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3.
秦绍培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
本文认为杜甫《戏为六绝句》的真正用意在于提倡继承南北朝诗歌的艺术成就。《戏为六绝句》对于研究唐诗的发展和杜甫本人的诗歌创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元鹏飞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6):70-73
古典戏曲剧本不仅是研究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依据,其中的点滴信息也反映出舞台艺术、演出形态等演剧特征,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对戏剧形态发展演变的研究和戏曲语言与戏曲文学的考证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重视戏曲剧本文献价值的研究方法叫"以戏证戏",是学界前辈自觉运用的方法,值得今天的研究者借鉴。以戏曲脚色研究为例可以看出,运用这一方法,中国戏曲史的研究将会获得新的文献材料,得到新的创获。 相似文献
5.
代顺丽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2):26-28
《无声戏》作为清初著名作家李渔的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具有独立探讨的价值。以文本实际作为研究原点 ,对小说集名称“无声戏”三字的涵义提出异议 ,并通过探讨上述问题 ,追寻其主题 ,考察其得失。 相似文献
6.
佤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研究——以云南省西盟县大马散村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笔者的实证调查,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勐卡镇大马散村为例,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精神层面对城市中佤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进行了分析.继而指出,城市中的大马散佤族人在感受本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面临着城市文明和汉文化强烈冲击的过程中,并没有出于自我保护而内卷在一定的空间聚落和心理状态之内,而是积极寻求同主流文化的互动,不断积累着自身的现代性,其文化适应策略属于整合型. 相似文献
7.
程鲁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1):15-18
明清戏价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明初至明中叶的戏价多保持在每出一二两银子的水平,其中若有赏银也一般是在雇价外再额外赏予一二两银。但从明代后期开始,戏价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是“上班”动辄十几两银的雇价和丰厚的赏银,一方面是普通戏班二三两银的戏价。而在清代,这种巨大的差距就不再明显,戏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几两向十几两银慢慢提高。戏价的变化实际上影响着戏曲的发展,厘清这一问题无疑将对明清时期戏曲的发展状况有更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例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俗,但因其并非戏曲表演的主体,学界一直对其缺乏关注。分析了20世纪以来我国“例戏”研究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前期,随着西方学术思想、学术理念的输入,有部分学者开始考察“例戏”,但在30、40年代,人们尚只关注几部常见“例戏”的剧目考证、历史源流梳理;在50至70年代,“例戏”的演出和研究均陷于空白;80年代以来,在横向和纵向研究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但仍显得较为肤浅;进入21世纪后,“例戏”这一文化现象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相关考察和研究较之前期也都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9.
刘红侠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1):113-115
文章就“蓝关戏”的艺术价值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弘扬、传承该戏种提出建议和措施。蓝关戏能使更多的人能够借此深刻的感悟到胶东地区的文化精神,并让它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韩愈“以文为戏”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德林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1):46-50,101
"文以明道"并非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有意"明道"之作也并非韩愈作品中的精华,过分强调韩愈散文的"明道"作用,无异于买椟还珠.与此相反,"以文为戏"更能体现韩愈文学创作的独特性.韩愈"文以明道"说在理论上并无多少创见,但韩愈对"以文为戏"的理论阐述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却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建立在认识文学自身价值的基础上,视文学的审美追求超过直接的功利目的,因而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蒋玉斌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5-30
道光以后"聊斋戏"一时大兴,这与其成功的改编方法密不可分。清代"聊斋戏"改编《聊斋志异》的主要方法有:杂糅多篇或借鉴"他山之石";强化戏剧冲突;增加底层生活气息;突出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对"聊斋戏"改编方法的论析不仅有利于探讨"聊斋戏"的艺术魅力,也能给当代戏曲改编短篇小说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李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作为宋词的一个独特品类,戏作词与俳谐词有交集,但不可混为一谈,二者在雅俗、有无讽刺意味等方面有所区分;至若以带有自谦或尝试意味为特征的戏作词则与俳谐词并无关涉。宋代的戏作词有戏人、自戏和戏物等三种类型,戏人词以调笑为基底,展示朋辈友情;自戏词通常是某种情愫如叹老嗟卑、感时抚事等的一种感发;戏物词的主要作者为辛弃疾。戏作词从北宋中期出现以后以迄南宋后期,在词调的取用等方面由简趋繁,表现功能上亦由浅转深,从初期的多止于娱乐,到后期的娱乐、社交、抒情言志等多种功能叠加。 相似文献
13.
