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小型女性雕像广泛发现于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欧洲和西亚各地。自19世纪末以来,许多西方学者倾向于将这些以圆腹和丰胸为特征的女像解释为孕妇形象,并进一步推断在许多区域、在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中以及在不同的时期,史前人类普遍信仰一位女神,也叫大母神,司掌生殖与丰产。这一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于欧洲、美国等地兴起的"女性运动"中达到顶峰。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者对这种理论提出置疑。文章拟对"女神论"的产生、发展以及有关的考古学批评作一回顾,并奢望该文能够为国内同人在作相关研究时提供基本的理论素材和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2.
小型女性雕像广泛发现于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欧洲和西亚各地。自19世纪末以来,许多西方学者倾向于将这些以圆腹和丰胸为特征的女像解释为孕妇形象,并进一步推断在许多区域、在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中以及在不同的时期,史前人类普遍信仰一位女神,也叫大母神,司掌生殖与丰产。这一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于欧洲、美国等地兴起的"女性运动"中达到顶峰。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者对这种理论提出置疑。文章拟对"女神论"的产生、发展以及有关的考古学批评作一回顾,并奢望该文能够为国内同人在作相关研究时提供基本的理论素材和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3.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传入中国后,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20世纪最后20年的女性小说始终持守着否定意识。而这种否定意识又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指向,即80年代的“怀疑、批判和建构”与90年代的“怀疑、批判和解构”,从这一新的视角我们可以对这20年的女性小说作一种整体性的评述。  相似文献   

4.
自西方女性解放运动以来,女性社会地位越来越重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女性领导的研究理论开始逐渐发展完善。本文对女性领导的研究发展作了综述研究,并在如何构建女性领导人才开发机制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地震考古工作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成为一门学科。40年来,在理论方面、研究方法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通过对国内外地震考古学学科发展进行初步比较,可以明确我国地震考古学学科发展的诸多优势与不足。为更好的促进我国地震考古学学科的发展,我们应当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多学科合作以及重视现代地震遗存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在将多神教的“女神”、“索菲亚”、“圣灵—圣母”、“大地母亲”、“俄罗斯祖国”等概念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俄罗斯文化孕育出对女性和母性的广泛崇拜。这成为俄罗斯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导致文学中对尘世爱情的圣化:女性形象蕴涵了更多的圣洁、神秘和深沉。俄国象征主义文学以及后来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对“永恒女性”都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认同,很多女性形象都是对这一原型的改写和翻新。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女性诗歌创作的高涨与此后的迅速冷却、被遗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借由对她们散佚诗集的研究可以探察其中由盛转衰的原因以及创作特色。论文以“无名”女诗人芍印的散佚诗集《逝水集》为核心研究范本,通过对诗集中旧体诗词与新诗的对读,探讨其主要情感基调“愁吟”在不同诗体中的表达策略和衍生维度,挖掘其间生命表达的共性与差异,兼及管窥在经典化的历程中,20世纪30年代一众“无名”女诗人游离于文学史视野之外的因由及散佚诗集研究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女性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坛上的一件盛事。根据女性意识的觉醒程度以及话语主体形象的变化,80年代以来,女性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三度的增变:即以舒停、傅天琳为代表的“前女性诗阶段”,以翟永明、伊蕾、唐亚平为代表的“女性诗阶段”,以及邵薇、王小妮等女性诗人们为代表的“后女性诗阶段”。从舒伸到耶薇,这种植变完成了从“女神”到“女人”的话语主体形象的变异,以及文化背景与精神个性上的“超越”、语言运用上“轻化”与“淡化”的探索等等。反思20世纪中国诗歌的现代化历程,聚焦“诗”与“女性诗”之定义的再现,相信新世纪的中国女性诗歌定将在广度与深度方面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的政治领域,女性逐渐表现出了与男性不同的政治偏好,并最 终展现为她们独特的政治行动,形成了当今性别政治所关注的“性别差”。对于这一现象,恩格斯在《家庭、私 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关于女性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角色理论有很强的解释力。而这种解释力来源于恩格斯 不仅仅将女性主义看作流于形式的权利呼吁,而是将女性看做一种独特的权力类型和政治资源,并且把女性 对公共生活的参与视为女性权力的真正来源。  相似文献   

