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自我是个体对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内化。由于人们的道德行为受社会文化和情境的影响,某些特定行为引发的道德自我知觉与个体的道德自我意象并不一致,此时个体会采取调节机制来维持道德自我平衡,常见的有道德许可、道德推脱、道德清洁、行为补偿、道德认同等。将来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调节机制的外部效度和内在心理机制,考察如何促进个体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2.
“道德自我”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进行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的个性成分。研究小学生道德自我发展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德育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在小学德育过程中,实施道德知识从屏蔽性向真实性发展、道德情境从符号化向生活化发展和德育方法从单一的灌输向人性互动发展等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道德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把理想主义、理性主义为特征的道德自我价值诉求作为个体人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儒家提倡以反求诸己的内圣和推己及人的外王成就德性自我;道家提倡少私寡欲、见素抱扑的自然德性价值和自由精神追求;佛教以因果轮回观念与佛性修行追求德性价值;当代新儒家主张道德的理想主义,肯定道德理性的主导和优先地位。强调和凸显人在文化世界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自我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精髓。  相似文献   

4.
道德信仰的本质就是人在道德人格上的自我超越。具体表现为:道德信仰是人的社会之我对个体之我的超越;是精神之我对肉体之我的超越;是理想之我对现实之我的超越;是无限之我对有限之我的超越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道德自我修养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令人担忧,而大学生的可塑性强,因此大学生进行道德自我修养是有必要和可能的.大学生的道德自我修养要与拓展有关知识相结合,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与心理调适相结合,与遵守规章制度相结合,与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相结合.同时学校要为大学生的道德自我修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道德自我是个体对自身道德品质的认识或意识。情绪因素和认知因素都对个体的道德自我具有重要影响。情绪体验影响了道德自我的形成、觉知、组织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我同一性与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从青少年道德人格结构和发展的过程看,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道德人格发展的核心,它是青少年道德人格发展诸要素的整合力量,也是青少年道德人格同一化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道德自我注重德性修养和自我完善,基于伦理自然主义、道德理性主义以及实践理性价值的确信,以尽性、穷理和践行相统一为内在修养途径。作为理想精神,道德自我表现为以精神性和社会性自我对感性欲望和个体利益的超越,以主体性和理想性自我对世俗功利以及制度规范的精神超越。在修养和超越中,道德自我不断提升精神和人格境界;在汲取传统儒家、道家人格和精神境界智慧基础上,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自我人格精神境界的追求在于:注重责任、服务社会的奉献境界,天、人、我一体的和谐与自由境界,生命不朽和价值永恒的完满境界。心性修养、内在超越和境界追求构成道德自我行为实践和价值实现的德性根基和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通过回答“我是谁”以及“我要成为谁”的问题,对过去的经验进行综合,是一个由不稳定到稳定、由区别到统一的过程。当前部分青少年在道德形成过程中产生了思想和行为的偏差,不仅荒废了自身,而且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认识、研究青少年道德形成路径打开了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0.
11.
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建立起的三种基本关系,现实中由于人主体意识的强制入侵导致这些关系的冲突与恶化,因此人作为理性的一方必须为恢复这些关系的和谐做出自己的道德承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必须超越人类利己主义,主动承认自然的“赋予性主体”地位,从而通过保障自然的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他人关系中,人必须摈弃个人利己主义,根据对所有人普遍有效的理性法则行动,从而通过尊重他人的目的性存在重建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在人与自我关系中,人必须节制自身的情欲,彰显人不同于动物的理性本质,从而通过道德上的自我实现促进人身心的和谐发展。这就是人在道德上必须对自然、对他人、对自我做出的道德承诺。  相似文献   

12.
自我评价活动和自我意识的自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我评价就是主体对自身的评价活动,可分为个体主体的自我评价活动和群体主体的自我评价活动。自我肯定以“我是什么”为前提,以“我对于我有什么意义”为基础。自我意识既有“个体”形态,也有“群体”形态。与自我认知相比较,自我评价对于自我意识由自在到自觉的发展意义更大。自我评价是“自由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个体归因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认为自我同一性源于身体自我,是一种多维立体的动态结构,渐次在心理发展中形成的认知、情感、态度、道德感、责任感与价值取向作为结构子因素形成类生物分子水平运动,并围绕价值取向融入结构大运动中。  相似文献   

14.
个体的道德动力应作为一个伦理学概念提出 ,并从内在道德动力、外在道德动力以及内外道德动力的结合上加以研究。个体的内在道德动力由物质驱动力和精神驱动力构成 ,个体的外在道德动力由外在激励力和外在惩罚力构成。实现外在道德动力和内在道德动力量与质的整合 ,才能不断增强个体的道德动力 ,造就具有自律精神的道德个体。  相似文献   

15.
苦恼意识是源自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一个概念。由于自我意识的一分为二,处在同一自我意识内的双方能够为彼此所意识到却无法统一,强烈的分裂导致苦恼意识。黑格尔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转型的时代,这与当代中国所处的改革转型期有诸多相似之处。黑格尔试图解决的苦恼意识问题,同时也具有现代性的特征,它成为现代人无法摆脱的忧虑。苦恼,不仅仅是认知问题,同时也是价值问题,故这一问题也是价值论的问题域。而自我评价活动正是出于对自我意识的自觉,进而达到自我意识中分裂的弥合。而在这一过程中,既实现了对善的价值追求,也抵抗了苦恼的困境。基于此,自我评价活动为苦恼意识的摆脱提供了一条可能出路,也为当代转型期中国个体所面临的困惑给出自我评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探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使用问题,并增强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针对美国文学作品《看不见的人》的语言运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白性的自我表述语言的使用,该种语言形式创造了一种独白与对话的艺术氛围,更好地为主人公提供了自我提示、自我阐明、自我确认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据现代行为动力学原理 ,阐述了道德构建的社会动因和动力模式。道德构建的动力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动力两部分 ,只有使两种动力形成为合力 ,并科学地加以调整、驱动 ,就能准确把握道德构建的方向 ,从而加速道德形成和发展过程 ,提高道德的构建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人生与伴侣》2011,(8):52-52
人们以前常说,买房、装修、拍婚纱照有时能搅黄一对即将步八婚姻殿堂的恩爱情侣,现在又多了一项强有力的内容:婚前协议。  相似文献   

20.
道德自我在丰富的交往和社会性生活中确证和实现自我价值。恰当处理和协调他人与自我之间关系,是道德自我价值外向推展和实践的基本途径。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推己及人,求取人际关系和谐,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现实生活中人我关系的基本交往模式。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费尔巴哈的“我-你”关系论以及现象学视域中的“他者”理论,都是对人我关系价值的合理解释。当代社会人我关系中道德自我的外向推展价值体现在:人我之间和谐与相互尊重,交往中的情理结合,弘扬人道主义博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