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料卡片》于一九八三年创办,现经批准按期刊出版,全国公开发行。《资料卡片》是一份以摘登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经济学、人材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文章、资料为主的纯资料性半月刊。本刊重资料的宝贵和旨趣的高雅,务使读者以较省的资金和较少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珍奇资料,集之成为一个百科文库。本刊辟有《伟业丰碑》、《最新信息》、《成才先鉴》、《革故鼎新》、《书山指迷》、《学海问津》《列国览胜》、《环球诊闻》、《爱的花瓣》、《美的旋律》、《海外奇谈》、《胜景探幽》、《文艺百家》、《创作入门》、《标新立异》、《妙语惊人》、《说东道西》、《谈古论今》、《智力开  相似文献   

2.
阎长贵  苌江 《百姓生活》2008,(11):24-24
陈斐章从20世纪50年代起,20多年一直在国家计委办公厅工作,参加党组会议作记录,或起草负责人讲话和有关文件等。不久前,他透露毛主席逝世后引起非常轰动的一句话,即"按既定方针办"一语的造成和出现,同他做记录时的失误有关。  相似文献   

3.
昭明太子萧统年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年谱按年记录昭明太子萧统一生的事迹与主要创作活动,在勾稽索隐、考订辩证方面,较之以前的同类著作,如周贞亮《梁昭明太子年谱》等,资料更为丰富,分析更为细密,并对诸如《文选》的成书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英国蓝皮书》是英国政府提交议会两院的外交文件。山东师大历史系的胡滨先生,将《英国蓝皮书》中有关辛亥革命的资料译成中文,题为《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以下简称《选译》),分上、下册,由中华书局于1984年6月出第一版,为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的阅读和研究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5.
政策问答     
《老友》2013,(7):34-34
1.自中组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提高离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和扩大发放范围的通知》(组通字〔2011〕29号)以来,部分《老友》读者来信来电询问文件中"基本离休费"的含义以及"生活补贴"发放方式等问题。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现答复如下:(一)组通字〔2011〕29号文件所称"基本离休费",是指本人离休时计发的基本离休费和离休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离休费之和。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于条支、条支海的考证,大都是根据《史记》及前后《汉书》的记载,把它定在伊朗西南部及伊拉克一带临波斯湾地区。如《辞海》、《辞源》等书的解释都是如此。当然对于《史记》、《汉书》上所指条支国的考释可以根据当时历史而定,但决不能据此而指称唐代记载中有关中亚地区的条支名称也一概附会于《史记》、《汉书》所指的条支国。如冯承钧说:“按条支为古之亚叙利亚(Assyria),李白之时已蜀大食,代宗初立  相似文献   

7.
异文与训校     
一这里说的异文,并非指文字学上常提及的“异文”,如“跬”字,《说文》作“(?)”,《集韵》作“蹞”,而《荀子》作“蹞”之类,这是指汉字记录同一词或词素的不同形体,可称之谓“异体”。而本文所说的异文是指训诂学、校勘学常用之术语。它所包含的内容有:①同书不同版本的异文,如《文心雕龙·徵圣》篇中的同一语段,旧本作“虽欲此言圣,弗可得也”,唐写本则作“虽欲訾圣,弗可得也”。前者曰“此言”,后者曰“訾”。②同书不同篇的异文,如《荀子》中载相关论述的同一语段,《仲尼》篇作“乡方略,审劳佚,畜积,修斗”,而《王霸》篇则作“乡方略,审劳佚,谨畜  相似文献   

8.
从诸多文件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华盛顿协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分析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内容,将“成果导向教育”中的“反向设计”应用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结合校情提出了个性化的课程思政方案:三位一体、双线并行,相互融合。三位一体指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显性思政目标,双线并行指隐性和显性思政齐头并进又相互融合。同时,根据教学目标探讨了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之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伯驹曾经收藏和经手过诸多有关曹雪芹及《红楼梦》的文物,如《楝亭图》《楝亭夜话图》、脂砚、正白旗曹雪芹故居、《海客琴樽图》、"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三多六桥本"《红楼梦》等,并与诸多红学家吴恩裕、周汝昌等多有交往。张伯驹对相关文物、学人、作品的记录、鉴赏、题咏不仅是文物史、文化史上的大事,也是红学史上的重要资料,为红学相关问题的考证、解答提供了必要前提。梳理张伯驹与红学事物、红学问题的相关经历、记述、题咏等资料,对于了解红学史、对于红学研究中资料的使用与辨析都具有重要意义。张伯驹的相关研究也应该引起学界的关注,并成为新的学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有关春秋时代的文献中不时谈到“室”,其中大部分是关于“分其室”、“纳其室”,“兼其室”的记录.这种“室”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这一时期大量出现了“室”?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金文中有“室”,如《羌伯??》铭:“子孙归(父步),其万年日用高于宗室”,而大量关于“室”的记录则在文献中,如《左传》襄公十六年云:“宋公闻之曰:臣也不唯其宗室是暴,大乱宋国之政”.此二例说的都是“宗室”.“室”一般除指房舍之外,或  相似文献   

