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霍艳 《社科纵横》2009,24(12):105-107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妇女解放问题出现了新的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形成及其基本内核来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葛彬 《探求》2001,(4):14-17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1990年发表的《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讲话和1995年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欢迎仪式上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系统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妇女学理论的内涵,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现实意义,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并用世界眼光分析了妇女解放发展的趋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3.
葛彬 《探求》2000,(Z1):7-9
建国初期,为了打破几千年来压在妇女身上的枷锁,党和政府把维护妇女权利当作优先事项,重视用法律的、行政的和教育的手段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大大加快了妇女解放的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导妇女工作,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妇女工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特点,实事求是地制定了保……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有的国情决定了在妇女解放问题上必然与西方有着不同的探索过程。中国的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共产党一旦拥有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作为指导思想,便自觉地将它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妇女解放运动。但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新的问题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也要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要吸收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结合中国当前和谐社会的理论,构建平等、差异、融合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圣雄甘地是印度伟大的思想家、社会改革家和政治家,他的妇女观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其宗教哲学的核心入手,探讨甘地解除妇女枷锁的主张,分析甘地对妇女的基本看法,并对甘地的妇女观作出评价。作者认为,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甘地的妇女观未能跳出两性传统性别角色的窠臼,也未能指明实现男女平等的根本途径。归根结蒂,它是为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服务的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俊 《学术交流》2003,42(6):6-11
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阐述了关于“发展”的理论思想 ,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质”的规定 ;“第一要务”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量”的规定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度”的把握。同时 ,在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方针政策和方法论意义上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等理论点上 ,都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魏巍(一)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在一九七八年三月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精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  相似文献   

8.
论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十分重视妇女解放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把马克思的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及妇女运动的实际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关于妇女解放的一系列观点,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的妇女观。妇女解放事业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思想,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斗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群众,进行周密的调查和科学的研究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正确结论。早在1921年,毛泽东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党代会后回到湖南,在创建中共湘区委员会和中国劳工组合书记部(总工会的前身)湖南分会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康沛竹 《浙江学刊》2005,4(5):205-209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从上世纪初传入我国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面临来自中国现实妇女问题和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两方面的挑战.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基本原则和方法论的前提下,吸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有益内容,针对中国现实的妇女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三国演义》作者的妇女观鲍军海一部《三国演义》在着笔描写众多男子隶功立业的同时,也描绘了许多的妇女形象。虽然除貂蝉、孙夫人外大多着墨不多,但却同样轮廓分明。对这些妇女的描写,有人认为,书中的女性“掉进了以权、忠、义为中心的男性中心”,是女性意识相...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现实妇女问题和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两方面的严峻挑战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内涵进行了完整阐述;妇女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男女平等成为中国基本国策.今后,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基本原则和方法论的前提下,吸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有益内容,针对中国现实的妇女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相似文献   

12.
关于历史进程中主体作用的探索——论青年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车玉玲卢卡奇无疑是本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从20年代中期起,围绕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进行的论战从未间断过。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这种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人”...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观的新发展刘景林《邓小平文选》第三眷及前十年出版的第二卷,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生产力观有独创性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创建和发展的进程中,科学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的生产力观,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和基础作用。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妇女问题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妇女观是指社会对妇女的看法 ,人类的妇女观经历了从“文化人”、“经济人”、“政治人”到普遍人权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 ;考察妇女问题有三个维度 ,分别以男人、人和妇女自身作为参照系 ,并对应于平等、博爱、自由三个层面内涵 ;从总体上看 ,妇女问题的症结在于生理基础—分工选择—环境强化综合因素的作用 ,因而需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社会文明三个层次着手加以解决。妇女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分工所导致的人类生产异化的结果 ,解决妇女问题有赖于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与社会总异化的彻底消除 ,从根本上有赖于社会全面、自由与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庞玉枝 《社科纵横》2008,23(11):160-162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体育观,这种体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组成部分.他们在体育的价值观、群众观、实践观、政治功能观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种不同的见解既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继承性,又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与时俱进性,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总体而言,毛泽东的体育观理论性强,邓小平的体育观实践性强,研究他们的体育观,有利于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研究,拓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体育理念和体育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完整准确科学地把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王至元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再认识和再探索,作出了合乎时代要求又体现中国国情的新概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观。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他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突出...  相似文献   

17.
海外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内外关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纷繁复杂,美国学者迈斯纳认为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来源于俄国民粹主义;日本学者后藤延子认为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来源于日本河上肇的思想;中国学者大都认为李大钊只是传播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没有自己独创的马克思主义观;笔者认为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精髓不是简单机械地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是移植河上肇思想,更不是照搬俄国民粹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最早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他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历史与思想源头。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机遇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忠诚继承和创造性地发挥邓小平理论。在对待邓小平机遇观上,就是如此。本文试图在江泽民关于机遇的认识和实践问题上,钩要而叙,提...  相似文献   

19.
德行成本与道德自律的社会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庄三舵 《社科纵横》2004,19(6):107-109
伦理学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自律观 ,一种是以康德为代表的自律观 ,认为自律与“异己意志”、“感性世界”等任何外在因素无关 ,一种是马克思主义自律观 ,认为自律与感性世界、世俗利益、经济关系有关。从马克思主义自律观出发 ,我们认为公众自律素质的生成与德行的产生 ,并不全是个人理性的简单追求和狭义的道德教育的功劳 ,而应充分考虑到德行背后的利益动因和道德成本  相似文献   

20.
《社会》1995,(10)
凯瑟琳·麦金农,这位47岁的女性现任密执安大学法律系教授。70年代,她发表文章指出:“性在女权论中的地位如同劳动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一样。这正是人们拥有的最宝贵的两种东西。但是,这也是人们最经常侵犯的两种东西。”基于这一分析,她首次提出“性骚扰”概念。她认为,两性关系现存的“正常”模式是,男人视妇女为“现成可用的东西”,因而他们可以随意“攫取”妇女的资源。职业妇女发现,由于性别的缘故,男人往往占据了更优越的位置,她们常常不得不“出卖人格”以向男人换取工作机会。如果妇女对这种“正常”模式提出抗议,她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