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公共交通具有个体交通无法比拟的强大优势,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大、中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途径.将GPS技术应用于我国的公交系统智能化建设和管理中,是推进公交智能化建设,提升公交营运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从智能公交系统入手,介绍了GPS在智能公交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将GPS车辆定位技术应用到公交运营的实时信息采集中,对公交车辆运行状况和运营服务水平进行实时监督,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公交运行稳定性.结合各营运企业生产实际科学应用,使GPS技术更好地应用、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私家车增多使城市甚至乡村交通越来越拥挤,这给交通管理、车辆管理以及交通事故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本文主要介绍了3G移动通信在智能交通管理领域的现有应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在给公众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能源、环境、拥堵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交通车辆、交通能源、管理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城市低碳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研究发现我国交通行业普遍存在车辆能耗高、清洁能源比例低、公共交通建设滞后等问题.推动交通车辆低碳化发展、加快推广应用低碳燃料、加强交通车辆管理等,是共同推动我国城市低碳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幸福指数的物联网发展研究将视角投向民生,从如何让民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去探讨物联网智能资源的开发应用,通过探析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环保、智能城市、智能农业、智能工业等若干领域的应用状况、发展趋势及其对民众幸福感的影响度,去进行物联网应用的理性探索。  相似文献   

5.
交通经济带是一种依托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的带状经济区域,它是融合了人口、产业、城镇、物流、信息的空间地域综合体。通过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分析,结合交通经济带发展机理,指出随着交通一体化和区域规划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交通经济带是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依托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加快构筑京津、京石(京广)、京秦(京沈)、京衡(京九)、石(家庄)衡(水)沧(州)等城镇发展轴,培育沿海经济产业带,建立起以北京、天津国家中心城市,石家庄、唐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其它中心城市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形成若干条交通经济带,使其发展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的助推器和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6.
在简要综述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对策研究、城市道路外部性及城市交通产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列斐伏尔关于空间生产、空间冲突的理论,福柯关于全景敞视建筑体现权力关系的观点,以及科斯的产权理论,能够为研究城市公共交通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基于交通便利性权利和空间便利性权利分析,得出轨道交通枢纽车站高强度开发法则和城市副中心形成法则.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配置,必然要对不同交通方式出行群体的交通便利性权利和空间便利性权利进行制度性安排,并使这种权利关系通过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在城市建筑空间中得以实现,而出行结构是城市空间权利制度安排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推进交通行业低碳化发展,是交通运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是解决我国交通行业诸多问题的系统性、战略性考量,为此要坚持“综合交通、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的发展理念,从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公共交通服务、公路货运、智能交通、交通治理能力建设等低碳交通发展的关键领域,采取实现交通运输体系低碳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发展对策,促进我国交通行业转型升级、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8.
伦敦立体交通对大西安战略规划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大西安交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问题,梳理伦敦立体交通的构建过程,总结了伦敦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作用机理,并运用Roxy指数模型分析了大西安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发展的趋势,对大西安交通战略规划提出了发展方向。分析认为:建立一体化的立体交通格局是大西安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调整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在晚清东北商埠形成发展历程中,交通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商埠地域分布及发展建设前景.商埠与近代交通的结合,对东北社会经济产生了诸多影响:引起东北商埠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重新排序;拓展了商埠港口之腹地并使二者协调发展;同时,加剧了边疆危机,便利了列强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掠夺和控制等.  相似文献   

10.
