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稿摘编     
走“组团式”城市化道路 陈李强撰文就我国乡村城市化发展战略问题指出,我国的城市化必须遵循区域经济规律,走“组团式”城市化道路,建立起一个多层次的城市系统。即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建设中心城市或城区,在周边区位较优的地点建设卫星城镇,形成“一心多点”梯度化的城镇群体,形成合理的聚集规模,防止聚集不够或过度所带来的不经济,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全面振兴。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发展具有聚集和分散规律。非农产业只有聚集,才能改善企业的外部环  相似文献   

2.
西部村镇区域开发:多路径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西部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与调整,提出多路径发展战略的构想.建议在继续抓好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选择强化村镇区域开发的内源发展战略.通过村镇区域开发,弥补外向型经济战略不足,减小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和西部城乡经济差距,增强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烟台市与环渤海旅游圈协同发展战略目标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所说的环渤海,是指渤海湾沿岸的16个城市以及北京共同组成的区域。这一旅游圈除北京外,其余均为沿海城市且多为滨海旅游城市。他们的共同旅游资源是渤海。为了更好地融入环渤海旅游圈,提升旅游竞争力,烟台市应实施协同发展战略,与环渤海各城市建立竞—合机制,共同建设区域旅游品牌,按照点—轴模式规划旅游发展格局。同时,要突出烟台的区位优势,推动建设区域旅游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综合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宏观地提出重庆发展城市经济的基本经济模式和空间结构模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以及高科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扶持就业型经济,作为重庆发展城市经济的基本经济模式;在全市形成合理的空间分工,以中心都市圈、多中心远程都市圈两个圈域型结构体连接万州、涪陵、黔江三个地区中心城市,组成“两圈三点”式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5.
唐方亮 《阴山学刊》2009,22(3):89-92
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对华采取了“均势”战略,以遏制和抗衡的手段平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力量。美国扶植日本充当亚太均势格局下的马前卒,实际上是冷战后期全球“均势”战略的回炉,目的就是要防止美国所谓与之利益相关的地缘带出现一个强国。形成绝对优势进而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同时,美国炮制安全困境理论,挑唆亚太地区国家之间以及与中国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疑惧,相互制约,从而形成“均势”,稳保美国的霸权。  相似文献   

6.
“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是对区域与国家发展关系进行的系统思索,是我国区域发展实践的理念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中华文明的整体性文化和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问题的大局战略实践的滋养,经由从“城市战略定位”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再到“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命题嬗演,逐渐提出“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理念。“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理念需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基本目标、以系统观念为思维方法、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重要抓手贯彻落实到具体政策实践中,才能彰显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城市群和旅游圈的理论研究与论证,提出构造沈阳大旅游圈、推动中心城市区域旅游发展的构想.党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目标,沈阳要发挥中心城市核心功能以及由此而产生凝聚力、辐射力、市场资源与要素的整合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推动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都市区多中心共生结构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俊成 《江淮论坛》2010,(4):26-32,103
都市区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与经济体,由不同等级与规模的城市构成,碎化与多中心已成为都市区发展的趋势。多中心间的关系成为都市区研究的主要方向,成为影响都市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多中心理论与区域共生协同关系理论,探讨了都市区多中心共生与协同发展的思路,分析了都市区多中心结构与空间模式,提出了都市区多中心共生的结构模式与多中心共生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增强广西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蒋团标  曾鹏 《学术论坛》2005,(11):100-104
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是区域经济整体提升的“发动机”。目前,广西中心城市的发展既有优势,也面临着挑战。文章的宗旨是研究增强广西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战略思路、战略选择和战略措施,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实现“富裕广西”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0.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是我国消费发展、区域发展、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消费中心将成为我国国际竞争、国内区域竞争的重要领域。消费中心由供求决定,既是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中心,也是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中心。只有具备一定的供求条件,一个地方比如城市,才能成为消费中心。区域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消费素养、信心、观念、政策、需求潜力等构成了区域消费的需求基础;区域消费资本、消费品和服务、消费企业家、消费类人力资源、消费项目、设施可到达性、消费文化、消费空间等构成了区域消费的供给基础。基于供求因素,各地消费中心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包括经济发达区需求型消费中心、外来收入区需求型消费中心、转移支付区需求型消费中心三种需求型发展模式,和消费资源丰富区供给型消费中心、交通枢纽区供给型消费中心、重大项目区供给型消费中心三种供给型发展模式。需要根据不同区情对消费中心分类施策。  相似文献   

