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家庭空间与公共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家庭物理、心理、行动空间与公共空间关系的探讨,指出家庭空间是公共空间的出发点,是公共空间的特殊部分,两者之间有融合交汇之处、渗透发展之势。重视家庭空间文化的引导及暗示功能,将有助于塑造和培养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担当,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4.
空间生产承载着列斐弗尔以空间重建历史认识论直至本体论的诉求,空间批判是回应资本通过空间生产实现幸存及其导致的空间后果的元叙事和话语,绕道两者,他试图实现解放政治的空间转向,并将争取城市权利、实现城市革命作为空间政治学的落点.这种空间政治学虽然在新的社会时空条件下打开了激进政治的新地形,但用空间解放置换历史解放的前景,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和审美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5.
孟君 《江汉论坛》2014,(4):88-91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实现了"空间转向"并展开阐释空间问题的理论"旅程"。尽管电影是视觉的艺术,是时空的艺术,但是空间在电影叙事中普遍为时间所遮蔽;即使空间是一种创作要素,也是作为物质空间经历了从"消隐"到"浮现"的曲折过程,而作为精神领域和社会领域的空间在电影实践和批评中则长期缺席。对电影而言,空间是"根本"要素,而不是"附带"要素。  相似文献   

6.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发表以来,空间问题逐步受到批评理论界的重视。自20世纪后期开始,批评理论出现了"空间转向"。现在,空间问题也成为叙事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和前期论著、叙事空间理论的概念和基本观点等方面,对过去数十年来的西方叙事空间理论的主要著作进行了梳理和评介,以期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促进我国叙事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潇 《中国社会科学》2013,(1):113-131,207
在人类实践中,空间发生着由自然向社会、由物理向人文的让渡与转换,这要求我们在实践基础上揭示空间社会化和社会空间化的相互生成机制。马克思是依据生产方式的历史变迁,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给空间之双重再生产的分析出发,去进行空间社会化重构现象之解析的。马克思极其关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物质实践的不同状态对生存空间带来不同的生产、构建和形塑,以致可以从生存空间的形态去判定历史发展的分期。就整个世界历史进程而言,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实质上就是资本逻辑通过全球性市场经济的刚性力量,将生产实践和活动空间都纳入资本运行的轨道,遂使率先发达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世界霸权。  相似文献   

8.
隐喻与悖论:空间、空间形式与空间叙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弗兰克提出空间形式论以来,学术界对这一理论就存在诸多的争议.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空间形式"一词本身的隐喻性,它很容易使人难以区分空间与空间形式两个概念,进而把空间的特征移加到空间形式上,把对空间的研究混同于对空间形式的研究.这样就导致在空间形式论与空间叙事学关系上的悖论性认识:空间形式既属于又不属于空间叙事学.  相似文献   

9.
空间理论的三次论争与"空间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性的存在,它还是一种文化、政治、心理的多义现象.空间的构造、体验以及形成空间概念的方式,极大地塑造了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思想史上空间本质认识的三次论争以及近些年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充分展现了空间作为"未知之地"的理论魅力.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的区分出自对空间属性的认识与把握,先验空间与经验空间的争辩则出于自然实在与主体知识的有效关联,对空间的意义的关注则产生了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区分.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更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注入了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从而证实空间从来都不是单一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空间的生产要坚持空间正义。空间正义要求保障人民的空间权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基本伦理诉求是以发展为基础,以平等为前提,以人民为中心,以多样性为追求。当前我国城市空间生产中存在着空间正义缺失的状况,其基本表征为空间的贫困、空间的异化、空间的同质化、空间的隔离化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空间生产的相对滞后、资本逻辑支配空间生产以及集体行为逻辑的存在。因此维护我国城市空间正义、促进我国城市空间生产需要采取三重维度的解决路径,即实现包容性增长、消弭资本逻辑副作用、破除集体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11.
12.
13.
耿波  李东瑶 《社会科学》2013,(4):178-186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历史"观念是一种时间美学的建构,时间美学因为忽视了"时间"与"生产"之间的深层逻辑关联而导致了政治上的迷误。"生产"神话的终结引导马克思主义进入到都市空间时代。在都市空间中,发生着从时间美学向都市空间美学的嬗变,都市空间美学以同时包含主动—被动内涵的个体为审美主体,与"他者"共在游戏,同时包含着政治否定和个性解放两个方面的审美意蕴,是对康德美学在都市时代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城市住宅空间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城市空间拓展为大背景 ,从人是最具有“领域感”动物的观点入手 ,探讨了住宅空间发展中的诸多热点问题 :私有空间和公共空间的依存关系 ,私有空间在人的价值上的“标签”含义 ,公共空间与城市发展水平提升的互动关系 ,城市的整体大空间与住宅空间的平衡发展等。并以中外城市空间扩张特别是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住宅区演变为例 ,阐明了人对私有空间的“占有欲”在城市空间消长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空间生产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曾一度遭到社会理论的漠视,在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只隐隐约约出现过关于空间的片段论述,而齐美尔的观点是其中最为深刻的。在列斐伏尔的努力之下,空间才成为当代理论界的一个重要主题。列斐伏尔详尽地阐述了空间的社会性以及空间生产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并且还指出了空间的功能、类型和三个不同的层面。在列斐伏尔之后,福柯、布迪厄、吉登斯以及哈维和苏贾等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空间问题展开论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空间理论。  相似文献   

17.
由于资本的历史本性和空间生产的历史本质,空间化发展和扩张成为资本发展的必然逻辑.但资本的这种空间化扩张是同质化扩张,由此造成了现代主义的各种话语.现代性危机实质是资本原有积累方式的危机.当代社会中空间生产由资本增殖的条件转换成为资本积累的直接途径和方式,由此造就了后现代主义的各种话语.从现代性发展到后现代性发展的转换,一方面反映了客观的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资本形态创新的需要.因此,在看到客观历史发展的积极一面的同时,也要保持对资本意识形态的警惕.  相似文献   

18.
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在理论逻辑上,历史唯物主义内在地肯定空间能够"生产"。空间并不因其是生产出来的就必然具有社会性,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空间生产及其结果即空间产品必然具有社会的性质。空间生产的过程不仅是空间产品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的再造过程。空间生产概念并不排斥物质生产概念,它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基于物质生产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分析。空间生产范式揭示并凸显了社会历史发展在空间维度上所具有的丰富内容。历史唯物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的建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出场。  相似文献   

19.
空间在摆脱时间的控制后,成为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特别是其注重日常生活实践、注重差异性社会关系在空间建构中的作用更是成为一种新的叙事转向。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空间现象做过多维度的唯物史观研究,其中对空间生产的社会文化考察,揭示了空间生产与文化生活的辩证关系,为我们今天在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城市化过程中,正确理解和对待文化—空间的互建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