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财富观有着从主体维度去看待财富,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人的发展服务的理论精髓。依循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客体关系与社会一个人关系的双重维度的理论路径,重申马克思财富观的主体向度,并在此基础上审视马克思财富观的哲学价值及其当代意义,对我们从哲学的视野、人的视角去理解当代的财富现象与财富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主客体是双向逆反建构的关系,在主体走向客体的同时,客体也走向主体。主体走向客体实际上是一种审美的过程,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去阐释:文学写作首先要求作者有很强的审美感受能力;文学写作活动关注的是客体的审美属性;审美属性使文学写作中的客体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色彩。  相似文献   

3.
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从抽象角度出发总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将其具体化则容易得多。价值属性亦如此。从大量具体的价值现象出发,可以看出,价值既不是主体的孤立属性,也不是客体的孤立属性,而是主客体以一定方式相互作用表现出的整体特性。具体的主体、客体、确定的主体目的与主客体相互作用方式四要素构成的价值关系整体,是价值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解读工程实践和工程哲学的关键。在工程实践中,主体是多重主体,客体也是多重客体,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理解工程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的关键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虚拟技术中的主客体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虚拟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人类哲学思想和观念的巨大变革 ,主客体的关系问题便是其中之一。这里就虚拟技术带来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认为虚拟客体的本质是实际上的实在 ,而不是可能性的或真实的实在 ,并在赛伯空间中展开它的广延性。虚拟客体在一个特殊环境中通过显现或远程显现让主体产生感觉性的存在 ,主体在完全的沉浸感中理解虚拟客体。因此 ,虚拟客体具有海德格尔意义上的被抛实在论 ,主体的理解和表达则是吉布逊的投射性质。在虚拟技术中主客体关系处于一种不可分的状态下  相似文献   

6.
学报主体视野论郝丹立(四川教育学院学报)“主体视野”是相对于“客体需求”而言的概念。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由于社会分工日趋复杂,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形成了纷繁交织的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对方的需求就同主体自身求发展的意愿一起,形成主体所...  相似文献   

7.
价值论视野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价值论视野中,教育与技术之间其实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价值的主体和客体,然后通过探讨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来把握教育与技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术界有以下几种看法:(一)主客体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组成部分。1.思维与存在的矛盾同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同时产生和存在,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没有主客体关系,既说明不了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也说明不了存在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2.思维与存在关系既是把握主客体关系的基础,又要靠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来充实和深化。通过对主客体关系的不同理解,使不同的认识路线具体化和深化。3.恩格斯从未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只有一个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他常把精神与物质关系同人与自然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放在一起加以阐述。4.思维要反映或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必须正确处理主客体关系。离开主客体关系,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第二方面问题是空洞的。5.主客体关系问题历来为  相似文献   

9.
皮亚杰关于主客体问题的认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杰从个体发生的角度表述主客体的关系,阐明认识始于主客体的分化,“活动”在主客体分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客体是由主体建构成的,主体对客体的建构是一个无限的发展过程,揭示出个体认识发生以及主体能动性的微观机制和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皮亚杰对主客体关系认识的新贡献杨宁主体和客体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认识史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而展开其内容。”①因此,从根本上来讲,人类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是人类认识史的一个核心内容。一般认为,哲学认识史的实际过程,是从客体入手,进而...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主体和客体的科学规定探讨主客体的价值关系,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揭示主体、客体的科学规定。关于主客体的规定,哲学界一直存在着分歧。有的同志认为,客体是指整个物质世界,主体是指有意识、能思维的人,主客体关  相似文献   

12.
实践本体论的关系性与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本体论是以自然本体论作为不言自明的前提的社会本体论,即阐明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是社会实践的存在论。实践美学以实践本体论为本体论基础,把实践美学推进到新的阶段。实践是一种关系性哲学范畴,它超越了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形而上学视野,消解了主体和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主体和客体、主体和主体、客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之中探讨美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使得美学成为了关于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科学,在人对现实审美关系之中来把握美和审美,因此,美和审美就是在社会实践之中生成的关系属性和价值属性以及自由创造。实践的关系性也就是 “间性”,但是,它全面地包括“主客体间性”、“主体间性”、“客体间性”,它们全面地生成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及其审美。  相似文献   

