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拐脚马     
正城建局王局长爱好画马。包工头李二和王局长同住一个小区,两人没事总喜欢在"楚河汉界边"杀上两盘。最近,听说城建局办公楼要改造,李二找王局长下棋更勤了。这天晚上,李二在王局长书房下完棋后,拿出个卷轴说:"我在地摊儿上淘了幅画,你看看咋样。"王局长打开一看,见画中一匹骏马奔腾,旁边还钤有古今名人的印鉴。"好马!"他脱口赞道。李二笑着说:"你要是喜欢,这马就送你了。"王局  相似文献   

2.
跟人     
小王大学毕业后,公考到县人事局工作. 在上班前夕,小王就如何与同事相处的问题向他的一位曾经是县长、现已退休在家的叔叔请教.王叔叔推心置腹地告诉他:"无论在哪个单位工作,也无论你在哪里上班,你必须跟定一个人,而且是死心塌地地跟,并且这个人必须是能够掌握你的前程和命运的人……"小王信心十足地到人事局报到了.考虑到小王是学中文的,李局长便安排他到办公室工作.小王不愧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他便对局里的人事动向了如指掌了.在局里,是李局长说了算,几次办公会及职工大会都是局长一人拍了板,几位副职均只是附和,其中特别附和的算是张副局长了,每次都是点头哈腰,小王打心底里有些瞧不起,所以,平时张副局长吩咐的事小王都是应付,而没有认真去办.  相似文献   

3.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李畲新任监察御史,掌管宫廷百官考察.一次,官仓小吏送来俸禄米,家人量过后发现多了 15斗,小吏说:"历来送米只多不少,这是仓官的安排,下次注意便是."李畲吩咐:"下不为例."李母闻讯道:"畲儿,多收的米娘一粒也咽不下.这次下不为例,下次还会下不为例,人心不足蛇吞象,能贪米就能贪金."李畲顿悟,连忙向母亲谢罪,让小吏把多送的米带回.李畲身居高位,但李母这个终身"老师"依然不忘教儿戒贪,体现了古人对"贪"字的深刻认识.李畲也因此得以善终和赢得人们对他的称道.  相似文献   

4.
教了二十多年的书,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事情都遇到过,但四年前遇到的事,却让笔者觉得意外. 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晚上,我正在初二、四班上晚自习,作为差班的学生,难得这样配合着上课,我正在暗暗的高兴,突然一个不协调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老师,你看石勇(化名)画的!"教窒一下子异常的安静下来,从这个男生的眼神中,我感到此画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根据公安部姓氏统计的一个最新百家姓排名已经出炉,当代中国的100个常见姓氏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中。超过1000万人的姓氏有22个。新"百家姓"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2002级四班考试结束后的一个晚上,班主任于老师给了全班同学一个在一般人看来十分离谱的活动机会--全班集体到离学校不远的镇上两个网吧集体上网,而且是一个通宵,于老师自始至终陪同,同学们当然是"爽极了",可以说是意想不到,比过年还高兴.  相似文献   

7.
"凡老师,我的孩子要转到你教的班上来."他说了很多好听的话,接着就毫不掩饰地介绍起他的孩子来:"他是有点顽皮.上小学时,经常被老师叫去,每每老师教育他时,我也在一旁接受再教育,我都不好意思见他的老师了,多次说服教育无效后,我就将他捆着打,他被打痛了,我也打累了.  相似文献   

8.
1999年秋,我接教五年级(二)班。有一天,前任老师告诉我:“谢老师,这一个班什么都好,就是差生太多。其中有一个全年级师生公认的差生,他一至四年级每期期末考试,都位居全年级倒数第。一名。可以说,他考试从来就没有及个格。准教到这个学生,谁就倒霉。”听了原任老师的话,我的心情十分学生,我意识到了我今后的教学将任重而道远。从此,我就对这个差生十分的关注。特别是在学习上,我对他要求特别的严  相似文献   

9.
清晨,我在校园里巡查,履行一个值周教师的职责.这时,我来到一年级一班教室外,发现一个小男生站在教室门口,左手提着装有几个小笼包子的塑料袋;右手正把一个小笼包往嘴里送.小男孩站在教室门口吃小笼包挡住了其他孩子进出教室的路,多不好啊!我冲着这个小男孩,吼道:"谁叫你在这儿吃零食,赶快把小笼包扔掉,进教室里读书!"小男孩并不理睬,只顾吃自己手中的小笼包.见此景,我更生气了:"你这个小不点,居然……"正要把这个小男孩往里推时,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张老师来了,见我生气的样子,好像明白了什么?只见他蹲下身,仰着头冲着小男孩微微一笑:"孩子,今天早上没吃早饭,你进教室,在座位上吃好吗?"  相似文献   