姜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Z1)
元代历史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由夏、商、周至宋、金无一例外,全部囊括其中,尤以敷演两汉之历史为最盛。"两汉故事戏"依其主旨可分作四类:民族矛盾剧、变泰发迹剧、政治斗争剧及伦理道德剧,其繁盛与元代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及文人心态密不可分,与汉、元两代迥异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表达了文士乃至寻常百姓对现实的不满和社会公正的渴望。 相似文献
14.
郑群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4):66-71
根据女性在"桑中之戏"中主观意愿的不同,可以将这一行为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两情相悦的男欢女爱,二是男性对女性的性骚扰。先秦《诗经》和汉代乐府对此呈现出不同的创作模式和表现形式。这种变化轨迹的形成,除了汉儒为推行礼教纲常而刻意塑造道德典范的主观动因之外,还和先民性道德观的自觉形成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5.
董浩军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中国古代和晚清时期,“夷”的含义不同。“以夷制夷”思想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原因,在其实施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失败的根源在于晚清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相似文献
16.
高民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以夷制夷”是清政府在其后期推行的主要外交策略。它的实施表现出牺牲性和屈从性两大特点, 最终以失败而告结束。究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本文认为, 在于当时国家内部政治的腐败和经济的落后 相似文献
17.
古老的隔壁戏,是我国曲艺绝活。表演时,两张八仙桌四周围上绣花帐幔,艺人躲在帐幔中,全凭一张嘴、几件道具,惟妙惟肖地模拟出风雨雷电、战马嘶鸣、猫叫犬吠、百鸟啼鸣,甚至模拟三百六十行叫卖声及各地方言土语。更叫绝的是,这些模拟声被巧妙地穿插在迎亲嫁娶、出丧哭灵、夫妻吵架、茶馆叫卖等大喜大悲的情节之中,令人时而泪湿衣襟,时而捧腹大笑,惊叹不已。由于演出中听众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犹如隔壁听戏,故也被称之为“隔壁戏”。 相似文献
18.
顾青倩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4-46
鹧鸪戏的由来与山东地方戏曲剧种肘鼓子系统有着密切联系。因为其生长环境是农业经济活动的偏僻乡村,没有摆脱农民自娱自乐的封闭式状态,这恰巧为鹧鸪戏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保护伞,鹧鸪戏基本上还是原汁原味。正是因为鹧鸪戏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当地群众痴迷喜爱是鹧鸪戏交口传唱的基础,充分证明了任何艺术形式的形成、发展和存在都无法离开群众这一培育的土壤。鹧鸪戏的音乐已形成了自己的板腔体系列,有匀板、急杠、娃娃腔,以及起过渡和衔接作用的了板、元板、悲腔等,它已经基本上具备了一个剧种在音乐板腔体式方面的雏形。将田野调研、理论研究、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才能对鹧鸪戏乃至淄博民间戏曲音乐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亭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95-98
"戏作"之诗虽不是杜甫的主要作品,却有助于研究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诗人生性诙谐,能在苦中作乐,处处流露真情.诗人采取历史评价与特色分析相结合的态度和方法评述诗坛,见识卓越. 相似文献
20.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
关戏童是潮州的巫术仪式,它通过戏神田元帅降神附体于戏童进行歌舞及戏剧表演,具有一定的娱人功能。萧遥天《潮州戏剧音乐志》认为关戏童是潮剧的鼻祖,吴真《潮剧童伶制探源》主张关戏童是潮剧童伶制的源头;事实上,就关戏童的戏神田元帅和所表演戏的来源看,从关戏童班到潮音戏的演进之路难通。但关戏童作为一种具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演剧,考察其与潮剧的关系,不失为反思巫术仪式向戏剧演化路径论证的绝佳例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