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回族研究》2012,(4):90
《回族文学》是中国唯一以"回族"命名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双月刊。该刊具有鲜明的民族风貌,文学性与文化性并重,并开辟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栏目。如推介优秀回族作家的"回族作家之窗",转载国内回族及有关作家和学者优秀作品的"佳作选萃",介绍知名回族人物的"回族人物",深入反映回族历史与文  相似文献   

3.
半个世纪来,回族民间舞蹈艺术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舞蹈体系,随着时代发展,思想的解放,回族民间舞蹈冲破了一些宗教戒律,展示了当代回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征。本文以回族舞蹈作品《踩点点》为例,在编舞技法、舞蹈语汇、舞蹈音乐、舞蹈服饰等方面分析了现代回族舞蹈的创新思路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半个世纪来,回族民间舞蹈艺术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舞蹈体系,随着时代发展,思想的解放,回族民间舞蹈冲破了一些宗教戒律,展示了当代回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征.本文以回族舞蹈作品《踩点点》为例,在编舞技法、舞蹈语汇、舞蹈音乐、舞蹈服饰等方面分析了现代回族舞蹈的创新思路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回族文学》2014年第6期,正值这本创刊于1979年的文学期刊创刊200期。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的发展史,至今已有100余年。先后经历了民国、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期间出现的各类文学期刊名目繁多,此起彼伏,但是像《小说月报》这类历经百年而不衰的老牌文学期刊寥寥无几。兴起于一时,终因各种原因昙花一现的文学期刊不在少数。再看百年来的回族报刊史,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回族自进入20世纪以来,就在世人眼中表现出有声有色的民族报刊业创办史。比如,早在清  相似文献   

6.
《中国回族文学通史》对一千多年来回族民间文学、作家文学的整体历史进行了深度描摹。它以独特的编撰范式成为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的典范,对民族文学史建设工程具有启示性。它对回族文学的文化阐释,尤其是对回族文化心理的研究,具有民族志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回族研究》50期看近13年来的回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回族研究》创刊13年来所发文章作了详细的量化分析,从作者队伍、年龄结构、地区分布、文章内容所涉及学科等多个方面,讨论了刊物在回族学研究领域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它在国内学术界产生的影响;并附带回顾了13年来回族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就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思考,以期对今后的回族学研究起到某种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第一部研究回族文化的专著,《黑龙江回族文化》具有如下四个特色,即资料翔实、突出特色、以图释文和彰显现代;通过深挖黑龙江回族文化的特质内涵,对我们深刻把握黑龙江省10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实现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互通共融无疑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宁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中国回族文学通史》(四卷五册)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出版后,2015年4月2日,由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杂志社、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  相似文献   

10.
11.
何志明  穆萨 《回族研究》2011,(2):131-132
地区回族史研究,既是回族史研究范围的扩大,又是内容的丰富和深化。没有地区回族史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充实,整体的中国回族史研究是难以提高的。"由于回族居住的分散,有回族居住的地方就有回族的历史。如果地方回族写出的多了,回族史的资料就丰富了,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的,其研究的单位并不是单个的人,而是群体,即它主要研究不同人群的文化特点。欧洲大陆的学术界将人类学(Anthropology)称为“Ethnology”,其本意是指研究“各种不同的人群”,而汉文将其翻译成“民族学”,并不完全准确。“Ethnic”有“民族”的意义,但又不等同于现代汉语的“民族”。其实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人不是仅以民族为单位,而是以各种不同的人群为单位。这个“人群”可以是一个民族,也可以是以职业、地域、年龄、宗教信仰、性别等的不同而划分的不同的人群,所以如果我们将“Ethnology”翻译成“人群学”或许更贴切一…  相似文献   

13.
14.
回族古籍语言特色显明、种类齐全、内涵丰富、分布广泛且与中国传统古籍、伊斯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据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回族古籍的文化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史料价值、社会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并对编纂《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回族卷》的意义进行了探讨,以引起学术界对收集、整理、研究回族古籍的进一步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回族研究》2012,(4):50
由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王平博士著的《临夏八坊:一个传统与现代回族社区的建构》一书,于2012年2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研究基点在于增进传统与现代之间,民族与国家以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对话和理解以及由此基  相似文献   

16.
从《回部公牍》看民国前期回族的政治参与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部公牍》是民国时期李谦所保存的部分回族团体和个人关于回族政治权益要求书牍的汇编,它主要反映了民国前期回族政治参与活动的一些情况。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民国前期中国社会政治的特点,以及各民族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晶 《回族研究》2012,(2):70-72
最近翻阅宁夏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整理出版的《月华》杂志,在1931年《月华》第4卷10—12期中,发现马坚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期间写给马福祥的一封信。从这封信可以看出,一个学习伊斯兰文化的青年对回族风云人物马福祥的崇敬与爱戴,而这与马福祥在有生之年一直关心、支持回族教育是  相似文献   

18.
《创建穆民总教院表》成书于宣统元年(1909年),出自我国近代伊斯兰教著名学者杨敬修(1870~1952)之手,文中疾呼中国穆斯林有识之士发扬爱国爱教传统,集资办学,以振兴回族文化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振聋发馈,反映出当时回族知识分子实现近代化的强烈愿望。资料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试对杜氏著作做一简要评述并对回族研究的人类学方法进行讨论。认为“回族研究”是对回族的“人”和“文化”的研究,是对“今天的人和文化”(现实社区)进行共时的研究,但也不应忽视对“昨天的人和文化”进行历时的分析。由于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外国学者对回族的人类学研究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先天性”问题──无论是参与观察中对回族文化的难以“进入”还是对回族的文化解读都“洋溢”着研究者本身的文化气息。在对杜氏的“社会身份”及由此产生的“文化成见”进行简单商榷的同时,笔者也隐约感觉到国内外回族学界似都有检讨自己的必要,即研究者自己的社会身份对他的研究有何影响?他在多大程度上“进入”了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