10.
李貌  肖艳 《科学咨询》2009,(8):54-54
不经意间看到了一篇微型小说,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报告!" "进来.! 一个脸色如花的女生报告说:"老师,我捡到了一分钱." 老师漫不经心地瞟了她一眼,说:"放桌上吧."小手把硬币放在桌上走了.老师突然发现桌子很脏,就拿起抹布擦起来,用力一弹,硬币就像箭一样落在了门外的水洼里.  相似文献   

11.
一、我的班级我做主 1、班级精神我构建.先给孩子们作了一个充满激情的演说:咱们班是53人共同的班级,它有50个孩子、3位老师(语文、数学、英语)组成,每位都是班级的主人,你们希望咱们班成为怎样?  相似文献   

12.
《领导文萃》2010,(24):116-116
<正>"一步两步三步,好!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父亲这样在教孩子走路,朋友们说他是"开孩子们的玩笑"。父亲却回答:"老兄,这不是开玩笑,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将来在社会上闯荡,全靠这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0,(4):76-76
<正>病西施甲:"我发现,美人儿都是容易得病的。"乙:"哦?何以见得呢?"甲:"这很简单,你只要留心一下报刊和电视的那些广告就不难发现,吃药的都是些美人!"新年过了一个月,父母带着五岁的儿子去拜访一位朋友。见面后,父亲给儿子介绍:"这是王叔叔,给他拜个晚年吧!"儿子立即朝着王叔叔鞠了一个躬,很有礼貌地说:"祝王叔叔晚年快乐!"晚年  相似文献   

14.
黑皮日记本     
这天一早,张县长吃过饭正要去上班,他老爸叫住他:“王局长已经死了七八年了,我却听说这几年你对他的父亲比对我还要孝顺,每周都要安排人往他家送各种营养品.这是怎么回事?今天你要说清楚!” 听到公公发难,张县长的老婆也大声问:“我听说你还对他老婆关怀备至,经常给她买高档化妆品.这是怎么回事?今天你也要说清楚!”  相似文献   

15.
刘渝玲 《科学咨询》2008,(22):21-21
一天一个梦让我醒来一阵后怕,我可能要去接高二年级中的一个班.首次接触这个年级是听同校老师介绍他们在贴吧里的论谈.对于八十年代后、九十年代初的这群顽童,令我内心产生一阵极不舒服,极不愿意接受.可梦还成真了,学校李校长告诉我高三带完,就去接高二年级一个班.  相似文献   

16.
有的是机会     
张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局机关,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大家都说:这小子有前途. 张三和李四竞争科长职务,李四上了.局长拍拍张三的肩说:"你才参加工作不久,没有李四工作经验丰富.别灰心,你非常优秀,以后有的是机会."  相似文献   

17.
王小奇送画     
正王小奇终于答应送画了。张若虚的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那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悦之情,颇有历经艰难困苦终于玉汝于成的感觉。"明天上午,要不要弄一个什么仪式?"李主任小心翼翼地请示。"没有必要。"张若虚想了想,说,"还是照常开会吧。"  相似文献   

18.
张局长是农家出身,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当上了局长,但天天都有来找他办事的人和忙不完的事情,弄得张局长十分疲惫和反感。周日,张局长把电话调成了静音,陪着孩子到公园去玩,正和孩子在草地上躺着的时候,一张笑呵呵的脸出现在他的眼前。张局长赶紧坐起来,气愤地问:"李老板,你怎么来了?"来人笑得更甜了,说:"我一直跟着你,张局长,我们的款项可不能再拖了。"张局长不耐烦地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明天上班的时候找我。"李老板赶紧说:"张局长,不  相似文献   

19.
我是在这里成为一名合法纳税者的,十多岁就到成都读书.来之前,只知道小吃和变脸.尽管听上去是两个不尽相同的东西,但人们却说那都是文化,因为能像成都人那样研究吃、讲究玩,也就是文化了.去了以后我才知道,小吃和变脸,其实是说给外地人听的,成都人最引以为豪的是"散打".在这里的电视和电台里经常播放,叫散打评书,代表人物是李伯清,当地人称散打评书王,自己还有一个场子.前两年去文殊坊,我终于在李伯清书院现场听到李老师亲自讲的好长几段散打评书.大师的表演也让我完全明白成都人喜欢他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生有三个圈: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人人都在这三个"圈"中忙碌,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工作好是生活的本钱,家庭幸福让人感到天伦之乐,广交朋友让人感到社会的温暖.这三个"圈"是紧密关联、相互影响的.走得好,一辈子活得顺心、潇洒;只要其中有一个"圈"走不好,出了问题,就会连累其他"圈子",让人情绪低落,心灰意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