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职场多动症"已经成为一种"职场流行病",而职场新人则成为"职场多动症"的高发人群。为什么那么多职场新人会患上"职场多动症"?理想主义小李,2011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餐饮行业的外企担任店长助理。但她对工作很不满意,因为这工作需要做很多琐碎的事情,而且经常加班。这和她想象中的管理职位有很大差异。于是毕业后的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职场新人对工作中的常用工具不熟练,显得"笨手笨脚"。据统计,不少新人面对打印、复印、传真等"小事"时,往往束手无策;还有一部分新人从"表弟表妹"做起("表弟表妹"指每天需要做各式各样表格、表单的职场新人),但技术生疏、效率不高。趁着假期,不如在这些方面来一个突破吧。  相似文献   

3.
案例:不能把同事当成朋友,这是很多职场人信奉的圭臬,而不要把同事当成敌人的真理,却在很多时候被职场人忽视。王欢去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经导师推荐进入一家文化单位工作。对于新人来说,初入职场的第一要务便是尽快熟悉业务,搞好人际关系,以便能快速站稳脚跟。与王欢同一批进单位的新人差不多都是这么做的,大家都顺利过了试用期。不过,王欢却是个例外。她一直死抱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哲学:如果有同事主动和她说话,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小李实现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走上了工作岗位,但是这一转变让他无法马上适应。从事销售工作的他常常感到时间紧迫、压力很大,因此只要有空闲,他就回母校,或是看书,或是打篮球。在校园里,很多学弟是他的"铁哥们",这让他感到很轻松。"我觉得学校的休闲生活可以很快缓解工作带给我的紧张感。因此,我很怀念校园生活。"小李如是说。这样的想法对于处在"断奶期"的职场新人来说并不少见。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后,工作压力陡增对于新人来说是很正常的,这种压力也确实会让他们无所适从。一般而言,职场新人必定会经历两三年的迷茫期。在这段迷茫期,职场新人应当尽快看到自身素质和工作要求的客观情况,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同时必须积极调整自身,克服种种不适应,以便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有效缩短职场"断奶期"。  相似文献   

5.
初涉职场的新人经常抱怨,自己满腹经纶。在公司却得不到重用。而老板们也牢骚满腹:那些新兵们眼高于顶,但真正做起事来,却连送件东西给客户这点小事儿也办不好,怎么放心委以重任?究竟谁是谁非?职场新人真的这么孬?在两小时内不花一分钱将物品送到10公里以外,需要自己去打听目的地,有多难?体验者李慧是个心高气傲的美女,工作时间不长却已是单位的骨干,对老板们认为职场新人眼高手低的看法颇有微词。本着为“阶级兄弟”正名的想法,她大义凛然地找到《可乐》编辑部,主动请缨一试。  相似文献   

6.
从职场新人到职场达人,不仅需要努力打拼,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许多人不乏在职场中拼搏的动力,但如果没有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空有一腔工作热情,也怕是难以成功。笔者认为,在踏上职场之前,"生涯三问"必不可少:生涯如水、大道若弦、知止而定,分别指向"生涯是什么""为何要进行生涯规划"以及"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  相似文献   

7.
对于大多数职场新人来说,由于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如何在简历中体现自己的"职业化"成了他们最头疼的问题。小田就是这样一位职场新人,工作刚满一年的她,想通过跳槽换一个工作环境,但如何才能在简历中处理好较短的工作时间和较少的工作经历?为了凑数她不得不挖空心思、东拼西凑、尽可能地将自己在工作中做过的、学到的以及一些心得体会写在简历中,她的简历格式套用了网上的下载模板。然面,这样的简历在网上投递及网上申请中总是石沉大海,看到别人一次次获得面试机会,小田心里不免有些着急,但又无从着手。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小田的简历是怎样的?其中到底存在些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成才与就业》2022,(4):72-72
读者斗米:2022年1月/2月合刊的《这三件事现在就思考》一文给我带来的震撼很大。因为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我发现自己和不少朋友之所以在当初求职时非常迷茫,就是源于求学阶段没有认真规划过未来,走一步、看一步,没有好好思考"这三件事"。其实,想找到自己适合、热爱、满意、有能力长期做下去的工作,就应像作者在文中说的那样,早做打算。  相似文献   

9.
很多职场新人对工作中的常用工具不熟练,显得“笨手笨脚”。据统计,不少新人面对打印、复印、传真等“小事”时,往往束手无策;还有一部分新人从“表弟表妹”做起(“表弟表妹”指每天需要做各式各样表格、表单的职场新人),但技术生疏、效率不高。趁着假期,不如在这些方面来一个突破吧。  相似文献   