10.
女性诗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时期的女性诗人回归女性自我,开拓出诗歌中的女性性别场域.女诗人通过女性主义诗歌的书写,表现了一种“反叛”的诗歌精神.女性诗歌的语言冲击构成了富有诱惑力的反叛,诗句的词汇摘选形成了富有熟悉感的陌生.女性诗歌通过黑夜意识的书写、身体的再发现以及情欲、生命欲等一系列以往被压抑的欲望的表达,营造出一种“交流”的对话.在诗歌中进行自我的“传递”与“交流”,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女性诗歌最为珍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至30年代,彭禹廷以其对乡村社会的独特认识,为振兴地方而创立了包括“自卫”、“自治”和“自富”在内的乡村建设理论,并在家乡镇平县率先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对社会变革重心的错误认定、“三自主义”理论的理想化以及外部环境的约束等原因,其自治实践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12.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传入中国后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 ,2 0世纪最后 2 0年的女性小说始终持守着否定意识。而这种否定意识又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指向 ,即 80年代的“怀疑、批判和建构”与 90年代的“怀疑、批判和解构” ,从这一新的视角我们可以对这 2 0年的女性小说作一种整体性的评述  相似文献   

13.
欧洲是社会民主主义的发源地和大本营。冷战结束后,在世界社会主义暂时处于低潮的情况下,欧洲社会民主党却在20世纪90年代以“第三条道路”为标志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神奇回归”。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政坛“右转”现象不断加深,社会民主主义面临严峻挑战。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欧洲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必将对欧洲政坛的近期走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欧洲一体化启动以来,欧洲一体化的传统解释路径联邦主义和新功能主义就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欧洲共同对外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理解,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欧洲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提出之后,对欧盟对外政策的理论争论也超越了联邦主义和新功能主义等解释欧洲一体化的传统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等国际关系理论也越来越多地关注欧盟的对外政策,对欧洲对外政策不同的理论解释相互碰撞推动了人们对欧洲对外政策的认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美术考古的调查研究工作大约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较之以田野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开始的年代还早一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从美术考古的全局对考古资料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并不多。美术与考古究竟如何结合?如何增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如何进一步探讨美术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促进美术考古学的深入发展?针对以上问题,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于2001年10月12日至10月16日在山东济南主办了“海峡两岸美术考古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30多位知名专家教授纷纷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会议就美术考古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加深美术史和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中国文学所以对神祗女性在“五四”前后分别称“神女”与“女神”的原因切入,条分缕析论述了中国与古希腊神话中所表现的女性意识的许多差异,并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指出中、西女性意识早在上古甚至远古就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女性小说创作及其批评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文学现象,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批女性作家和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生于70年代的一批女性作家,在西方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的影响下,高举性别旗帜,用独特的女性话语描写女性心理与生活体验,在文本中凸显女性意识,对传统男性中心文学进行解构和颠覆。从“私语小说”到“身体书写”,90年代新生代女性小说具有不可质疑的文化反抗的积极意义,但也包含着致命的偏狭。  相似文献   

18.
从“文学场”理论出发,通过建构“先锋文学”和“先锋文学支持网络”这一对概念,寻找一种有效地重新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方法。通过对“先锋派”、“新状态”、“新生代”等20世纪90年代相对复杂的先锋小说的情状的甄别,找出在20世纪90年代文化语境下小说的先锋性的特质所在,以及它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逐渐形成的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传统之间悖论关系,用一种总体的眼光,从一个新的视角对20世纪90年代的先锋小说提供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按照古欧洲人的观念,大地上的生命处于永恒的周期性转化之中。因而,将所有女神像视作核心职能为赐予生命、掌控死亡、使万物再生与复元的同一位大女神的不同方面似乎更加合适。古欧洲人与外来的印欧宗教冲突的结果,在古欧洲女神的被贬黜,神庙、礼器和神圣标记的消失,以及视觉艺术中宗教意象的急剧削减中清晰可见。不过,这种转变并非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所取代,而是两种不同象征体系的逐渐融合。古欧洲女神宗教暗中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20.
考古学界在20世纪60年代最早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后来该称谓多见于民族学和历史学著作中。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了党章,标志着“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理论的正式形成。此后学界掀起了一场多视角、多维度、多学科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热潮。考古学作为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一门科学,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理论方法上,文化-历史考古研究范式中的考古学文化和谱系研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阐释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实践中,可以从文明探源、民族考古、公众考古三个方向开展考古工作,以此增强文化自信、建立民族认同、传播文化史观,有效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