11.
今年,屯溪区委区政府提出“围绕城市管理,加快发展区街经济”的新要求,这完’全符合中心城区强化社区服务、增加社区就业、推动社区建设与区街经济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屯溪区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的客观实际。下面,就如何发展区街经济谈谈几点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社区治理面临社会转型期的种种激变与重构,高强度的社会流动性与住房商品化趋势冲淡了社区共同体色彩,造成“陌生人社区”和“消失的邻里”等困境。“有邻居无邻里”逐渐成为现代城市面临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社区逐渐成为人们吃饭、睡觉的地方而距离人们生活“栖居地”的空间角色越来越远。重建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是学界永恒的话题。互惠理论强调一种创造性社会交换关系,为解决社区邻里建构困境提供新的分析视角。通过邻里互惠主体与特定互惠环境的相互作用,基于“给予—接受—回馈”的互惠机制得以构建,并形成“价值—制度—角色”三维一体的解释逻辑:以“互惠共生”为价值引领,通过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传统和情绪中介凝聚邻里共识;以耦合系统为基础,通过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的互补式嵌入型构邻里互动规则;以互动链条为抓手,通过给予型互惠、接受型互惠和平衡型互惠三类行动生产邻里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江苏跨世纪发展的优先战略是科教兴省。科教兴省战略的核心作用,是科技拉动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核心作用,是城市化带动;经济国际化战略的核心作用,是出口拉动。这三大战略将形成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实施科技拉动战略的具体对策是,建立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加大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附加价值、增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大规模发展教育事业、创建一批风险投资公司、采用多种高技术发展模式、组建“官—产—学(研)”高技术产业集团。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的具体对策是,发展中心城市推动区域内共同发展、建构都市圈推动区域间共同发展、区域集中发展、区域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图文关系是图像化时代的重要论题,而布迪厄“场域理论”的核心和精髓是关系,所以,用“场域理论”可重新诠释图文关系.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是符号场域中主要的子场域,它们之间既有共同区域,也有互不相交的区域,因此两者是既“竞争”又“勾结”的关系.“竞争”指的是图文各自的质的规定性,分别为虚拟的在场与定格的空间、缺席的形象与联结的言语流;“勾结”指的是图文之间的互文和和谐共生.图文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互文和悖离,而主调是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5.
李建强 《中文信息》2013,(7):106-107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发挥着“决策者”、“服务者”和“协调者”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在新时期管理经济的作用主要在于:制定战略,引导地方经济有序发展;营造环境,增强地方经济竞争力;主导招商,推动地方经济跨越发展;维护秩序,保障地方经济健康发展;保护生态,实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何植民  蔡静 《学术界》2022,(7):134-14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新乡贤作为一种新型治理力量在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中助力乡村治理焕发新活力,在推进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基于嵌入式治理的分析视角,新乡贤通过资本、政治、文化三维嵌入逻辑来重塑乡村治理格局,从而有效赋能乡村振兴。然而,在嵌入式格局中,多元力量动态博弈的掣肘使得新乡贤与乡村治理场域之间存在某些“脱嵌”风险,“悬浮化”状态的新乡贤在实践过程中容易陷入行动困境、主体困境和合作困境。基于嵌入式治理逻辑和“脱嵌”现实困境,可以尝试从协同共生单元、维系共生关系、形成共生意识和形塑共生场域四个层面整体性构建“乡村治理共生系统”的新发展图景,实现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从“嵌入”到“融入”的转型。通过新乡贤与乡村治理场域的融合共生,不断提升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形成新乡贤赋能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积极推动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发展,事关广西建设全面小康、建成中南西南战略新支点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从广西城市群发展现状出发,在剖析制约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发展需要采取区域联动、产业同构、交通共建、市场同体、环境共治、服务同线、制度同建等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8.
建构长三角文化共同体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内生动力,也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核心任务。通过形塑共同的认知体验、汇聚共认的价值信念、凝聚能动的行为意愿,可以涵化长三角区域的文化共同体意识,促进社会群体增强归属感、关怀感与使命感。依据文化共生理论,构建长三角文化共同体的着力点主要包括挖掘保护区域内的文化共生单元、调节优化文化共生样态、丰富完善文化共生界面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9.
加速都市圈建构与都市圈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林飞 《学术界》2003,(6):36-47
都市圈建设是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都市圈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积极推动都市圈建设 ,加速行政区经济向都市圈经济的转变。实施多中心城市扩展模式 ,避免“摊大饼”式的城区扩张。正确实行“经营城市”的政策 ,企业是经营城市的主体。积极培育与治理房地产市场 ,面向中低收入者平抑房价。实施郊区化与快速通道战略 ,建构新一轮发展的交通平台。解决“城市化不足”、“老城区过度开发”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试论近代华北的区域城市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投影。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不同类型、不同层序城市的地理分布,不但构成了该区域的城市系统,也是该区域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这里述及的区域含两种概念:一是行政管理区划;一是经济活动范围,即“以某个大都市为中心的最大限度的批发、信贷业务网络”。据此,近代华北的区域范围大致应包括直隶[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四省。关于后一种概念,可参看施坚雅《城市与地方系统的层次》,载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第9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