11.
一 所谓公务员的交接程序,是指一定职位的公务员卸任时依法把职务交给继任的公务员,继任该职位的公务员到任时依法接收该职务的程序。 公务员的交接程序和行政程序法有关,但一般并不规定在行政程序法典中,如:1925年奥地利的《行政手续法》、1946年美国的《行政程序法》、1964年日本的《国家行政运营法案纲要》等等,都不涉及到这种交接程序。在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各国公务员法中,有关交接程序的规定也很少。如:1947年日本的《国家公务员法》、1980年的《联邦德国官员法》等  相似文献   

12.
说明此索引参照《全国报刊资料索引》,西北大学编制的《鲁迅年刊》,扬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编制的《鲁迅研究资料编目索引》,以及收集的有关鲁迅研究专著编制而成。内容包括1949年——1980年鲁迅教育思想研究方面的论文。索引共分四类。第一类是鲁迅的教育思想;第二类是鲁迅的教学活动;第三类是鲁迅与青年;第四类是鲁迅与儿童。其中每一类先按同一内容,后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选自书籍中的论文,先文章名,后  相似文献   

13.
试论鲁迅杂文的体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式一词,最初见之于《文心雕龙》《体性》篇,指的是文章的体裁和样式。对《文心雕龙》深有研究的鲁迅,在《坟》的《题记》开头说自己这一本杂文集中的文章“体式上截然不同”,因为《坟》中除杂感之外,还有论文、演说辞、读书随笔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因此鲁迅所说的“体式”,指的也是文章的体裁和样式。  相似文献   

14.
以《史记》所写人物、事件为题材而改编的戏剧很多,据杨燕起、俞樟华编《史记研究资料索引和论文专著提要》所收的和《史记》有关的戏剧目录统计,就有233部。这些戏剧,对《史记》中所写人物、事件,有的做了改动,有的是稍加改动,而有的几乎完全是照搬《史记》(按《史记》中的情节框架设计结构,把《史记》中人物的语言直接用作唱词或对话)。这种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史记》的内容丰富生动,为后世的戏剧提供了大量的历史题材,二是《史记》中所写的人物、事件有明显的戏剧性特点,易于改编成戏剧。在这两者中,后者更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5.
《宋会要》是根据《实录》、《日历》、《国史》档案等资料按类分编的宋代各种制度,为研究宋史的基本资料。该书原本皆已散失,仅存《永乐大典)辑本。过去对此书编写过各种目录,也发表过一些研究文章,在刊行这本目录的时候,参照有关资料,将《宋会要》的编纂、现存徐松辑本的由来,以及各种目录,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资料大致可分为“成书资料”和“非书资料”两大类:成书资料是指图书、教材、期刊、情报、档案资料等。它是大家所熟知的,也是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而非书资料虽然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也已开始或部分的运用,但这一概念目前尚未被广大群众所了解。“非书资料”是指用音响、形像等方式记录并出版发行的资料,如录音、录象、影视片等。目前国内外对“非书资料”的叫法也不尽相同,如“非书资料”“电教资料”、“视听软件”、“电教软件”等。而我国通常叫“视听资料”和“电教资  相似文献   

17.
《史记》作为一部史学巨著,有大量的民俗资料记载,具有较高的民俗价值。无论是用《史记》来研究汉代民俗,还是从民俗视角来研究《史记》,都具有极高的历史民俗价值。《史记》的民俗内容增添了这部史书的民间色彩,这与司马迁不媚上附合而"成一家之言"的史家著录思想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其眼光向下的民俗观,他自觉走向民间,关注民众,记录并呈现出丰富的的民间文化内涵。现时,对其"民俗"研究尚有一定的开拓空间。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尊老敬老,数千年来一直如此,而健康长寿更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和期盼。寿,按《辞海》的解释,是指寿命,或谓年岁长久之意,亦指老年人。《庄子》写道:“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可见,60岁以上者即可称“寿”。我国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60岁以上的公民称为老年人,一般退休年龄也以此为准。  相似文献   

19.
荣孟源先生写的《再谈李秀成供》(下简称《再谈》)一文中须待商榷的问题,笔者已经在《与荣孟源先生讨论<李秀成供>问题》中作了第一次答辩(简称一论).本文拟进一步和荣先生讨论《再谈》的其他问题。 一、关于“九天所写应有八个间隔”问题 (一)有关间隔的几种说法 《再谈》第三节的标题是“九天所写应有八个间隔”。对于“间隔”,荣先生本人所说。颇不一致。如在《曾国藩所存<李秀成供>稿本考略》(下简称《考略》)第一节,先是指李秀成“每天开首所写”的各小段,后是指李秀成每天写的最后一叶剩下来的空行、空格。而在《再谈》里,又是把“间隔”和“结头处”及撕毁处的上下“接头”等同起来了。  相似文献   

20.
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换句话说,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点的转变过程。一、档案信息化的有益的探索第一,对电子文件有了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电子文件的生成同传统的纸质文件相比较,主要是载体材料和记录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纸质文件大多都是以书写记录或印刷的形式将各类语言、文字、符号等记录在实实在在的物质载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