13.
人们多从伦理学或美学、艺术角度论及真善美的统一。本文试从哲学角度,即从一般主客体的关系出发分析这一问题。从主客体的关系看,真是主体认识与客体的符合,主体求真的活动即是主体认识真理的过程。善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客体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对主体有益,即为善。主体求善的活动即是主体改造客体,使之符合主体需要的实践活动。美是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主体求美  相似文献   

14.
认识和描述艺术活动(包括创作和欣赏,尤其是创作)中的主体状态,是艺术美学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可以把艺术活动中的主体状态(即在主体意识中所发生的)描述为一种观看状态。从这个概念入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主体的所作所为,恰当地理解艺术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真实关系,以及艺术现象中存在的一系列悖论。观看是由视点发出的。视点通过提出问题,将自己交给视野,由视野去展开其内在的可能性。而视野在展开所见的同时,也构筑了一条地平线,使所见具有秩序,得以理解。视点既在又不在的特点,导致了观看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理解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这是近二十年来学术界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从客体方面来理解,而忽视了从主体、从人的活动方面来简释。只有从共时态的主客体的双向运动和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中把握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才能避免把社会历史规律绝对化、简单化和偶像化,才能理解社会历史规律是可以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改变和消灭的。  相似文献   

16.
探讨生产力问题要结合各交叉学科,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把人作为自然社会之真正的主体,从主体能动性、主客体相互作用及对立统一中理解生产力;要把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多层次多方面认识把握生产力的规律,更好地促进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发展;要把生产力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注重现实生产力的特征及对生产力内容的丰富和发展.由此出发,生产力应理解为主体开发利用客体并协调主体客体使其共同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的价值有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之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形态,两者是有区别的.原因在于两者的主体不同.社会价值的主体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可以简称为社会主体;自我价值的主体是自己个人,可以简称为自我主体.前者是作为客体的人同社会主体的效用关系,后者是作为客体的人同自我主体的效用关系.当人同外部自然界发生价值关系时,外部自然界是纯粹的客体,人是纯粹的主体.当人同自身发生价值关系时,主体和客体就都由自己来承担.作为人自身的主客体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个性     
1.关于个性的哲学理解人和人的个性都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哲学所理解的个性同其他学科(例如心理学)所理解的个性应当有所不同。当代的心理学家通常把个性理解为:使这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一生理特征的有机结合,并从个体心理过程去探讨个体的作为心理特征的个性的形成。在个性问题上哲学思维区别于心理学之处在于:它应当从把握普遍性的角度去关注特殊,所以哲学把人的个性理解为主体性的个体表现。个性是个体主体性的论证: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转化为自己意识的对象,实现了主体向客体的转化。人通过这一主客体分化而使自己二重化,使实践活动表现为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辩证运动:人的本质力量向客体存在形式的转化(对象化)客体、客观对象(包括前人活动成果)向主体活动形式转化,使主体获得新的素质、特征和能力(非对象化)。  相似文献   

19.
主体、客体及二者相互关系的问题,是在实践中发生的问题。主客体问题本质上是个实践的问题。主、客体及二者的关系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实践.主体客体只存在于社会实践中,社会实践是主客体相互关系的现实载体。一、主体、客体及主客体关系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实践在人类产生以前,既没有什么主体,也没有什么客体。那时的自然界就是整个世界,各种现象都是自然的、自在的。即是说,各种现象及其变化、发展,只受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即自然的规律支配,是盲目的、自发的力量在起作用,绝无意识性、目的性。种种现象的相互联系、相…  相似文献   

20.
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主客体关系模式与人学模式没有实质性区别。“人”与“主体”不等值并不意味着主体拒斥人。主客体关系模式的合理性在于突出了“价值在关系中确定”这一基本观点,并且允许把价值关系推广到人之外。但是与主客体关系模式有关的“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概念却是含混的、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