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我们应当隆重纪念这个胜利。1945年4月24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前夜,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毛泽东认定: “和中外反动派的预料相反,法西斯侵略势力是一定要被打倒的,人民民主势力是一定要胜利的。世界将走向进步,决不是走向反动。  相似文献   

2.
牢记历史经 验振奋民族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张冰心,李凤云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联合国也宣布1995年为“二战死难者国际年”。值此时刻,回顾历史,人们不能忘记法西斯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的空前浩劫,要牢记...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孙秉敏,丁岚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五十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胜利五十年。自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版的有关二战的书刊很多,主要是论述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争,很少叙述中国战...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世界性侵略战争,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在纪念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重温这次大战的历史,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大团结,反对和制止新的世界战争爆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遭受到的最大的一次战争浩劫.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与德、日、意法西斯力量之间的一场大搏斗.在这场关系到世界前途进步或倒退的较量中,各国人民为了战胜最凶恶的法西斯反动力量,在战争中最大限度地运用了各种武装斗争的形式,与法西斯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其中游击战就是发挥了很大作用的较为典型的一种武装斗争形式,本文就游击战在二次大战中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作一阐述,以此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6.
不忘历史着眼未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孟繁融半个多世纪以前,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和金融资本的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德、日、意法西斯发动了本世纪以来最为残酷、最为疯狂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将世界众多的爱好和平和民主的人民推进战争...  相似文献   

7.
钱其琛副总理在陪同江泽民主席参加俄罗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庆典活动后,在回国途中就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钱其琛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早在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就侵占我国东北三省。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爆发了长达八年的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投降时,亚太地区的战争尚未结束,3个多月以后日本宣布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中国战场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仅赢得了中华民族自身的独立,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用历史的事实驳斥了某些史学家贬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中的地位的谬说,证明了中国不仅是打败日本的主力军,而且有力援助了美苏等国的作战。谨以此文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9.
《源流》2015,(4):2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曰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爆发时间最早、历时最长。中国人民抗曰战争坚定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的信心,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据悉,中国将根据惯例并参照各国作法,在北京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包括举行纪念大会、阅兵式、招待会和文艺晚会,习近平主席等中国领导  相似文献   

10.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今天,笔者重新略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法西斯暴行。除纪念之外,还意在“居安思危”,激发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和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人的爱国热忱,为保卫社会主义事业,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履行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在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奋进的伟大征程中,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我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都占有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战斗,打败了骄横一时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妄图灭亡中国,中国驻军奋起抵抗,揭开了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今年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在“炒”风盛行的今天,二战题材的作品自然又多了起来。 二战题材的图书、电影历来是非常吸引人的。按理,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多出版一些有关二战的书籍,这对于开展反对侵略、反对霸权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光荣传统是十分必要、很有意义的。事实上,许许多多有责任心、  相似文献   

14.
半个世纪前结束的,以中、苏、美、英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阵线和世界人民反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斗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战。参战国家和地区有60多个,交战各方动员兵力达11000多万,战火燃及欧、亚、非和大洋洲以及地球上的四大洋。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场空前的灾难和浩劫。军民伤亡达5000余万,财产损失达3200亿美元。其中中国伤亡3500多万,财产损失约1200亿美元。损失惨重,痛定思痛。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为了防止历史重演,为了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很有必要对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们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中国人民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战挫败了日本“北进”的企图,迟滞了日本“南下”的计划,牵制了法西斯国家的勾结,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胜利迄今已是50个年头了。这场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不仅使中华民族百多年来谋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素志如愿以偿,而且也使东方法西斯侵略势力为之崩溃,它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而久远的影响。正确评价抗日战争的历史功绩,这是史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就抗日战争在近代中国反侵略的民族革命斗争中,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居历史地位作以初步探讨,作为对抗战胜利50周年的纪念。 一、在近代中国反侵略的民族革命斗争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扭转中华民族危难命运的历史枢纽,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第一,从民族革命斗争的发展上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由失败走向完全胜利的转折点。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独立的中国被资本主义列强置于“瓜分豆剖,鲸吞蚕食”的悲惨境地。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摆脱民族的危难命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英勇斗争,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纪念活动,以铭记那场战争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不让战争悲剧重演,不让灾难再次降临到人民头上。 但在日本,总有一些人不甘心失败;而铁的战败事实又不得不承认。真是难耐的“精神折磨”!于是,做梦的  相似文献   

18.
前言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全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隆重纪念这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日子。 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以威武不屈、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经过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百多年间,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战胜和消灭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尊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彻底解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现代文学学会举行抗战文学研究反思展望研讨会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青岛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特于1995年9月2日在青岛大学举办了以“抗战文学研究的反思和展望”为主题的小型学术讨论会。与会各位学人分别围绕“抗战文学与...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形势纷繁复杂:霸权问题、战争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腐败问题、色情暴力问题、恐怖活动问题等。这些除了社会制度外,无不与人文主义精神失落有关。既然如此,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重温历史,悉数法西斯暴行,进而召唤人文主义精神复归,渴望人们更趋于理性,世界更趋于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