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水景观只有注入文化内涵,才更有魅力,才更能展示水的个性。城市水景观是城市特色和地方精神的代表、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体现、是城市历史文化教育的载体。目前,在城市水景观的营造中还存在着整体规划不够、内涵解读不够、特色表达不够等不足。在塑造城市水景观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规划中注入更多文化内涵、在设计中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在建设中演绎城市个性特色等路径,来发掘城市水景观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的品位。  相似文献   

2.
在景观设计中处理好历史文脉的表现形式,是解决城市滨水景观模式化、雷同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开封水系二期工程为例,运用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梳理历史文化脉络,提取文脉符号进行更新应用,以更好地把握设计主题和尺度,为打造城市特色滨水景观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重庆南滨路的景观空间构成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塑造滨水景观的经验与方法。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空间的设计需尊重其地域特色,挖掘与延伸城市历史文化,在此基础上处理好景观空间的各个构成要素,打造环境宜人、内涵丰富的优质景观。  相似文献   

4.
龙子湖大学城以水为空间造景的核心,分析水景观与水文化之间的关系,从水文化角度阐述对水景观从环境到意境的认知。以龙子湖大学城的滨水景观为例,探讨城市水景观文化的构建要素,提出人水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是解决城市水生态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城市水体受损的严重现状,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对国内外城市受损水体的修复和水景观营造的重要理论及实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工程角度、生态角度详细探讨国内外城市受损水体修复理论与技术,总结了整合水系结构、恢复水体生态、组织水上交通、保护历史文脉、传承水文化等专业化城市水景观营造方法。在城市水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应该注重景观风貌的营造、水文化的再现和滨水空间的营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景观色彩规划存在着无序、混乱、粗糙等问题,文章从风格学、地域主义、社会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中国城市色彩规划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文章强调城市色彩规划应和谐运用色彩、光、材质,以自然基础环境为骨架,通过行政的引导和新市民文化的影响,从而创造符合中国时代特色的舒适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7.
城市滨水景观建设是建立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人们对滨水景观和人居环境建设意识的提高,滨水景观的组织和塑造显得越发重要。通过对滨水景观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分析地域性滨水景观的重要性,发现滨水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对策,以促使地域性滨水区在景观环境中发挥最大效能,创造和谐的室外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8.
滨水城市桥梁景观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滨水城市桥梁景观存在的主要缺陷 ,分析了桥梁的多元属性及桥梁景观的形态特征 ,并从环境艺术角度探讨了塑造滨水城市桥梁景观的原则和手法  相似文献   

9.
从德波提出的“景观社会”出发,讨论“规划脱节”现象——现实的空间建设未达成规划的目标或不符合规划的内容。研究认为,规划并不是单一地指向空间的实施,它还能打造景观社会,即生产全社会对于未来发展与增长的共识;打造景观社会能够使城市开发顺利进行,但也容易造成空间开发与规划内容的相互分离。以B镇的个案为例,阐述政府、开发商等行动者利用规划的时空特性生产新城意象和制造景观社会。新城景观带来了村民对于增长的欲望、塑造了他们的城市化观念和区域意识,进而激发其对城市空间的投资和消费。对规划作为城市开发的技术工具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
探讨视觉思维与城市景观建设的相互关系,以及其综合效果对观察者的影响作用,结合沈阳城市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与建筑特色,对当前沈阳的城市景观建设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结合城市历史与文化发展特点,划分不同城市景观建设区域,保留城市历史发展脉络,并以此凸显沈阳工业历史与文化城市的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1.
景观大道往往地处入城口岸、重要地段,自然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特色的主要窗口之一,是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反映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景观大道沿线景观应在深入分析项目背景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地区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特征等地域风格,进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以秦皇岛高速公路东出口至北环路"秦皇大道"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城市景观大道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思路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中国城市景观大道规划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景观的塑造在对文化传统的表达方面主要体现为对传统形式的借鉴与继承.在对杭州江滨林阴公园的规划构思中,力求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以钱塘江观潮为主题,以历史典故和咏潮古诗为依托,结合现代城市滨河绿地设计理念,再现钱塘江"潮"文化,创造出城市的特色空间.  相似文献   

13.
城市滨水风光带建设已成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衡阳市湘江滨水风光带景观建设的基本优化方案为:显山露水,建设浑然一体的景观带;合理规划,形成优美的景观轮廓线;挖掘文化,建设本土式园林景观群;以人为本,建设多元化沿江休闲区;丰富水景,增添滨水休闲区的活力;量化资源,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龙岩市紧紧围绕现代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精髓有机结合的原则规划绿地系统,但也表现出一些不足,比如:缺乏从整体上对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系统建设的把握,地域文化传承虽提出了总体的思路与方向,但规划方案相对简单,未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对于当地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较弱。因此,应该顺应自然山水,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系统规划,以山水为体,文化为魂,承扬地域景观特色,以更好地完善和深化龙岩市绿地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5.
以合肥市城市建设为例,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出发,思考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与生态资源、城市与人三个方面问题,认为在城市建设中,应多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生态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城市景观建设以人为本,探索如何构建和谐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滨水景观意象分析、城市色彩意象分析与人文意象分析,初步探求出在江南城市滨水景观中应该将斑块、廊道与城市色彩在设计中灵活运用并加以整体规划,达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美化城市景观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城市绿地规划和城市绿地建设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阐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发展及其景观生态学特征,研究基于景观生态学“斑块一廊道一基质”理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就其规划原则、内容、步骤等做探讨。并结合南宁市“绿城”建设实例,对其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对当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滨水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的文化景观,代表着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结合大凌河朝阳市区段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的实践,提出了滨水景观设计要注重整体生态效益和效果;要通过景观设计语言来延承历史文脉。体现出地域特色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泰安是位于泰山脚下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与设计具有代表城市特色的植物景观对提高城市建设的水平,改进城市景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地带性植物为基础,结合泰山文化传统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绿地系统规划,倡导群落式植物配置方式,创造适宜于城市发展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分析,结合湖南地理形态特征,提出了以山水文化营造湖南城市特色的新思路;对当前城市特色丧失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立足湖南本土,提出了构建湖南山水文化特色景观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