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分布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居全国第三位。内蒙古行政区划辖12个盟、市,其中地级市9个,盟3个。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有着多种多样的地理环境,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状况不同,民族分布各异,加之各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不同,这些都影响着内蒙古的人口分布。研究内蒙古人口分布的现状及规律,并探寻其原因,对于生产力的合理分布,对于促进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分布变动的测量人口分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广义的理解,如一定地域内的人口增长、人口…  相似文献   

2.
<正> 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教育和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的政策和措施。各地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本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同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中的全国人口文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文盲半文盲的比例也有了较大的降低。但是,由于城乡的地理、经济条件相差悬殊,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以及对文化教育事业所采取的措施不同,致使全国城乡、地区的人口文化程度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人口文化程度提高的幅度和文盲半文盲比例降低的幅度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人口经济区划就是根据各地区人口状况及人口生态系统、人口社会经济系统这个复杂的大系统的区内一致性和区际差异性进行区域的划分,将具有相似人口经济过程的地区划分为同一类型的人口经济区。通过人口经济区划,可以揭示不同区域人口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影响人口发展的因素,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在科学和基础上,有效地控制人口,能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服务。80年代初,许多省抽取一个县为例,作了定性的人口经济区划。但指标选取粗糙,不能全面反映人口经济分类状况。90年代,以省为基本…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城市地域农业人口转化对比研究张再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演进,农业人口必然会向非农产业转化。但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地域,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化强度、转化方式及转化规律各不相同。因此,探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不同类型城市地域内...  相似文献   

5.
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不遗余力追求的目标,定量描述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是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本文应用定量描述方法,描述了辽宁省各地区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并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区发展和社区层次人口控制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国内人口学界和各地计划生育部门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有了利用社区发展来降低生育率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背景下,行政型的人口控制机制需要逐渐转变到以经济、法律、行政等多方面结合的全面服务型人口控制新机制,从而适应社会的变革来有效的控制人口发展。同时,我国各地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与不同地区的社区特征紧密联系。这一切都使人口与社区综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应运而生,由生育率的宏观和微观领域的研究转向中观领域——社区研究也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疗卫生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影响研究景跃军,申斯迎中国是一个大国,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各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参差不齐。定性研究的结果显示:各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不同,则对应的人口再生产模式亦不同。那么,医...  相似文献   

8.
中国各地区人口结构与储蓄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各省级行政区1989~2005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和经济统计数据,文章研究了各地区人口转变对各地区储蓄率的影响。分析表明,储蓄率和少儿抚养比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和老年抚养比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基于2000年各地区人口预期寿命和储蓄率的分析,证实了生命周期假说预言的储蓄率和人口预期寿命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农村人口向城市急剧集中,导致山区、村落人口日趋减少,老龄人口增多。结果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日本政府和民间团体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过疏问题的产生人口过疏是和人口过密相对而言的。其表现可从人口、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加以概括。从人口侧面来说,地域人口在某段时期内持续地急速减少,引起该地域人口构成发生了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的城市化特征及其问题分析——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伟文 《南方人口》2003,18(3):29-33
城市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也包括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中村"是我国大城市扩张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城市化的一个阶段.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城中村"的出现,"城中村"土地、人口、经济、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问题所具有的城市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死亡水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死亡率的高低不仅是这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人口自然变动指标,而且也是衡量和评价其居民健康状况、福利水平及社会经济和卫生进步等方面的客观尺度。反过来社会生活条件,尤其是社会经济状况优劣,也会给死亡造成不同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会导致人口死亡率的不同。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省市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必将导致其人口死亡的不同。探讨不同地区影响人口死亡率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对制定未来各地区降低死亡率的措…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口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迫切需要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对老年人口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笔者从人口地理和社会学角度,探讨老年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人口问题是个复杂社会经济问题,由于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老年人口亦有很大的悬殊。一、世界老年人口分布现状与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本文利用现代统计分析中的Ward最小方差聚类分析法 ,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类研究 ,得到了相应的的分类模型和分类结果 ,从而为探讨我国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发展模式提供较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和城市规模等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和合理城市规模等级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历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迄今为止著述良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因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似有深入商讨之必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人口转化的势头十分迅猛,转化形式也纷杂繁多,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一方面固然标志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却又增加了划分城乡人口的难度,并进而影响到城镇的设置标准和城市等级规模的确定。因此,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和城市等级规模问题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它将对规划全国或各地区的城镇网络体系,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制定各种地域层次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高地区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的空间过程、动力机制及调控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的过程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社会经济和生态关系。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城市化有不同的理解。人文生态学派、区位学派、经济学派、社会学的互动学派和规范学派,都对城市化作过不同侧面的研究。综合各派论点,城市化包括了四个含义:(1)是城市生活方式对农村腹地的扩散;(2)乡村社群网结构向城市社群网结构转变的过程;(3)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城市个数的增加和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4)城市人口占整个社会人口比例的增加。笔者认为,城市人口的集中趋势,是城市化最关键的步骤。以此为线索,本文分析城市化的空间过程,宏、微观动力机制,自组织演变周期,并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提出调控方略。  相似文献   

16.
聂芹  李连运 《西北人口》2009,30(5):7-10
根据影响聊城市人口压力的内在矛盾和外在因素。确定了聊城市人口压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人口压力指数,再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了1998—2007年聊城市人口压力的空间格局。借助Ar-cGIS9.2软件采用格网法对聊城市人口压力空间格局进行制图显示。结果表明。1998—2007年。聊城市人口压力沿东北一西南轴线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在空间上出现聚集效应,高唐县人1:1压力指数在_0.14-0.22之间,人口压力适中,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发展协调;东昌府区、临清市、茌平县和东阿县人口压力指数在0.1.0.99之间。人口压力较小。人口承栽力较强;冠县、阳谷县和莘县人口压力指数在0.79—1.68之间,人口压力较大,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发展不协调。这种空间分布格局与各地区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都有关系。无须资源的影响比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人口性别比是反映人口性别构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人口性别构成是否平衡,对于人口再生产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试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公布的统计资料,对世界六大洲以及各国、各地区的人口性别比及其形成原因,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矛盾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西欧自发性人口转变模式不同,中国式的诱导性人口转变,引起了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在较低经济水平条件下,人口的低生育率具有波动性;控制生育引起的人口结构迅速变化,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不同步,劳动年龄人口高峰期的就业机会不足;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到来使老年社会保障问题十分突出。本文在具体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要在今后20—30年时间内,实行“经济高增长、人口高素质”的发展战略,争取达到经济加快发展和人口低位静止两大目标,协调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口和经济,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经济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决定不同的人口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见《马恩选集》第2卷第82页)马克思主义在强调经济对人口发展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丝毫没有忽视人口对经济,人口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人口作为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计划生育先进地区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以辽宁省为例尹文耀对人口发展必然趋势的研究是制定未来各种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由于计划生育的进程不同,年龄结构不同,计划生育政策不同,各地区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有很大差别。根据总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