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4年,对我来说是个不平凡的年头.这一年我接受了开辟处于喜马拉雅山南坡亚热带绝域墨脱县的工作,一干就是16年.那里至今仍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一年中仅有三个月可以通行,故称"孤岛"."孤岛"16年在我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特殊的环境、艰难的生活、繁重的工作,造就我的精神和信念,令我终生难忘.16年中,我含辛茹苦写出了50多万字的日记,现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今天,我很乐意将这段不平常的经历奉赠给读者朋友,如果您能从中得到一点什么,那将是对我这个"老西藏"最大的宽慰.  相似文献   

2.
喜爱什么,想干什么.这是人之常情.我喜爱藏族人民.我想通过电影艺术表现他们,这已经是好几年以前的事了.195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和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制片厂联合摄制一部彩色纪录片《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这是一部反映修筑康藏、青藏两条公路的大型纪录片.我是这部片子里的一个导演.为了拍好片子,前后在西藏工作了近一年.这一年中,我和修筑公路的藏族民工接触的比较多.在接触中,我逐漸地认识了他  相似文献   

3.
焦书记离开俺们快两年了.俺只要一看到那些已经改造好了的地,就想起俺队贫下中农的团结,想起了俺们的焦书记.记得那是一九六三年了.有一次他来到俺队,指着村边那三千亩茅草地说:"小杨,这片地多好呀,为啥不把它翻出来,都让它长庄稼?"我告诉他,这地都是稀糊涂,踩下去就陷到腰杆,翻不动,犁不起,不大好种.他说:"只要党员和贫下中农拧成一股绳,这样的地一定能够种好!"咋样  相似文献   

4.
深圳特区,一片热土.54岁的满族高级记者、《深圳商报》总编辑、特区商报同行称为"总导演"的高兴烈,在特区当报界"老板"已两年多了.高兴烈于1990年9月调《深圳商报》任总编辑.两  相似文献   

5.
一1992年9月8日.满洲里金秋的阳光显得格外慷慨大方,凌晨五点左右就已霞光万道,似乎在为头一遭出国的我壮行.我参加的这个"赴俄罗斯赤塔州经贸旅游考察团"有6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多为西装革履的厂长、经理和金融界人士.也有10多个从事跨国贸易的"国际倒爷",他们衣着随便,每人带着几个大得令人惊叹的行李包.这种包大概是为"国际倒爷"们特制的,足足有一米多高,立在地上似一堵厚厚的墙.包里鼓鼓地塞满了中国货,一个包可以开成一个小百货铺或一个小服装店.与他们相比,我们这些平日里自认为有点身份的人,羞羞答答地要做一次"准倒爷",人人武装,全身披挂,背上背的、手上提的都是大包小包,唯恐少了.  相似文献   

6.
临近中午了,我登车直奔孩子的奶奶家,去接下午没课的儿子.婆婆一人在家,已备好了饭菜,只等放学归来的孩子们吃饭.一大一小两个"呼拉圈"搁在门厅,挺惹眼的.我问婆婆,儿子这两天玩"呼拉圈"玩得怎么样了?婆婆先是挺喜兴,旋即又满脸的愁容,"这几天,刚刚放学回来就念叨,说等我妈来了,再买一个.我说他,他全听不进去.唉,满街筒子都是'呼拉圈',他老是跟别的孩子比呀!"我淡然一笑,没再说话.楼道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门敞开了条缝.儿子扮了个鬼脸儿,"妈妈!"一声稚嫩的童音冲入了我的耳鼓.我忙起身开门,儿子却已一头撞了进来,扑进我怀里."妈妈,抱抱……"儿子撒娇地扭动着胖乎乎的身体,兀自摇头晃脑,一双清澈的明眸像闪动的黑宝  相似文献   

