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190 2年 2月 ,自“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已三年多的梁启超 ,在横滨创办了《新民丛报》(半月刊 )。 3月起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陆续在该刊“学术”栏发表 1 ,所用“中国之新民”乃这一时期梁氏最著名的笔名 ,由此亦可究知其写作的缘起与用心。据《新民丛报章程》2 标示 ,梁启超办刊的宗旨是 ,“取《大学》‘新民’之义 ,以为欲维新吾国 ,当先维新吾民”。因此 ,从《礼记·大学》篇“作新民”一语生发而来的“新民”思想 ,也成为其时梁启超关注与论述的中心。《新民丛报》第 1号即开始连载的系列政论文《新民说》,对此作了充分阐…  相似文献   

2.
历史常常是这样:思想、学说一旦吸引人,一旦被人们所掌握,就能够产生改天换地的力量。整整一百年以前,“社会主义”在中国近代的两位历史巨人的思想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一个是主张在中国走君主立宪道路的梁启超,1903年2月,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17号上发表了《中国之社会主义》的文章。他认为,“社会主义者,近百年来世界之特产物也,概括其最要主义,不过曰:土地归公,资本归公,专以劳力为百物价值之源泉”。梁启超按照当时用中学会通西学的方法,将社会主义同中国古代着眼于均产的经济改革政策联系起来。一个是主张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3.
纪振奇 《晋阳学刊》2007,(1):126-127
一麦孟华(1874-1915)字孺博,号蜕庵,笔名曼殊、先忧子、伤心人等,广东顺德人。1891年入广州万木草堂,拜康有为为师,为草堂十大弟子之一,与草堂另一著名弟子潘之博并称草堂“二博”,又与梁启超长期共事,时有“梁、麦”之称。他一生追随康有为从事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和保皇救国、君主立宪活动,凡公车上书、百日维新、庚子勤王、立宪运动、开放党禁等重要历史事件,都有他的参与,并在其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他曾参与创办和经营《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风报》等报纸,是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位重要宣传活…  相似文献   

4.
以学术史的眼光审视郑和下西洋盛事 ,当代郑和研究学者普遍认为 ,真正称得上对郑和及其史迹作较完整的研究 ,当为近代之事。“1 90 4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以笔名‘中国之新民’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对于传统史学具有突破性的意义”① ,“首先揭开了近世郑和研究的序幕”② ,乃近代中国人科学研究郑和的开山之作。 1 90 4年具有标志性意义。但是 ,这一为学术界普遍接受且几无异词的“1 90 4年说”却是错误的。最近笔者查阅发现 ,刊载梁启超文章的那期《新民丛报》是 1 90 5年 ,而非1 90 4年。尽管只相差 1年 ,但准确弄清楚…  相似文献   

5.
《新民丛报》创办初期是梁启超在言论界最辉煌的时期.该报宗旨是要新我国民,对"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之病,"采用中西道德广罗政学理论而药之,以教育国民,维新我国".从内容上看,《丛报》发表了大量介绍西方文化思想的文章,如《新民志》、《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天演学始祖达尔文学说及其传略》、《民约论巨子卢梭之学说》等,介绍了孟德斯鸠、笛卡尔等百来名思想家.这一切打开了人们眼界,冲击了封建文化,启迪了青年一代.《丛报》还连载了《新罗马传奇》、《殖民伟业》等小说和译著,对于唤起民族觉醒,摆脱精神枷锁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陆炎 《东岳论丛》2002,23(3):80-82
在 19世纪末和 2 0世纪初兴起的立宪思潮中 ,孙中山不但择取了共和立宪的社会变革主张 ,而且对清末新政时期的“预备立宪”和立宪派的君主立宪论均有深刻的认识。尽管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共和立宪都带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 ,但 2 0世纪初中国社会对共和立宪的选择反映出孙中山的这一变革思想更为顺乎民意。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先后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报》等,将宣传变法的阵地由国内移到了日本,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梁启超办报以“广开民智”、救国报国为宗旨,提出了“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以及经济上独立等基本原则。他把报刊当作维新派的阵地,鼓动“兴师讨贼”,传播西方新思想,主张报刊应发挥“监督政府”和“响导国民”的作用。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不仅具有一定的反封建进步意义,而且也是新闻报刊史上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4,(7):113-116
卫三畏是最早将《聊斋志异》译介到英语世界的西方汉学家之一。他分别于1842年、1848年和1849年在《拾级大成》、《中国总论》和《中国丛报》上译介了近20篇《聊斋志异》故事。由于《拾级大成》、《中国总论》和《中国丛报》在英语世界影响巨大,他的译介对于《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和《镜海丛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除少数澳门知识界人士外,中国的学术界尚不知在19世纪末的澳门出现过一份《镜海丛报》。由于这一刊物与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早期活动有密切关系,该刊物已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一《镜海丛报》创刊于1893年7月18日,起初是每星期二,后改为星期三出版的周刊。该丛报分为每号4页的葡文版和每号6页的中文版,二者的内容有较大的差异。葡文版的刊名为ECHOMACAENSE,直译为《澳门回声报》,不过,直到1894年,这一葡文刊名下一直有中文“镜海丛报”四字,以显示两种版本的特殊联系。中文版终刊于1895年…  相似文献   