城市"边缘型"景区区位的独特性成就了景区特有的交通特征.在机动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边缘型"景区的交通拥堵逐年凸显.从交通特征出发,分析城市"边缘型"景区在时间、空间、运行上的交通特性;针对重庆市磁器口景区开展研究,分析景区交通拥堵成因和特征,并提出磁器口景区交通缓堵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重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缓解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重庆市主城区城市交通发展与运行现状以及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公交优先”可持续城市交通发展的主导战略经验,提出明确公共交通为主的发展模式、确保公交路权优先、优化公交线网结构、企事业单位镨时上下班、加强机动车管理等对策,以缓解重庆市主城区的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城市交通中交通公平与交通生态性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从城市交通政策、交通规划、工程设计与交通组织管理四个层面,探讨了城市交通的伦理内涵。指出城市交通系统运营除了要遵守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规范,更应兼顾出行效率、交通公平与生态性,从而使城市交通符合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我国36个中心城市交通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目前中心城市分部门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运输产品完整性的理论,提出了中心城市交通管理应该由“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变的主张。研究并确定了中心城市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最优目标”和“次优目标”,明确了“一城一交”模式下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该具有的职能。为分阶段推进中心城市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文章在最后提出了渐进式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安全始终是交通运输生产的主题.本文结合我国交通运输事故与安全管理的特点,以安全工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轨迹交叉论的交通运输事故的机理模型,从理论层面推导出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应从改进管理做起的结论.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提出了加强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部分措施:加强行政管理;加强行业管理;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依据重庆主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对近4年的重庆交通状况作出分析:重庆主城区交通基本畅通,但公共交通分担率持续下降、小汽车增长量迅猛攀升,致使主城区交通畅通面临巨大挑战。基于构建"畅通重庆",详尽地从居民平均出行时耗、公共交通分担率、干道平均车速等评价畅通的指标进行研究,进而剖解影响交通畅通的原因与制约常规公交发展的因素,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我国36个中心城市交通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目前中心城市分部门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运输产品完整性的理论,提出了中心城市交通管理应该由"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变的主张.研究并确定了中心城市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最优目标"和"次优目标",明确了"一城一交"模式下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该具有的职能.为分阶段推进中心城市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文章在最后提出了渐进式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安全始终是交通运输生产的主题。本文结合我国交通运输事故与安全管理的特点,以安全工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轨迹交叉论的交通运输事故的机理模型,从理论层面推导出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应从改进管理做起的结论。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提出了加强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部分措施:加强行政管理;加强行业管理;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旅游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交通问题及其应对旅游职能拓展的缺失现象,阐述旅游城市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包括交通量非均衡变化、城市交通结构发展不明确以及应对旅游功能拓展不足,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桂林市为例,从公共交通系统、慢行系统、游览系统等角度详细探讨旅游城市特色交通系统的规划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9.
交通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实施会对主卫城间多模式复合交通出行行为选择方式和系统整体效益产生影响,需要科学评估其影响程度,为城间交通模式的协调配置提供参考。在对城间交通模式及其出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基于随机效用理论的MNL模型和基于Logsun差异的效益测算方法相结合,针对城间4种典型的交通模式,通过构建基准情景和多种可能情景,测算了不同交通政策实施对城间交通出行选择的影响和出行者效益。结果表明,实施公交优先(减少乘客出行时间)对城间交通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较大,并具有较明显的系统经济效益,在协调城间交通模式配置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交通运输的阶段性迈进支撑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进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回答在新时代怎样建设交通强国这一关键问题,为交通体制规划与创新提供理论的引领与支持,解决政府、企业在交通决策方面遇到的现实问题。基于文献研究法和FSO三维综合交通运输理论,回顾了生态综合交通体系的理论发展,总结了1949年以来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改革历程,提出了综合交通体系的阶段论,构建了生态综合交通体系的理论框架。研究认为,生态综合交通体系是综合交通发展的高级阶段,其理论内涵是从功能、结构和运作3个维度符合社会经济协调和友好发展要求的交通体系;构建生态综合交通体系,需要贯彻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管理创新,掌握好交通产品创新、交通工艺创新、交通市场创新、交通资源配置创新和交通组织创新,注重交通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协调性,为交通强国提供绿色驱动力;只有构建生态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国际、城际、城市交通的绿色发展,促进交通企业组织、硬资源、软资源的绿色发展,推进规划、映射、弹性机制的绿色发展,才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绿色发展的交通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