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时是宋代理学道南的鼻祖,被认为“程氏正宗”,他那“尽心”、“知性”、“止于至善”的儒家风范,精进勤勉的治学方式,以及“清廉”、“爱国”的儒家忠孝实践,终而成就了一代大儒的形象。加之后裔的枝繁叶茂,形成东南亚一带庞大的杨氏族群,即“道南衍派”。同时在具有现代性意义的祭祀活动中,这一衍派意识获得了加强。  相似文献   

2.
克伦威尔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是近代英国的奠基人。他打败封建王党历来为人们所称颂,而远征爱尔兰,镇压平等派与掘土派,以及以独裁代替共和,这一切也正表明他是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的代表,并不像某些史学家所说的他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3.
杰克·凯鲁亚克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他在自传体小说《在路上》中,以尼尔·卡萨迪为原型,成功地塑造了迪安·莫里亚蒂这个"垮掉派"热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他所代表的那种生活方式。本文从内容简介、作品主题、人物分析三个方面加以探讨,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在路上》一书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苏、辛词派,即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是宋代词坛上与婉约词派、格律同派相并峙的一个重要流派。这个词派的重要特征,是把向来局限于写儿女柔情的曲于词,改变为可以多方面表情达意的新诗体,在这块新开辟的宽阔的艺术园地中自由地驰骋,他们的才情和笔力,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表现了一种明显的革新精神和豪迈气概,在创作方法上,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尤其是南宋的辛弃疾,在继承苏词成就的基础上,用词来抒发他的爱国热情,并在他的创作影响之下,形成了南宋爱国词派,把宋词的思想水平和艺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由英文写成,曾在伦敦,经济研究季刊,一九三九年十月号发表;顷因我国人士中研究凯衍斯和马克思之兴味与日俱增,特劳吕淑美同学代为译成中文,以备国人参考批评。对于吕君,并致谢忱。凯衍斯在批评古典经济学派的学说的时候,他的主要的见解均与马克思的相一致。本篇的目的即在以凯衍斯的学说作帮助,去重新考察一下马克思资本论二卷三卷中关于资本蓄积和利息率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陈三立是清末“同光体”诗的代表人物。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对“同光体”持否定态度,谓之“腐朽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在“争立门户”;“这是宋诗运动的一个挣扎”;陈三立就代表这“生涩奥衍”一派;“官僚士大夫对现实社会运动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慨,运之以生动晦涩的造词遣意,就是陈三立的诗。”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7.
提起新加坡总统王鼎昌,人们都知道他是杰出的人才,是新加坡历史上第一位由公民选举的总统;可是要提起他是“太原王氏”所衍派的后裔,他的“根”在山西,这就鲜为人知了。 1993年8月28日,新加坡全国举行总统选举。结果原副总理王鼎昌以得票率58.7%的优势,战胜了竞选对手,荣任新加坡第5任总统。这次选举,体现了公民的意  相似文献   

8.
曹晋杰 《中华魂》2010,(5):11-15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等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次年1月,英、美、法、意、日等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的分赃会议。中国在大战中参加了战胜国一方,也属战胜国之一,派了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筝各主要流派均有自己发生发展的成因、流变、衍展、演奏技法及代表人物 ,风格特征相当鲜明。在当今古筝艺术的发展中是强调不断强化自己的风格特征 ,还是兼取众家之长合数派于一身 ,这一问题值得研究 ,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施蛰存虽被视为是海派代表作家,但并不长于对上海的叙述。他作为派海作家的意义,在于自觉运用带有强烈的现代派色彩的观念和方法,分析人物和事件,而不在于对上海故事的讲述。他是上海的观察者,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感受上海。  相似文献   

11.
近代著名画家陈师曾,又是同光体江西派著名诗人。其父陈三立是近代同光体大诗人,而师曾诗风逸于其父的西江家法之外。这是师曾在艺术家才情的激发下,自然而然地同讲求学问,视艺术为余事,重视"学人之诗"的同光体有所背离,形成陶写性灵、疏朗清新的"画人之诗"。其诗歌以赤诚淳厚的悼亡诗和讲意境、性灵的题画诗为主。其诗歌融汇众流,力求打通魏晋六朝、唐宋并驰之轨,是对近代学江西派的末流作诗晦涩喑哑如土羹尘饭的反戈一击。  相似文献   