10.
清末“预备立宪”宣布前后,清廷两次派员出洋考察政治。对于第一次考政,学界已有所重视,而对于第二次考政,迄今尚无专论之文。笔者认为,如果说第一次考政推动清廷作出了“预备立宪”的决策,那么第二次考政,则进一步帮助清廷确立了“预备立宪”的模式,即日本明治宪政。因此,清末第二次出洋考政,与“预备立宪”对日本明治宪政的模仿关系密切,而这种模仿,又对“预备立宪”的进程和结果影响重大。本文即由此入手,初步作些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史学界对慈禧及其所谓新政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清末新政,特别是预备立宪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近代化改革,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进而把慈禧看作晚清近代化的最高决策者、最大保护神。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本文拟就慈禧预备立宪的实质作一简单分析,以就教于方家。从预备立宪的背景来看,慈禧宣布实行预备立宪显然并非出于主动,而是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如此。当时的《东方杂志》曾有专论指出:“吾国立宪之主因,发生于外界者,为日俄战争,其发生于内部者,则革命之流行……二主因之外,则疆吏之陈请,人民之请愿,…  相似文献   

12.
严复译英人甄克思《政治史》,划分人类社会为图腾社会、宗法社会、军国社会(亦称国家社会)三种主要形式。严复称,中国社会自秦迄清为“宗法居其七,而军国居其三”;并借原著着重指出,“宗法社会”有“组织个体以血缘种族而不以居地”、“排外而锄非种”、“统于所尊”、“不为物竞”四大缺陷,尤其批评当时的民主革命派宣传的民族主义为不脱宗法思想。对此,汪精卫、胡汉民、章太炎曾在《民报》刊文批驳,认为《社会通诠》中对历史阶段的划分和所总结的宗法社会的特征不合中国历史实际,并指出古今不同的民族的民族主义更有差别。这场论争的意义,除显示当时“排满”革命与“君主立宪”两派斗争的政治内容之外,在学术上更显示出引进西学如何“考迹异同”、相互参照,进而比较和评判的问题,也涉及宏观之学和微观之学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3.
历史小说一词的出现是进入20世纪以来的事情,1902年《新民丛报》第14号刊载《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一文,指出:“历史小说者,专以历史上实事为材料,而用演义体叙述之。盖读正史则易生厌,读演义则易生感。征诸陈寿之《三国志》与坊间通行之《三国演义》,其比较釐然矣。故本社同志,宁注精力于演义,以恢  相似文献   

14.
对清末“预备立宪”的研究,至今是个薄弱环节。翻开各种版本的中国近代史,几乎众口一词:立宪者,骗局也。有些文章还进一步认为,清末的“预备立宪”,实质上“是清朝统治者反革命两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预备立宪”出现在当时,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不能仅仅把它看成一场骗局。就其实质和意义,上面的观点也是片面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给以具体分析,作出合乎历史的结论。本文试图提出几点看法,以期引起讨论和批评。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从1895年主持《中外纪闻》开始“委身于文界”,至1904年主办《新民丛报》时期,领中国近代文坛风骚近十年,这时期他所发表的大量散文,风靡一时,不胫而走,在备界人士尤其是知识分子中引起巨大的反响,“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其影响之大,是同时代任何一个作家所无法比拟的,因而被誉为“舆论界之骄子”、“天纵之文豪”。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位影响巨大的散文大家,从新中国成立至粉碎四人帮之前,竟没有一篇研究其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及其历史作用的专文。近几年,对梁启超散文的研究逐渐引起重视,已有专论见诸杂志刊物,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初,一些因反对清王朝统治,而被迫逃到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分子,在他们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也接触到社会主义学说。通过他们主办的刊物,也把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介绍到中国来。我国最先提到马克思名字的是梁启超,一九○二年,在他主编的《新民丛报》第十八号上,他发表了《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说:“麦喀士(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麦喀士”就是马克思最早的中译名。一九○三年,在  相似文献   

17.
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是极珍贵的历史资料,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兴衰成败。很遗憾,长期以来它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笼统地认为它所宣传的基本思想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其具体内容就是同盟会纲领中所说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如果我们认真研读一下《民报》的全文,就会看出它宣传了两种思想流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面。《民报》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一期——六期(1905年10月21日——1906年7月25日)。这是《民报》最辉煌的时期,它揭示了崭新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与改良派的《新民丛报》展开大论战,有力地论证了推翻清政权的必要性。尽管革命派对于民权的宣传不够充实、全面,过于集中在攻击“异族政权”这一点上,忽略了深刻批判封建体制的危害,但它毕竟通过评介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阐述了任何封建王朝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真理;尽管他们内部对于“平均地权”的认识有分歧,对外却一致热情地宣传土地国有方案。这个阶段的《民报》确实基本上宣传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18.
<正> 长期以来,史学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早期维新派要求开设议院,实行“君民共治”,就是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代替封建专制制度。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就笔者所见,1895年之前,在中国还没有一人提出过君主立宪的主张,早期维新派所说的“议院”并非什么君主立宪制度。谨申述理由如下。首先,没有提出制定宪法。近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度,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妥协的产物。君主立宪者,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限制之谓也。君主立宪,关键在“立宪”二字,“立宪”即制定宪法。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产生于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过程之中。为了取得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动员人民参加反封建斗  相似文献   

19.
清末预备立宪 ,对中国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它的评价 ,历来论者说法不一 :指为“骗局”的 ,无疑为预备立宪的最终失败作了精当的概括 ;确认并非“骗局”的 ,却又认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清政府选择立宪作为适应社会要求的方案 ,注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有鉴于此 ,本文拟就清末预备立宪的缘起与失败略作论析 ,以窥历史事实的全貌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1月26日,由山东省历史学会、山东省历史学会帝国主义与近代中国专业委员会、青岛市历史学会、山东师范大学夜大学青岛分校联合发起的“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省内专家学者30余人应邀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认为发生在百年前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八国联军逼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所规定的巨额赔款,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负担;这次战争也使腐败卖国的清政府的反动黑暗统治走入低谷,即使推行君主立宪、“新政”改革也不能挽救其统治,中国到了非革命不可的地步,所以不到10年便爆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