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从三个阶段对我国20世纪以来"国家"和"乡村社会"这两大主体的关系演进所构织的农村文化谱系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研究认为,文化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衍生的,共处于政治变革的世纪大背景中。在现代化的发轫期,当国家与乡村社会相对分离时,有组织的国家和有传统的乡村社会均产生了寻求变革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的衔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当国家高度动员和高度整合乡村社会时,国家文化显得强势而正义,原有的农村文化形似消解或者选择蛰伏。高度重合的国家与乡村社会必然产生巨大的张力,在国家回归公共文化引导者和公共文化服务者的角色,乡村社会成为孕育农村文化的主要主体之后,农村文化才可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这既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形成的基本共识,也是百余年来农村文化衍生的基本脉络。当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应当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扶贫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可以用"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来代替.建国之后,国家在农村扶贫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却经历了从"空心社会""隐形社会"到当前还不完善的"市民社会"三个阶段.这些阶段的出现是基于不同的原因,各个阶段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表现形态也不相同:"空心社会"的出现是因为"政策忽略"与"传统缺失";"隐形社会"的出现是因为其有弥补政府功能的作用,但其地位卑微;现今社会的独立性越来越明显,在扶贫领域与国家有越来越多的积极合作,并逐渐体现出"市民社会"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马克斯·韦伯关于合法性类型的分类蕴含对国家-社会关系的不同认识,为理解国家自主性的实现机制提供了不同的理论基础。简言之,国家基于区隔社会的关系实现超越型自主,基于嵌入社会的关系实现嵌入型自主,基于整合社会的关系实现动员型自主。目前学界对国家自主性实现机制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前两种,忽视了文化属性较为强烈的动员机制,因此动员型自主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国家具有的文化治理的技术优先性。在国家治理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精英决策、法理结构和价值系统等层面赋予的中国国家自主性是支撑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建设畅通高效的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也就是打造现代国家的基石。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历经了数次改革与重建。晚清民国时期,国家权力持续下移,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紧锣密鼓,但并未与传统乡绅的作用相得益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间,国家权力实现了对农村基层的全方位渗透,解决了权力内卷化问题,但农民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乡政村治弥补了农村社会管理出现的真空地带,但村民自治制度始终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中央倡导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是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国家资源的投入往往被当成合作社运行的最关键因素。通过田野观察粤北H村的农民合作社的组成与运作机制,表明:农民合作社的构造是国家制度资源-基层治理资源-农村社会资源三者互动的结果,即国家政策引导下的农村综合改革向农村输入的资源,乡贤资本为代表的村庄社会内生性合作能力,以及基层治理结构中村两委对合作社的促进力量。因此,加强农民合作,完善合作社的制度需要从社会-治理-国家三个层面入手。具体而言国家实施相应的经济扶持政策、提供公共物品,最关键的还是要挖掘村庄社会治理资源和塑造村民主体性这种基础性的社会力量,此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相似文献   

6.
7.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与变化对政治文化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在国家与社会高度同构的状态下,政治文化呈现出依附与服从、权力崇拜、平均主义等特征。在国家与社会适度分离后,一些民主政治的文化因素如个体自主意识,平等、公正意识,权力淡化意识等逐渐孕育生长起来。  相似文献   

