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一、关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与研究对象徐崇温先生之所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先入…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 ,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然而 ,在社会实践中 ,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概念或观点仍存在一些误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关于两个最彻底的决裂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道路之争 ,我们都可以通过重读《共产党宣言》对被误解的概念或观点进行分析 ,还理论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何信玉  王杰 《浙江社会科学》2023,(1):130-139+160-161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多种命名方式,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内部一直以来存在的多种理论争议,本质上源自对“何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传统”这一理论问题的不同理解。从美学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传统既根植于整个西方美学史与德国美学的理论传统之中,又极大地扭转和打破了以康德美学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美学大厦,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革命性的影响作用,这是我们在当代视域下重提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的重要原因。关于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拉法格由《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等著作所营造的初始语境中,经济决定论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在马克思那里被表述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经济因素对于道德观念、政治制度以及人类历史具有决定作用的观点,这种观点的总体理论支点并没有超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意涵。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期发起的对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批判包含着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具有严重“左派”幼稚病倾向的误读。廓清经济决定论的基本理论意涵,矫正对经济决定论以误解为基调的批判,需要一种对经济决定论深入到历史语境之中的深层“历史指认”。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现状的研究主要存在三大问题:①未能科学地界定西方马克思主义,从而阻碍了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使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只能停留于表层;②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狭隘,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置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或异端地位,这种先入为主的研究方法当然也不可能科学地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③未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历史辩论法,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张脱离其历史、文化背景孤立考察,并将它与我们的哲学教科书的原理加以简单对照,这种抽象的研究方法也不能使我们科学地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只有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际历程和具体人物的考察来界定西方马克思主义,抱着同情理解的态度,结合当代西方社会的变化,才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得失予以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面,提出了理论哲学,应用哲学等多层次、多学科、多结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在这种多层次、多学科、多结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究竟应该处于一个什么地位呢?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仍然属于理论哲学,另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应该属于应用哲学。我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既不是理论哲学,也不应是应用哲学,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中介牲学科。 我们认为,理论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全部发展过程中最一般的规律,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知识领域的系统概括和总结,辩证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哲学。它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正如恩格斯所说:“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25页)而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不同的,其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学者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总体性质的最新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表示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观 ,而且是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在这些新的理解中 ,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 :张一兵把历史唯物主义叫作“历史现象学” ,俞吾金则把历史唯物主义叫作“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而刘福森则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历史生存论”。  相似文献   

12.
再谈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与欧力同同志商榷唐晓东欧力同同志在《社会科学》1994年第9期著文(下称欧文),对本人就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问题与陆晓禾同志商榷一文所持的观点提出了异议,其中不乏中肯之词,还纠正了本人对某一概念理解上的偏差,我非常感谢他的赐...  相似文献   

13.
张一兵教授及其同仁认为,法国1968年的学潮和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政治上和哲学上已经终结。笔者对此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否定辩证法》对概念拜物教的批判是物化和异化批判传统的继续,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后马克思主义虽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明显的反差,但不意味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终结,而是意味着它的转型。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原来的“他者之镜”是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它今天的“他者之镜”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只要西方国家还有思想流派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对马克思的事业和社会理想保持着某种理论和实践的忠诚,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知识潮流就没有终结。  相似文献   

14.
<正> 笔者有幸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撰写了《社会生活方式》一章,但因研究刚刚起步,加之篇幅所限,本章未能探讨社会生活方式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以及社会生活方式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极为重要而又颇具难度的理论问题,对此一直深感遗憾,正是这种“遗憾”,迫使我不断探索和捉摸,方得拙文,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5.
《手稿》的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马尔库塞《手稿》地位观点之批判张和平马尔库塞是最早对马克思的《手稿》(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评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1932年马克思的《手稿》一经发表,他即写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一文对《手稿》进...  相似文献   

16.
"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新时期出现的影响深远的文学观念.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文艺学学科的发展,近来国内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争论又趋于热烈.本文简要梳理了争论双方的基本观点,认为这一论争显示出双方都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但也应该扩大理论视野,汲取各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以把新时期所取得理论成就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真正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始终伴随着激烈的文化论争。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上是一种"去民族化",即它否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造成了"中国意识的危机"。与此观点正好相反,有人指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极端的民族化",实质上是搞"民族主义"。此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围绕"文化内容"的民族化还是"文化形式"的民族化问题,理论界一度展开激烈的争论。直面论争,澄清误解,回击诘难,有助于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西方实证的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两大流派长达一个世纪的争论,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逐渐成为争论的焦点。当前国内学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性质的争论并没有超越这一范围。因此,围绕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产生的历史论争及其解决成为当前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不可回避的基础性问题。当前最要紧的是弄清:1.西方学界是在什么意义上批判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2.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3.马克思是否同意自然辩证法?4.自然辩证法是科学还是哲学?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师范大学龚廷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从卢卡奇到德里达”(项目批准号:02BFX004)2006年4月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良好。最终成果为专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该项成果系统地考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潮的历史脉络,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潮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主要代表性人物,主要流派的著作、观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者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既没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盘肯定,也没有对他们一概排斥,而是深入其法学理论逻辑的内部,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和未来形态1.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有的论者考察了近代欧洲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吸收,以此论证中国传统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的间接的理论来源。论者还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中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确认这一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持不同见解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中国学脉渊承”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上述观点在立论根据上有重大失误:①曲解经典作家有关论述的原意;②把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