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对广西10个县新修地方志中的人口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以1959~1961年的人口数据为分析重点,结果发现,两套县级人口数据资料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工”,其意为以数据处理的方式来降低这3年的灾情。  相似文献   

2.
1958~1962年四川省人口死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运用人口普查资料及新修地方志所载数据,对1958-1962年间四川省各地人口的非正常死亡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在这几年中,四川全省非正常死亡人口多达940万,占灾前全省人口总数的13%。  相似文献   

3.
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我国非正常死亡3000万人是个值得商榷的观点,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考量和原因分析.文章以1955 ~1957年平均死亡人口作为基准,结合1953~1964年死亡漏报及其纠正的状况,可以估算出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约为400 ~ 500万人.非正常死亡人口在分布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结构、年龄结构以及性别结构上的差异.此外,造成大量非正常死亡的原因非常复杂,难以从单一的因果关系中寻求答案.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批非正常死亡人口是以饥饿死亡类型为主、其他死亡类型为次;以抗灾能力不强引起为主、以地方救灾失误引起为次.尽管非正常死亡几百万人的教训值得反思,但不能抹杀中国政府应对饥荒所做的努力及其取得的成效,更不能借此上纲上线,意图否定新中国前30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文清  韦薇 《南方人口》2004,19(4):52-56
文章以实际调查的 4 40例农村人口非正常死亡数据为依据 ,分析了农村人口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方式和原因 ,非正常死亡人群的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等特征。意在探讨建立有效机制 ,遏止不断上升的农村人口非正常死亡趋势。  相似文献   

5.
张敏  陈锐  李宁秀 《西北人口》2009,30(3):88-91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2000年和2005年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地区间老龄人口死亡的公平性,并对其可能的社会决定因素进行讨论。方法:应用标准化集中曲线和集中指数对中国老龄人口在地区水平的死亡不平等进行测量。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结果:2000年和2005年。中国老龄人口总的死亡集中指数分别为-0.028和-0.022。按性别计算的老龄人口死亡集中指数2000年为-0.032(女性)和-0.020(男性),2005年为-0.022(女性)和-0.020(男性)。结论:在中国,尽管老龄人口死亡略微向低社会经济状况的地区集中,但其集中程度并不强。提示中国老龄人口死亡在地区水平上具有较好的公平性。而且,老龄人口死亡微弱的集中有消弱的趋势.这主要归功于老龄女性死亡不平等的减少。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中国人口死亡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章利用1982~2000年间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死亡数据及1989、1995和2000年卫生登记死亡数据,用人口因素分解方法研究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死亡水平性别差异的变化趋势、年龄别死亡率性别差异对男女出生期望寿命差异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比较了各种年龄-死因别死亡率的性别差导对出生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影响。主要结论是中国近20年来女性死亡水平低于男性的趋势在逐渐扩大,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在于年龄别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动差异。  相似文献   

