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瞭望》2005,(5):101-102
请问:某企业招用了几十名农民合同制工人,2002年8月,其中5名民工合同到期后没有能与该企业续订劳动合同,处于失业状态。当他们发现与他们一起失业的城镇职工能每月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失业保险金后,也到社保机构申请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社保机构告知,他们原来所在的企业在他们就业时没有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费,也就是没有将支付给他们的工资计入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因此,他们无资格申请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于是,这5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他们原来所在的企业为他们补缴失业保险费,以便他们也能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他们的申请应予支持吗7  相似文献   

2.
严辉 《人才瞭望》2010,(1):43-44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 1.失业保险难以覆盖。失业对农民工的威胁比对城里人更加严重。农民工的收入本来就很低,一旦失业,农民工就会陷入困境。在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下。失业问题对农民工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就业新常态下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构建失业保险基金管理机制、失业保险对象和范围确定机制、失业保险待遇给付和申领机制、失业保险资金使用效率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对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机制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效用,烫平就业问题带来的经济波动,确保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近期,漯河市人社局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听取县区职能部门工作汇报、召开经办人员和企业代表座谈会、实地查看等形式.对全市失业保险工作完成情况、基金管理、扩面征缴、失业人员培训等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初步掌握了全市失业保险工作现状。  相似文献   

5.
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明文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十三五”时期河南省加快构建“三位一体”(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重大课题.为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建设,为上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河南省汝州市人社局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企业、事业单位,走访失业职工并咨询有关市县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用,近日,陕西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的实施意见》,对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的企业,每年可按照不超过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失业保险政策惠企惠民力度越来越大,我们公司成立之后马上就来办理参加失业保险手续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迅泽达方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在了解到失业保险下调了缴费比例、足额缴费满一年后能进行稳岗返还,职工提升技能还能得到补贴,尤其是职工一旦失业后还能解除后顾之忧后,他果断为544名职工办理了参加失业保险手续.  相似文献   

8.
失业保险是旨在为失业人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安排,是在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间建立风险分散机制、追求分配公平的一种社会制度。当前,河南省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出向好的趋势,但发展的不确  相似文献   

9.
潘家永 《人才瞭望》2007,(5):109-109
请问:我是一位农民合同制工人,进城打工已经有3年时间了,最近,所打工的单位经营状况不怎么好,准备与一部分农民工解除劳动合同,我很可能名列其中。像我这样的农民工一般无一技之长,一旦下岗再找工作很难。请问,我一旦下岗失业;能否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10.
1986年我国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维护了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了国民经济的较大比重,企业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企业用工制度产生了根本性变革,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流动性失业群体日益庞大,这个群体也是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主要来源,如何有效利用失业保险制度化解这一难题是社保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人就业,大多数都有失业保险,但并非任何人都可获得失业保险赔偿。要申请赔偿失业的保险福利金,必须: *受雇期间曾买保险;1990年每周入息至少有128加元,或者在同一雇主的机构工作每周至少15小时。 *连续七天无工作和无工  相似文献   

12.
刘冰 《人才瞭望》2017,(1):24-25
2016年,南阳市失业保险管理处围绕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三位一体”的作用,积极支持企业脱困发展做好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企业和职工的好评. 一、加大征缴力度,强化保障生活基础 (一)做好扩面征缴 1.实行目标管理.将扩面征缴目标任务层层分解,逐级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将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企事业单位,加大执法检查稽查督导力度,加强月调度、半年通报和年考评工作,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已参保单位中未参保职工、产业集聚区企业职工的参保缴费工作.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全供事业单位应缴1.2%失业保险费足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失业保险历年累计结余6.2亿元.  相似文献   

13.
信息短波     
编辑潘旭获嘉县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初具规模获嘉县杜会保险制度自1986年建立至今已12个年头、12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初步建起了集养老、工伤、失业于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框架,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养老保险的单位230个,投保职工14000余人,全民企业投保率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101个,投保职工12000余人,全民企业投保率100%;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200余个,人员近万人。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既保障了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又解除了在职职工后顾之忧,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  相似文献   

14.
王爽 《人才瞭望》2016,(21):65-66
2014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 [2014]76号),对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 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的企业,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稳定岗位补贴.稳岗补贴政策规定,在兼并重组、化解产能过剩以及淘汰落后产能期间,可按不超过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以来,开封市人社局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强失业保险费扩面征缴工作。截至2012年12月底,实现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0529万元,首破亿元大关。一是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摸底排查活动,加大宣传范围,督促未参保单位积极参保;二是与劳动保障监察局结合,加大稽核和监察工作力度,确保在保单位的职工应保尽保;三是工作人员分组包户,深入展开清欠工作,使失业保  相似文献   

16.
再就业职业培训的对象主要为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它和职业介绍及失业保险发生直接的关联。因此,这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运转十分重要。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建立职业介绍、职业培训与失业保险三者的机构网络体系。职业介绍是为了达到就业或再就业,这也是职业培训的目的,而这一目的的达到,可说是最积极地解决了“失业保险”。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形成了服务体系网络,法国可说是这方面实施得颇见成效的国家之一。法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形成了政企分离的就业服务机构及自主管理的体制。劳工和社会事务部就业司处于公共就业服务系统的中心地位,具体负责制订和实施就业政策,管理全国就业经费,并负责对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监督。就业服务机构分成三个独立系统:全国就业中心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以及经济形势下的就业压力越发严重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率低、失业率高的情况越发严重.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毕业就是失业的状态成为了现实,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就业大潮中最具开发潜力,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存在.如何做好失业大学生的社会保障一直是我国保险制度在完善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以就业导向为出发点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失业保险的相关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险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也是为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8.
江苏海门市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近日出台了《海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业保险暂行办法》。 《办法》规定的适用对象(1)按国家有关规定撤销、解散和整顿单位中被精减的人员;(2)与单位解除、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按规定需转为社会失业的人员;(3)从国家机关辞职后三个月末能再就业的人员;(4)被单位辞退、除名的人员等。  相似文献   

19.
2013年6月.市失业保险管理处会同局失业保险科、基金审计监督科、纪检监察室等部门分成两个小组.对全市12个县区失业保险市级统筹运行一年半以来的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发现.实施市级统筹以来.多数县区能够按照市级统筹的要求统一参保范围、统一参保标准、统一基金管理和使用、统一业务经办流程,“四个统一”基本落实。  相似文献   

20.
一、存在问题1.管理机构虚缺。从河南省18个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设机构的调查情况来看,全省单独内设失业保险科、履行失业保险行政管理职能的地市级人社局只有9个;将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行政管理职能合并设立养老和失业保险科的地市级人社局有3个;没有设立单独的失业保险科,而将失业保险行政管理职能纳入就业促进办公室来开展工作的地市级人社局有5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