10.
汝北 《可乐》2010,(12):30-30
在现代职场中,很多职场新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被安排在不受重视的部门,干着打杂跑腿的工作,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在阴暗的角落里自生自灭,时常面临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对这种状态,心理学上有形象的概括:职场蘑菇。  相似文献   

11.
五洲 《今日南国》2009,(5):25-25
目前,正是应届毕业生踏入社会、带薪实习的高峰期。这些有朝气有热情的职场新人能否很快适应工作,跟职场的“老前辈”是否融洽地共事,企业的负责人又如何看待他们?日前,一项对京津沪、珠江三角洲等地区3000名职场人士的调查显示,大多数职场人士对新人的能力和表现表示肯定,但过分张扬个性和缺乏责任感成为新人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上最大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对于新人来说,职场生存必定要先过"沟通"这一关。沟通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要重视的一项底层通用硬核能力。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职场沟通力呢?试试下面这七把"金钥匙",说不定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哦。第一把:换位思考无论你的沟通对象是谁,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都要注意与对方的沟通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这青春洋溢的日子里,很多学生即将迎来充实而紧张的实习生活。通过实习,他们可以巩固、扩大从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将其付诸实践,用辛勤的汗水,铸就累累硕果。本栏目正是给职场"新人"搭建了一个吐露心声的平台,让他们讲述自己的职场初体验,这其中有辛酸,也有欣慰;有百转千愁,也有欢声笑语;有不知所措,也有经验积累……其间,他们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获得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成功迈出了走向职场的第一步。如今他们成熟了,也不再茫然,曾经的实习生活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初涉职场     
《成才与就业》2012,(Z2):73
又到一年毕业季,很多学生即将迎来紧张而又充满挑战的职业生涯。在职场,他们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最终将结出累累硕果。本栏目给职场"新人"营造了一个吐露心声的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讲述自己的职场初体验:有辛酸,也有欣慰;有  相似文献   

15.
对于未来,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梦想;对于职业,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规划。踏入职场,有人会选择学以致用、平稳就业,有人会放弃专业而转行,还有的人会走上艰辛的创业之路…… 尽管不同的选择勾勒出了每个人不同的职业生涯走向,但成功的真谛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机遇青睐于那些能及时洞察职场信息、弥补自身差距、不断进取的人。太多职场新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踏入职场其实是另~种学习的开始,职业生涯规划的完善需要不断积累、不断学习。职场,机遇与挑战无所不在,更是需要不断学习、充电的地方。 下面的这些年轻人.初涉职场时也曾迷茫、无奈、痛苦过,但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了不利处境,告诉了我们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主任,近日我跟一些HR聊天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毕业生刚进公司的三年内处于"拔算盘"阶段,拔一拔动一动,三年的适应期后,又开始辞职。职场新人工作满三年,渐渐告别被拨的"算盘"身份而羽翼丰满,是坚守还是辞职,引发了笔者的深思。职场新人莫非真的难过"三年之痒"——第一年新鲜,第二年习惯,第三年反感?工作不过区  相似文献   

17.
刘春彦 《成才与就业》2008,(Z2):101-115
即将跨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犹如刚通过驾驶考试的新手,面对职场,心中自然充满着喜悦与憧憬,但同时又会有着几分不安,如何才能走好职场上的每一步呢?要想在职场上走得更顺更远,知晓职场规则是新手上路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因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规避职场"陷阱"是顺利前行的保障。本栏目就职场新人在签约前后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列举和分析,希望能对广大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向乌龟学习     
《龟兔赛跑》是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故事。笔者觉得,职场新人很有必要向乌龟学学。乌龟从来没有因为它的自身原因而自卑过,哪怕是和天生灵巧的兔子在一起。它有着坚韧的意志,有着不服输的劲头,所以最后取得了胜利。刚刚步入社会,职场新人对周围的一切都不  相似文献   

19.
3个月的试用期,是职场的特殊时期。大多数职场新人都能顺利地闯过这一关,但也有少数运气不佳者,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不测,面临着“炒鱿鱼”、卷铺盖走人的窘境。那么,怎样才能安然度过试用期呢?希望下面的小故事能对职场新人有所帮助。遭遇裁员:仍敬业工作小胡上班没几天,便遇到公司裁员。正式工们惴惴不安的,更别说试用工的境况了。不少人敷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生中,总是将自己最精华的岁月、最主要的精力投注在了工作上;一天中,也总是把最精彩的时刻交给了工作。我们对工作付出了何其多,而工作能回馈我们多少呢?其实,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常听到初入职场的同学在抱怨新工作的种种不是:上司苛刻,同事功利,做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无法显示自己才华……难道这都是对方的“过错”吗?职场新人们该做点什么来改变这样的窘境呢?下面的一些职场故事也许会对你有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