7.
8.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各民族人口的死亡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及各民族不同的人口规模,提出了计算年龄组死亡率的不同方法,由此得到了各民族在20世纪90年代末关于人口死亡的指标。计算结果显示,从总体上说,中国各民族与10年前相比,死亡力有所下降,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如女性婴儿死亡率高于男性的民族数增加,一些民族至今还保持着较高的死亡力。另外,对死亡变化出现异常的情况,本文从死亡的随机误差作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西部民族地区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的8个省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63.41%。受到这些地区本身历史的、自然的、民族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人口状况也表现为与中国中、东部很大的不同,具有自身显著的独特性。本文通过对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和有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对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口变动以及自然增长状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当前 ,在人口死亡现象和研究方面有一些新的内容值得注意 :(1 )人口寿命的延长趋势。发达国家的人口寿命增加的幅度虽然很小 ,但还有所增加 ,人口寿命增长是否有极限 ?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寿命一度增加很快 ,但现在已放慢了速度。今后世界人口的寿命将如何变化 ?(2 )从人口死亡到人口健康的研究。随着人的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 ,不健康的人群绝对数和占全部人口的相对比例也增大。人们对生命质量的关心 ,呼唤着对人口健康研究的重视。 (3 )环境对人口健康 ,人口死亡的影响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人们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导致了自然环境的破坏 ,已危及到人类的自身的生存。环境公害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几乎无人能够幸免。 (4 )“安乐死”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 ,自然死亡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结束生命的唯一合理形式。这个理念现在受到了挑战。关于安乐死是否合理牵涉到现存的人性、伦理、道德和法律等诸多方面 ,要判断是非 ,可说是世界上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人口管理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而人口变动也是近几十年以来最显著的现象之一。一方面,人口变动推动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另一方面,市场化变革要求中国的人口管理模式从计划经济下的他律型人口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下的自律型人口管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人口流迁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利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相关资料,考察了抗战时期中国人口流迁情况。作者认为,抗战期间人口流迁大致可分为“九一八”事变后、全面抗战初期、全面抗战中后期3个阶段。流迁人口数量随战局发展变化而波动,在日军战略进攻阶段,因大片领土的丧失,流迁人口就多;在战略相持阶段,流迁人口则相对较少,变化比较平稳。抗战时期流迁人口主要分布于西南和西北大后方、省内或邻省安全区、租界与港澳地区、抗日根据地、东北及沦陷区城市等地。  相似文献   

13.
李婷 《人口研究》2002,26(5):74-76
20 0 2年 6月 1 1日 ,由中国人口报社发起 ,中国人口报社、中国人口学会主办 ,江苏省计生委、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现代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家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出席并作了讲话。第五届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宏规、田雪原 ,副会长邬沧萍、张纯元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北京大学人口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所、上海复旦大学人口所和宣传部、南开大学人口所、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中山大学人口所、浙江大学人口所、厦门大学人口所、武汉大学人口所、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所、辽宁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口项目实施的效果与宏观政策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希哲  李静 《人口研究》2002,26(5):6-13
中国生育率变动的曲折有政策的原因 ,但更与政策实施的宏观环境有关 ,或者说我国人口政策对人口转变的作用随着外部政策实施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此分析中国生育率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计划生育在不同实施阶段的整体外部环境的变化 ,一种有效的社会政策除了其本身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以外 ,对政策执行环境和政策实施手段的充分考虑是必不可少的。我国 2 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独生子女政策”的提出和实行正是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The impact of annual variations in prices,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on annual fluctuations in age-specific and disease-specific mortality is examined for London from 1670 to 1830.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deaths in London in the middle and older age groups tended to increase when grain prices were high. Increases in deaths among the elderly are associated with unusually cold winters and unusually warm summers. High grain prices tend to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epidemic diseases, while endemic diseases appear to increase with colder winters and warmer summers. The role of migration is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 result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long-term mortality decline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6.
史继红 《西北人口》2005,(4):22-23,27
在“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的这个话题里,可以折射出中国发展的一段历史,本文试图从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联系的视角作为定位思考的基本点,在探讨和分析中梳理思路,从而对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有一个比较理性客观的认识。这就是本文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控制社会化的决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芒 《南方人口》2004,19(1):16-20
本文提出人口控制社会化的概念,阐述了人口控制社会化的构想。认为中国人口控制应该由靠行政手段到法治手段的外在控制逐渐过渡到以生育观念的内在控制为主的轨道上来;利用社会舆论宣传的社会导向作用,为人口生育道德的社会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社会群体的控制效应,促进社会成员自觉遵守国家的人口政策和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8.
唐晓平 《南方人口》2006,21(2):40-46
本文在对我国城市化模式充分的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与印度、巴西、日本、美国等不同国情的分析,指出对中国最有借鉴作用的是日本的都市圈化模式,进而将中国三大都市圈与日本的三大都市圈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沿海地区的都市圈化,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实现国家和区域的人口—经济—生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失业人口问题、原因及其解决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新 《人口研究》2003,27(6):23-26
"中国的失业问题是全世界最严重的"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失业问题以其失业率高、失业人口规模巨大和遍布城乡各地而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威胁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