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民生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中国人民的民生状态相结合,解决了当时关乎广大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民生问题,凝练和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主要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核心逻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实践方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基因;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等重要思想。在新时代条件下,深入研究和思考毛泽东民生思想,对我们更好地认识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历史地位、贯彻习近平关于民生问题的重要思想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主题之一,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思想解决中国民生问题。民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民生问题的解决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明确了民生问题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价值目标,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对建设和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两性平等、和谐、同步发展是与求学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鲜活的社会实践。研究发现,妇女在教育民生方面其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均比性别差异表现得更为显著,在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方面与男性存在较大差距,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较大。保障和改善妇女民生与提升妇女自身发展水平、解决社会建设滞后问题,以及消除城乡发展差别、区域发展差距、性别发展差异等具有密切关系。保障和改善妇女民生亟待制定和实施支持妇女与家庭发展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4.
民主,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民生,是公民的经济权利.中国共产党认为,发展民主与改善民生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民生与民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民生包含民主,民主是构成民生的核心要素,是民生的高级发展形态;民生问题也是一个民主问题,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生在本质和核心上具有同一性;另一方面,发展民主与改善民生相互促进.民主具有重要的民生作用,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路径和方式;民生是促进民主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民主的逻辑载体.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社会的重要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民生思想,着眼于新的实际,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生观。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本指导思想、理想归宿、基本目标、行为主体、法制保障。研究和学习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为中国人民解决民生问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不仅为解决民生问题创造了根本的政治经济前提和制度基础,而且为改善民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但是,在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导向、战略重点、发展动力等问题上,也存在一些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这为当代社会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历史性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收入差距、教育、医疗、房价、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一直是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和献计献策的中心议题,也是各界民众关心的焦点。党和政府也不断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部欠发达地区民众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社会利益矛盾、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影响民生建设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与看法等的问卷调查分析,以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中部欠发达地区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与对策性研究,提出了解决保障和改善民生应把握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民生思想博大精深,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变革旧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领导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重视法制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毛泽东的民生思想为当前我国改善民生问题留下诸多启示,对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与生活。中央苏区时期的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在当时极为困难的环境中,党为解决民生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这一建设实践对中央苏区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我们今天的民生建设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生问题事关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而有效解决民生问题能够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提供群众基础,是国家认同建构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民生问题逐渐成为民族矛盾和社会不稳的导火索,对国家认同建构的持续巩固构成了诸多挑战,已成为当今民族地区主要的社会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坚持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民族文化建设、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等途径,能够为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建构积聚正能量,是实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建构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改善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农村民生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需要。为此,加快和完善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解决民生之安,加强民族团结起着重要作用。分析了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农村民生困难问题,指出增加农民收入,确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改善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农村民生问题的切入点。提出了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基本模式、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投入体制、多层次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以及社会保障机构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总结建国60年来中国经济学管理经验,中国经济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思想基础,必须从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出发,关注中国民生,揭示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和着力改善民生.改革开放30年,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但我们仍应认识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民生的问题突显,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国经济学当为解决中国民生问题提供理论解释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毛泽东的民生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都是其重要的思想渊源,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民生观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丰富内容。这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为新时代条件下的中国民生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人类社会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凸显了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民生,不只是一个靓丽的字眼,更是鲜活的实践,百姓真切的体验。2006年,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一项项新举措的出台,一个个“老大难”问题的化解,一张张笑脸的出现,成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6.
综观我国现有的民生问题研究,虽然许多学者把民生问题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但一般是把民生问题的解决改善与否与政府的执政、政绩挂钩,而鲜有把政治尤其是政治民主直接纳入民生范畴。比如著名学者胡鞍钢在“改善民生是政府的最大政绩”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很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同时却出现了经济增长的悖论,即民生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包括失业问题、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十分恶劣的民生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评,体现出他们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关心.十月革命后,尤其是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就无产阶级国家解决民生问题提出和形成了重要的思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民生问题上的理论发展,一是提出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于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二是将改善人民的生活寓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三是形成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改善民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91年的历史,是一部致力于解放民生、发展民生而不断奋斗的实践史。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几代中共党人始终关注民生问题,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国家头等大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实践之路。毛泽东胜利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解放民生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邓小平成功推动改革开放,努力发展民生;江泽民积极倡导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丰富民生的重大举措;胡锦涛始终强调科学发展,推动中国进入一个改善民生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诉求,是关系到国家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头等大事,蕴涵着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伦理文化体系--民生伦理学对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伦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科价值.民生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特点、民生伦理学所揭示的伦理关系、民生伦理学研究的必要性、民生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民生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等,都是构建民生伦理学学科体系首先需要解决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鸣 《中华魂》2008,(3):9-10
"更加注重"、"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胡锦涛同志在向大会作的报告中,把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完善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的民生问题集中在一起,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