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弱势群体,其生存环境恶化,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他们的心理问题是社会、学校、父母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通过加强社会、学校、父母与留守儿童的互动,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由于长期的亲子分离、特殊的教养方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和大量的研究。本文尝试从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不足和展望四个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作出述评。  相似文献   

3.
孙一兰 《人才瞭望》2017,(6):196-197
留守儿童一般指父母双方或是一方因为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的儿童,年龄一般在十六岁以下,需要学习和他人照顾的阶段,而留守儿童所产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也逐渐的显露出来.随着部分留守儿童进入大学时期,处于青春中期的大学生们正经历着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过去曾经有过留守经验的大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更是尤为突出.笔者分析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和发展,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研究了留守经历对大学生自信人格的影响,也为具有留守经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定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离开,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教育,表现出了身心都不健康的状况。教师应给予关爱,正确引导他们,使他们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儿童本该有一个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本该在父母关爱下健康成长,本该在义务教育健全体制下正常接受教育,长大为祖国未来的彩卷锦上添花。就有一些儿童留在农村,与父母相伴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6.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大多数人将自己的子女留守在家,便形成了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这些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父母管教与爱护,情感和道德上的缺失,形成诸多问题.对于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与解决途径的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尝试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以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针对安徽省安徽省蒙城县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从研究中发现留守儿童接收学校体育教育及在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令人堪忧.最后总结得出学校体育教育和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有很大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得出影响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因此,本文对于研究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的问题上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村社会已进入转型时期,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进城务工,导致许多农村儿童脱离父母的监护,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相伴而生的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一问题成为农村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统计分析广西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调查数据。结果表明:1.广西低龄留守老人所占比例最大(57.16%);2.农村留守老人文化程度低,自理能力尚好,经济收入有基本保障。查阅已有的心理健康文献,发现农村留守老人消极心理现象较严重,积极心理现象不理想。现以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提出改善生活质量、维护心理健康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把他们留在原住地入学接受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亲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条件下,监护权根本无法得到保证,他们在学业成绩、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及身体发育方面出现许多不良问题,本文将试图从监护权这个角度来关注这个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被热议的话题,他们也越来越多的被关注。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无论是政府、学者、还是民间组织,都在不遗余力的采取措施研究这种以波及全国的社会问题,从各种渠道帮助他们。但通过笔者的观察,其实在有些地方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良好,虽然他们是留守儿童但他们从来不觉得自己是真正意义上的留守儿童,他们乐观、上进,拥有同龄人一样的快乐。笔者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笔者当地留守儿童生活状态良好的原因,同时借此希望能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滞留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和学习现状,然后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原因,最后,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提出建立长期帮扶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校中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群体占比不小,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人关注.课题组通过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访谈,从个案来分析其共性,得出的结论是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较大影响.一些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缺乏安全感、不自信、人际敏感、有退缩行为等都与其童年的留守经历有关.高校需加强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隔代教育产生和带来的问题亟需解决。为了获取石阡县白沙镇谷米寨村和柿坪村留守儿童的第一手资料,在白沙镇谷米寨村和柿坪村对4500人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得出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成长、性格、心理、观念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客观、深刻的分析,提出解决措施与建议。希望能对解决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的问题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已成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关键在于其家庭情感上的缺失,本文重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留守儿童健康的情感对其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加大对小学留守儿童内心情感的关注,了解它区别于非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特殊性,帮助小学留守儿童形成健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而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外出打工的农民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而只能留给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由于这样的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监督和教育,祖孙辈的隔代教育又存在很多缺陷和弊端,这就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和心理发展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并试着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部分地区经济欠发达.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年轻父母们纷纷外出打工,留下年迈的父母照顾他们的子女.隔代抚养导致孩子缺亲情、缺管教、文化素质低、法律意识低,人们将其统称为“两缺两低”.“两缺两低”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承认留守儿童的“两缺两低”现象,理性地探索其背后的社会因素,对于完善儿童保护体制,减少儿童伤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是提升社会管理质量的重点,笔者以现阶段社会工作中的留守儿童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社会工作特点和社会工作的构建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模式,从而提升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经济日益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便随之增多,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这种状况下一个特殊的群里"农村留守儿童"便成为了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产物。农村留守儿童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基本权利难以保障、心理发展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不良、道德出现危机等,需要出台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心理弹性理论分析留守儿童的保护性因素。根据弹性理论对留守儿童的有效运用提出相关解决问题。并根据心理弹性理论提出社会工作对留守儿童的介入及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一、调查背景现在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媒体也大量的报道了这些农民工留守孩子的种种问题,甚至有的人认为留守孩子就是"问题孩子"。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二类高完中,高中生主要来源于农村,很多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那么这些高中生的生活与心理现状到底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