12.
张载是理学的奠基者之一,是理学中的重要学派——关学的创立者。他现存的八十首诗歌无论从思想、题材,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显现了孔、颜、思、孟的遗风,闪烁着他四句箴言的火花,体现了一位醇儒的风采。  相似文献   

13.
曹冠是南宋前期的重要词人,其《燕喜词》特点较为鲜明,即题材上多纪游、咏物与酬唱赠答之作;艺术上长于构图写景, 多题序与自注,并且广泛运用典故。其词风格清雅、质朴平实,这与其独特的个人经历、词坛复雅的风尚以及学苏的创作取向 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李白好大言,在诗中常常表现为有意夸大数目、用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以及爱用艺术变形的手法,还表现为对雄伟阔大、奇特壮美意象的追求,因而形成其诗豪放飘逸的风格和瑰奇宏阔的美学特征.李白喜好大言主要跟他粗犷豪爽的个性和浪漫的气质密切相关,跟唐人豪迈自信、说话夸饰的社会风气紧密相关,还跟传为宋玉所作<大言赋>、<小言赋>和南朝至唐流行创作<大言诗>、<细言(小言)诗>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5.
萧衍诗论略     
梁武帝萧衍诗在南朝可称一家,存世数量较为可观。采取分类研究的方法,萧衍诗按题材内容可分为言情、写景、咏怀等不同类型,从中可见其创作手法、艺术风格。萧衍诗中言情一类尤有特色,因抒情主人公身份的不同,又可分为“描述体”与“代言体”两个子类。  相似文献   

16.
边缘化的江淹——江淹“才尽”原因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淹“才尽”与永明体的产生是同步发生的 ,其“才尽”与南朝诗歌的这种“新变”有直接的关系。江淹无法适应新的文学环境 ,也无力改变这种环境 ,更无意去适应它 ,于是便有“才尽”之讥。远离文坛主流的江淹 ,事实上已经被边缘化了  相似文献   

17.
严羽论诗,唯标"兴趣",以"兴趣"作为审视诗歌艺术高下、优劣的标准。"兴趣"说也是他对诗歌本质特征的概括。本文从"兴趣"说的含义、"兴趣"的获取途径两方面展开论述,以求获得最接近严羽本人观点的"兴趣"说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史学大师陈寅恪在不同阶段,其交友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大致说来,聚谈、诗文唱和及书信来往是他一生的主要交友方式.陈寅恪与吴宓是结交最早、两心相知、友谊深挚、始终不渝的朋友;王国维是陈寅恪思想感情、学术境界最为相知的挚友;冼玉清是陈寅恪的异性知音;陈垣是陈寅恪在学术上比较推重的朋友;傅斯年是陈寅恪与官员交情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学术上的朋友.陈寅恪的朋友大都有到国外留学研究的经历,大都钟情于学术文化事业且有较高的学识.陈寅恪一生虽从未说过自己的交友原则,但他的交友是有一定之规的第一,学术上的相互推重和相互得到教益,从无文人相轻或相互吹捧之意;第二,学术上的平等地位,可以自由争论,学术争论并不影响个人感情;第三,思想感情、学术境界的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9.
张祜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他的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宫词乐府与山水寺庙诗两方面。他写开元、天宝遗事的宫词可分为颂歌、伤感、讥刺三类 ,三者有机统一 ,具有“诗史”的价值。写传统题材的宫怨诗则笔法细腻 ,已逗露出“曲子词”的气息。乐府受南朝乐府民歌影响 ,现实性不强 ,游离于“新乐府运动”之外。他的山水寺庙诗 ,借用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唐诗的分类 ,可以分为“盛唐体”、“大历体”、“晚唐体”三种风格 ,三种风格是他不同时期的经历、心态的写照  相似文献   

20.
"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晏殊是宋代寿词大量创作的始作俑者,晏殊的三十余首寿词主要可以分为寿帝、寿妻、自寿三大类。对于晏殊的寿词,前人的评价大多过低,其实晏殊大量地创作寿词有其深刻的时代和个人因素,他的寿词的文学和文化价值均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