7.
我叫赵惠珍.22年前,我还是上海城里一个17岁的天真娇嫩的小姑娘;现在,我却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鄂伦春村妇.22年来,我把自己的汗水洒进黑龙江边的那片土地,把命运与那里善良勤劳的人们联在了一起.1969年,一声长长的汽笛,结束了我的少女梦,带着"两种准备"的"一颗红心",来到了在我心中既神奇又模糊的黑龙江.在偏远的逊克县,我平生第一次认识了麦苗、豆苗,第一次看到了黑龙江的流水.那成片成片的麦苗好绿好绿呀,比上海的大草坪不知要大多少倍;那滚滚的黑龙江水好清好清呀,比黄埔江的水还要清澈.那里的人们,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是  相似文献   

8.
能够跟藏学研究这个领域产生交集,是我人生和学术经历中宝贵的机缘.1996年夏天,我受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格勒研究员邀请,参加由他主持的国家"九五"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西藏及其他藏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的一名成员.当年夏天,我随课题组成员一起赴西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我所在的调查小组成员包括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何国强博士、四川大学李涛博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次仁央宗、达哇才仁和龙西江.  相似文献   

9.
一、李亦园先生的"告诫":忌在多个领域同时发力 1993年长江三峡工程启动,"国务院三峡办"文物保护规划组(挂靠中国历史博物馆,俞伟超馆长任组长)委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持长江三峡库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工作,此为整个三峡文物保护规划工作的一部分.②1996年保护规划方案初稿完成之后,庄孔韶先生邀请李亦园夫妇、庄英章夫妇来三峡现场考察,一是指导规划文本的修改和提升,二是研讨在三峡地区结合文物保护工作如何开展多学科合作.我作为规划文本的执笔人,全程陪同李先生和庄先生从武汉到重庆进行近两周的考察,有机会向两位前辈求教如何兼容多学科视角、如何进行田野、如何发现新的前沿性课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祖濂,白族,1961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物理系无线电专业.20多年后,却当上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开发公司的副总经理.舍弃了心爱的专业,他怎么说?)我大学刚毕业,就同伙伴们搞起了科研.其中一项"标准电容传声器",获得了国家新技术开发三等奖.可还没等搞出更多的名堂,1971年"一号通令"将我"发配"四川大邑.携家带口在四川计量分院一"扎"就是8年.就在这艰苦的8年里,我先后主持研制了  相似文献   

11.
你歌没有我歌多,我歌共有三支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刚刚唱完一支牛耳朵.这是我家乡看牛孩子唱歌比赛时一首四句头山歌,健康、快乐、还有点谐趣,唱时听来真是彼此开心.原来作者是苗族还是汉人,可无从知道,因为同样的好山歌,流行在苗族自治州十县实在太多了.凡是到过中南兄弟民族地区住过一阵的人,最容易保留到印象中的有两件事:即"爱美"和"热情"."爱美"表现于妇女的装束方面特别显著.使用的材料,尽管不过是一般木机深色的土布,或格子花、或墨蓝浅绿、袖口裤脚多采用几道杂彩美丽的边缘,有的是别出心裁的刺绣,有的只是用普通印花布零料剪裁拼凑,加上个别有风格的绣花围裙,一条手织花腰带,穿上身就给人一种健康、朴素、异常动人  相似文献   

12.
一、我与《中国藏学》的缘分《中国藏学》 1988年2月创刊.此前1986年10月,由廖祖桂总编和我一起拟出发刊词稿备用,其中谈到"崇实与求新"将是本刊的特色.20多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现在《中国藏学》发刊已经满100期,在编辑和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特色得到了充分发扬.漫长的时间内,刊物为藏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之多,在国内外藏学界所起的影响之大,有目共睹,让人感到欣幸和快慰.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京都,我与乞丐住到了一起我到日本,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1967年,我出生在大连市一知识分子家庭,爷爷是东北财经学院的教授,在家我是独子。那时我们家过得幸福美满。八十年代初,母亲托关系由一名英语教师调到了一家旅行公司当翻译。1985年,即我读高二的那一年春天,家里发生了"急风骤雨"。母亲闹着要与父亲离婚。那次离婚离得好艰难,整整拖了两年多。父亲很爱母亲,每次一提到离婚,父亲就脸色青白,有好几次,父亲都晕倒在房间里。那一年,爷爷又病故了。我的精神几乎崩溃,我哪里受过如此之重的打击!但在第二年参加高考时,我凭着扎实的功底,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最后,母亲去了加拿大,过上了另一种生活。可这以后,遭受过离婚打击的父亲却似乎变得坚强起来。我决心以优异的成绩与辉煌来报答我的父亲,以减少他心灵的创伤。  相似文献   