8.
李银河认为:"村落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中切实存在的社会群体以及其所拥有的文化形式"。本文以对鄂东黄梅县黄村的乡村教师的田野观察为基础,从乡村的微观生活场景中,从农人视野中关注村落教育、关注"传道授业解惑"的乡村教师,分析了乡村教师在乡村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以希捕捉乡土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培育塑造以乡村教师为代表的文化精英,推动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9.
“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本文通过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的演变的简略考察,指出独立于和外在于国家的所谓“市民社会”只是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发时期的一种短暂的历史现象,是自由主义思想中理论上的抽象。现代国家发展的历程也就是它不断地扩大自身的职能范围,向“市民社会”渗透的过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要求人们探索一种能够同时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的活力与主动精神的“强国家-强社会”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本文论证了这一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可能性,并且得出结论;这方面探索的成功将为人类的共同生活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到21世纪初(2000~2030年),中国农村社会将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人的现代化、家族结构及功能合理化、农民精神生活日益多彩化和社区文明法制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结构化理论,农村贫困是国家政策和农民自身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生活在贫困状态中的农民,对自身的生存条件和外部环境都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有着强烈的脱贫致富的愿望,但其行动却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和国家政策下进行的,因而无法摆脱这些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农民总想摆脱贫困,但总是又无法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分析了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与市场,结果表明:辽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走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模式。该结果为辽宁的社会类型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灾害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具有一定的防灾减灾知识和应对灾害能力为目的,以便能正确认识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灾害教育可以从政府与社会两个方面来展开进行,政府方面应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发挥宏观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有效监督作用,保障灾害教育实效性。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社会单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具体实施灾害教育,并与政府有机配合,从而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灾害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女性贫困的实质是其在接受教育、价值观念、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贫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造成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境地的原因既有来自个体微观系统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也有中观系统中婚姻家庭体制的负向影响,以及宏观系统社会资源不足、文化消费有限,体制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倡导文化自觉、提高农村女性自身的认知和评价水平,改变家庭传统观念,倡导男女平等,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等是治理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家中心观”和“冲突论”形成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为从“结构-制度”路径出发讨论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总括性理论前提。围绕此框架,当代农民学领域形成了多种理论范式,在解释当前农民学中诸多社会问题方面富有成效,不过其过度强调国家与社会对立而忽视其合作的学术倾向,不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转型时期的农民中国及相关社会问题。因此,当代农民学研究需要引入新分析路径以对既有“国家-社会”分析框架进行反思,并探索新时代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学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转型社会的土壤中,老人协会得以在国家稀释出的社会空间中生长并壮大起来,老人协会的存在弥补了国家在乡村公共物品提供上的缺失,促进乡村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利益成为老人协会得以存在并生长的合理性所在。但是身处制度性嵌入的老人协会扮演着夹心层的地位,体现出一种官民二重性的特征,角色的模糊使其陷入了循环的运作困境。国家与社会应该处在一种良性的合作共生状态才能促使民间组织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的转型,不单单依靠政府推进城镇化进程,只有当自上而下的推动与农村自下而上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才能成功。农村转型的自下而上发展需求,与乡土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乡土文化发展过程中"人""时间"和"空间"维度直接影响着农村转型的进程,而温州通过"赋权+享利"的治理形式,"资本+期权"的动作机制,"社区+自治"的生活方式,"自愿+自主"的出入模式等,促进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推动与农村自下而上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无疑为农村社会转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国家文化软实力属于综合国力的范畴,是国家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状态.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可以“强健自己”,而且可以“影响他国”.能够“影响他国”缘自一国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资源能够满足他国受众需要.他国受众需要可以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三个层面,它是我们分析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资源的重要向度,对应这些需要的文化资源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资源组成中具有不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高利贷异常活跃,呈现出与以前不同的一些特点:各种形式的高利贷互相转化情形严重;高利贷剥削具有层次性、间接性和隐蔽性;高利贷债主队伍发生变化,殖民地性加强。  相似文献   

20.
16-18世纪中国文化对欧洲国家的传播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航道同时是文化交流的通道。16—18世纪,随着中国和欧洲国家贸易的发展,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在欧洲国家广为传播并产生强烈影响。其内容包括:在中国儒家哲学思想和重农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下,莱勃尼兹、沃尔夫、康德和黑格尔创立了德国古典哲学;魁斯奈、杜尔哥和亚当·斯密铸成了法、英古典政治经济学。而中国语言文字、古典文学、工艺美术、绘画及建筑术以及风俗等,无一不影响着欧洲国家,使之文化繁荣一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