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中国财政史上何时建立“国家预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财政史上何时建立“国家预算”陈明光一由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审阅通过的高等财经院校试用教材《国家预算》(修订本)对国家预算这一概念所下的定义是:“具有一定的法律形式和制度保证的国家财政关系,就是国家预算,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①同...  相似文献   

2.
当前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材在体系安排、内容选取和形式设计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导致这些不足的直接原因在于该课程内容与学习对象之间的矛盾,此外也还存在一些主观原因。综合考虑“经济法”课程的特殊性,需要从体例、内容和形式三个方面完善和创新经济法教材,以实现“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从微观向宏观,由结构到功能,由单一到交叉渗透,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历史反映了人们对语言本质及语言习得规律性的认识日渐深入。从研究如何教好到研究怎样学会一门新语言,得益于现代人类学、哲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的纵深发展。第二语言习得是多维型的——即:教师、教材、教学对象三方面因素合成,构成有机体系的第一级。而教学对象的年龄、心理、社会背景、学习动机等多个子因素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实效,这些形成多维有机体系的第二级。用相对不变的教材应付多变的教学对象和活跃变化的语言是非科学的做法。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成人以上的语言学习中,要建立多维型的单元-学分教学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系列教材  相似文献   

4.
这里说的学习,是基础教育中中小学生的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教育影响下,有目的地通过以掌握“物态化”(包括文字符号)的教材为基本途径的社会性活动的锻炼,发展(塑造)身心文化素质的活动。 我们的学习理论。就是这种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因为学习以及人们对学习理解的历史形式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学习理论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着。我国古代视学习为道德修身,所以就有其学思结合、学习结合与知行结合的学习论,近现代视学习为认知,所以就有种种认  相似文献   

5.
教材,对任何形式的教与学活动,都是重要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将教材建设与师资建设、实验设备建设并列为三大基础建设工作。在高等师范函授教育中,教材建设与师资建设、函授站建设一样,也列入三大基础建设.在函授教育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中,教材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重复低效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瘤疾,自从1978年吕淑湘先生提出这个问题至今,不少有识之士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本文拟从学生认知心理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要素,剖析造成学生接受心理的负效应的诸要素,谈谈自己对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的管窥之见。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也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者,因此任何教改都要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心理学研究表明,神经元对外界的刺激是有选择性的,它受对象与背景的对比度,对象的活动特征和刺激物各部分组合结构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设计、传播都应符合学生的认识知特点,让知识在教材中更…  相似文献   

7.
维新期间,江苏实业家趋向变法,学习西学,积极改变公益慈善理念,反对固步自封;改革慈善内容,提倡教养结合;改造慈善公益形式,力求社会进步。这些活动推动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主体和对象、形式和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从传统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8.
探究式教学已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逐渐进入课堂。探究式教学,就是指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二十载财政理论写新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财政理论研究的总趋势为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出现了在财政类型、财政模式、研究内容、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气氛和对待西方财政理论方面的七大转变。财政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在财政本质、财政职能、理财思想、征税依据与原则和“一体五两”职能方面的五个进展。财政应用理论研究取得了在税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公债与财政投融资、公共支出、分税制、复式预算、财政平衡、财政与央行分工协作与财政货币政策配套运用和振兴国家财政理论方面的十点贡献。财政理论研究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端正研究的态度和方法,继续遵循深入研究财政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思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发生了较大的调整,其研究对象、研究者的身份认同、研究的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变化,继而向“大文学理论”转型,表现出与此前文学理论的诸多不同.“大文学理论”研究对象不局限于研究文学活动,而将一切文化活动尤其是大众文化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理论自身也成为其反思研究的对象,有自觉的“文学理论学”意识,是一个需要文学理论界予以关注的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理论分析了财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随后采取协整和误差纠正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与理论分析不一致。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我国的财政收入会缩小而财政支出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均衡财政对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不显著,这就要求政府在实施财政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财政收支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财政立宪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军 《南都学坛》2011,31(6):91-95
宪法是一国根本大法,功能上负有统一整体法秩序的作用,一国治乱兴衰与宪法之优劣有重要的关系。由于财政对一国而言极端重要,故各国宪法大都花费较多的篇幅规定基本财政事项。就目前而言,我国财政立宪问题上存在内容粗疏、规范方式散乱、条款涉及范围狭窄等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加强财政立宪,就必须做到坚持"公平、正义"的前提预设,确立控制征税规模的立宪核心,立宪过程遵守程序的正义。针对我国的国情,我国的财政立宪宜采取分散集中的模式,以财政民主主义,健全财政主义和适正管理、营运主义为原则来指导完善财政立宪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金融创新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金融创新、金融改革对于世界及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影响的分析,论述了金融创新的动因、存在的缺陷及我国金融创新的前景趋势。指出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金融创新将进入一个发展高潮期,并将成为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既通过"增量式"改革模式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再造,又以"搅局者"异质效应冲击当前金融市场主体,特别是银行业的传统优势。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相对单一,与银行业相比具有异质性。基于博弈论的视角,有必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业的比较优势,错位竞争,形成互利共生的良性循环。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业健康可持续的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方公共财政理论与政策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国借鉴。当前,国际经济社会形势不断变化,新的财税实践活动不断出现,催生了相关理论研究的新发展。近两年发表于《国际税收与公共财政》(ITPF)、《公共财政评论》(PFR)和《公共经济学杂志》(JPE)上的一些研究成果部分地反映了上述新发展。对于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设而言,必须恰当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竞争与合作关系和学习与实践、创新三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公布的"财政收支系统法",初步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但没有得到执行;为增强战时国家财政统筹力量,1942年又将全国财政分为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两大系统,规定了县和乡镇自治财政的各项内容;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恢复了中央、省、县三级财政,加大了地方财政收入,使地方财政逐步剥离出来,但由于强化统治,使得地方财政的整理变得摊派横行。  相似文献   

17.
民生财政是现阶段我国提出的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对国内学者关于民生财政的理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归纳成民生财政的内涵、我国现阶段实行民生财政的必要性、民生财政在我国的历史使命、民生财政的判断标准、民生财政重点倾斜的领域五个方面内容进行综述。最后,对民生财政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与评价,提出目前理论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规模日益宠大,引起了人们对未来财政稳定的担忧。未被重视的政府或有负债由于其隐蔽性才是我国财政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因此除考虑直接、显性的国债风险外,更应关注隐性的、或有的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庞大,财政负担沉重,一方面财力保障困难,另一方面引发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和增长情况的概览,分析和阐述了财政供养人员规模过大的成因与负面效应,提出了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减轻财政负担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0.
西汉著名理财家桑弘羊在其富国思想下推行的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一系列财政政策,达到了“民不益赋而国用丰饶”的目的。桑弘羊的财政政策体现了财政的阶级性、强制性与公共性的统一,而其财政思想对解决我国财政政策当中存在的观念问题、目标导向及操作手段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