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洪秀全、康有为与孙中山等近代先进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是建立在对中国与西方国家贫富强弱和现行制度的表面观察上,而不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所以失败了。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是建立在坚实的国情研究基础上,并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国情,找到了正确的救国道路。前者的失败与后者的成功使我们得到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   

2.
革命与改良:清末社会变革的艰难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中国社会面临革命与改良的艰难抉择。就革命而言,存在着必要性与可能性的矛盾。然而改良之路也缺乏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在实践已初步证明改良之路行不通的背景下,民主革命无疑就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中国人民只能在民主革命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救国之路。  相似文献   

3.
论毛泽东哲学研究的主题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一种哲学研究的发展阶段是以其研究主题的变换为依据的,毛泽东哲学的研究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正面临着一个新的主题的到来。本文首先评述了毛泽东逝世以来毛泽东哲学研究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指出其贯串的主题即是:在恢复和重新确立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哲学。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毛泽东哲学的研究显示出另一个主题,即毛泽东哲学研究正不断地从中国走向世界.本文较为深人地分析了毛泽东哲学研究这一主题变换的根据和意义,最后详尽地阐述了毛泽东哲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起点的原则;并提出走中西哲学比较、融合之路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青年毛泽东志向远大,忧国忧民,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理想道路。在探求救国道路的进程中,青年毛泽东兼收并蓄,深度思考,提出和倡导过多种救国主张,但是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救国思想,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救国道路。研究毛泽东救国思想的发展历程,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有着深刻的涵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所追求的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意义上的现代化,它不仅仅是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使社会整体从传统化为现代,它更是要在中国的现实国情基础上,尝试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念和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青年时代,正是中华民族几度遭受沦亡践踏的时代.毛泽东怀着改革社会、救国图存的远大政治抱负,在中学就读时就开始表现了富有个性的探索思路.他探索思路的核心内容,就是本源.此时青年毛泽东上承于朱熹理学,下受于恩师杨昌济教诲,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社会历史的动荡演进的存在,皆是本源使然.因此,拯救中国,变化民质亦须由寻求、掌握和运用本源开始,“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并认为这“宇宙之真理”,并非孤立的抽象而是存在于具体的人的心中,即表现为人的价值观、道德观、行知观上.这时期,毛泽东寻“源”的目的就是为了重塑民族的全新人格,以推动救国理  相似文献   

7.
海南战役是我军建军后第一次渡海登陆作战的成功战役,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本文着重研究探讨了海南战役中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作用,说明海南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一、毛泽东阐明了渡海作战的特点,为海南战役指明了方向;二、毛泽东指出了海南战役的有利条件,坚定了我军指战员夺取战役胜利的信心和决心;三、毛泽东关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的指示,是一个英明正确、富于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四、毛泽东批准采取“分批偷渡和大规模强渡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加速了战役胜利的进程。文章还认为,海南战役所创造的渡海作战的成功经验,使毛泽东军事思想获得了新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贡献张琴芬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毛泽东详尽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及特点,认为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  相似文献   

9.
早期毛泽东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最先选择了教育救国这一救国救民政治方案,期间经历了对教育救国的信仰,到建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救国思想和最终放弃教育救国主张的历程。本文大致勾勒了早期毛泽东教育救国思想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0.
救国,是毛泽东早期行动的核心。在探求救国真理和道路的艰难征途中,毛泽东表现出了包括爱国主义精神、敢于奋斗的精神、勇于在求学中求索的精神和矢志不渝地坚持真理的精神等良好思想品质。这些思想品质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毛泽东同志并没有关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的一贯观点。本文试图从军事、政治、经济几方面说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是阻碍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中起支配作用的最主要矛盾,它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矛盾和斗争。通过对毛泽东同志一贯思想倾向及有关重要论述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同志提出并一贯坚持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这一结论,从来没有放弃或修正过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社会科学研究走实验科学之路的必要性,阐明了科学实验是社会科学理论创见之源的基本观点,认为毛泽东同志“以社会为工厂”的论断为社会科学进行科学实验指出了方向。本文又结合实践提出了科学实验是培养科研人才的优化之路的看法。最后,对建立我国社会科学实验系统提出了希望。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所追求的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意义上的现代化,它不仅仅是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使社会整体从传统化为现代,它更是要在中国的现实国情基础上,尝试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念和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后,“科学救国”思潮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科学救国”注重科学意识和科学方法,强调科学精神的价值,强调科学的社会功能,重视科学对社会的改造和建设。“科学救国”思潮促进了民国初期科学技术界的成长,民国初期科学技术及方法逐渐渗入社会经济领域,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带有现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含义,为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转型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中国式革命道路是以在农村实行武装割据和以武装夺取政权为特征的。但在青少年时代,他却曾醉心于教育救国论,认为改造中国必先从改造教育入手。在第一师范求学时期,他对教育问题进行过相当广泛的讨论,提出过诸如全面发展、自由研究、工读主义等多方面的见解。后来他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救国论,但对教育方面的其他见解,则大都是有扬有弃,因时演进。有的主张后来他亲自进行过试验,有的观点,直到晚年仍津津乐道,坚持不懈。可以说,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不但是他早期思想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对他后来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整个思想体系的演变,也都保持着重要影响。我们以前对此注意和研究都很不够。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主要原因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应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的历史阶段。但新民主主义社会只经过了三年的实践就被毛泽东放弃了。本文认为毛泽东过早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主要原因既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本身的缺陷所致 ,也不是苏联的影响 ,而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理论上没有弄清楚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中国急需疗救的时代,作为爱国者的鲁迅,自然担起了救国的担子。从中国到日本,从日本到中国,对如何救国,鲁迅经历了从科技救国到文艺救国到革命救国的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18.
向警予由一个教育救国论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她在教育救国实践中的碰壁,迫使她开始思索自己所要追求的"真心得”和"真事业”到底是什么;二是蔡和森、毛泽东的影响;三是赴法勤工俭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卢作孚(1893—1952),是旧中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又是一个“实业救国”论者,以创办“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北碚乡村建设而闻名中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之一。他的社会经济思想也很丰富,曾被重庆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本文仅就卢作孚关于如何学习西方以加速中国现代化的思想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早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救国思想观,学术界对此注意得不够,该思想是青年毛泽东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程中的一次伟大尝试。研究这一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去认识毛泽东,了解他在青年时期的世界观及其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