14.
"我似乎发现了生活以外的世界……"蓝天、白云、绿草地、红太阳……色彩绚丽的景色象一幅幅油画在我眼前掠过.登上火车,我和剑剑——两位北京大学的学生赴藏的社会实践活动便开始了.青海民族学院是西宁市内古典和民族风味最浓的建筑之一.我们很容易在附近找到了扎西家.开门的是一位高个中年男子,一张当地人特有的黧黑色的脸孔,消瘦中带着刚毅,和蔼而又有点威严.他就是扎西.听说我们是他儿子拉加的朋友,他很热情地接待了我  相似文献   

15.
大学毕业后,我在广西资源县工作和生活了八年半。回想起人生中这一段岁月,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文化大革命"第三年,工宣队进驻北大,迅速把两届毕业生分配掉。据说广西当时的负责人向中央要了大批毕  相似文献   

16.
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活》这本书我保存了60年,学习了60年,实践了60年,可以说是我从事美术工作以来,用了一辈子的思想武器,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中解决文艺问题的最有权威性的经典著作。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对此我体会很深。"讲话"一开始是引言,是1942年5月2日讲的,引言中指出:"中国民族解放斗争有各种战线,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文化军队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引言中还提到:"文艺要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什么问题应解决的呢?……就是立场问题、  相似文献   

17.
阿里巴大爷     
八月里的一天,我出差到兰新铁路的一个车站,碰到阔别一年多的工人,他们告诉了我阿里巴大爷的故事.……阿里巴大爷还在铁路刚修筑的时候,就常常领着他的小孙子到跌路上来玩,伸手摸摸钢轨、摸摸火车头,高兴地说:"我这辈子能看到火车,真算好福气哩!"自从这里建了车站,他很快就跟站上的工人搞熟了,他爱  相似文献   

18.
情意(散文)     
也怪事,遇到生人每每被猜中:"你肯定是回民."是的,我挺自豪.与我妈住对门的张大娘今年快八十了,比我妈大两三岁.据说是当小媳妇时跟着男人一路讨饭从山东来到本溪煤窑落脚,住在那低矮破旧还是当年"小鬼子"盖的民宅里.这对门的房子盖得贼缺德,近得脸碰鼻子.我们两家住对门四十多年,竟好得跟一家人似的.一步迈过来,两步跨过去,天天如此年年如此,或祖宗三代,或柴米油盐,或时事新闻,或儿女亲情,那  相似文献   

19.
正1996年的秋天,是北京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但是我却感到有几分"寒意",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北京积水潭医院那深深的后院——高干病房,探视正在那里住院的东噶仁波切(dung dkav blo bzang vphring legs)。进病房一看,有他儿子晋美(vjigs med)陪伴在身边。呀!几年没见,他可瘦多了,脸色发黄,嘴唇发乌,但眼睛还是那么炯炯有神,手里正拿着笔在卡片上写字。见我进屋,连忙放下手中的笔,笑脸相迎。我们有好几年没见面了,两双手紧紧相握,我还没来得及开口,他就主动地告诉我说:"近年来总是  相似文献   

20.
正"假如我是一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假如我是一名信教群众,假如……我最需要得到民宗部门什么样的服务?"在湖北襄阳,这是民宗部门干部在工作中常常要自问上几遍的问题。2013年6月,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积极推进"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襄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