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中国中学生、大学生出国留学热之后,三校生(中职、中专、技校生)也掀起了留学热潮。小骏是某商业会计学校韵一位毕业生.毕业后供职于一家不错的企业.但他始终觉得进修机会不多,而他的父母也认为他依赖性太强、没有独立能力和吃苦精神。经过全家协商,小徐决定出国留学.先是被  相似文献   

2.
朱巨耀 《老友》2013,(9):31-31
投递辛苦却从不叫苦,收入微薄却从不埋怨。作为一名下岗职工,他凭着勤劳、节俭,硬是把两个孩子供上了大学。他瘦小的身躯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浔城的大街小巷,为老干部传送着党的关怀和精神慰藉。他就是张盛华,一名年逾五旬却乐观开朗的普通人。初上投递路2004年,张盛华从九江市供销社土产公司下岗后,拿出全部积蓄,开了一家小小的副食店,夫妻两  相似文献   

3.
李卫东原先在青岛一家橡胶制品厂里上班,后来因为工厂不景气而下岗了,他决定自己创业,从亲友那里筹到了20万元钱后,自己开了一个橡胶厂,可是因为操作和经营上的不成熟,他的  相似文献   

4.
芭乐 《今日南国》2007,(18):60-61
社会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各国家长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因为孩子将来面临的是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3,(1)
我 很 快 乐薄技在身 赛有万金我叫周国利,是一名肢体残疾人,是北京市延寿街社区居委会居民。我向大家讲述的是我自己的故事。那是1997年6月的一天,单位领导通知我下岗了,当时的我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爱人的工资本来就不高,还有上学的女儿,将来该怎样生活?重新再就业对一个残疾人来说谈何容易!正当我一筹莫展之时,居委会主任主动到我家询问我的情况,她了解基本情况后说:“小周,你别着急,下岗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你虽然身有残疾,可会修理自行车,你在东北园胡同46号大树下开个车摊,一来能解决你的实际困难,二来咱们辖区…  相似文献   

6.
从美丽走向崇高─—聂鲁达诗歌的精神启示刘苏大诗人帕斯在评论他的美洲同胞聂鲁达诗歌时认为他的诗是”诗的大陆”,因为这位智利诗人的诗具有物质的广博性、大自然的浓密性和地理财可怕的单调性。聂鲁达生于智利接近南极的孤独小城帕拉尔。这个神秘的、与世隔绝的弹丸之...  相似文献   

7.
下岗工人老李从一家国有企业下岗后,只身去了南方谋生。由于年龄偏大,他奔波了十几天,仍然没有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最后为了生存,他加入了拾荒者的队伍,成了一个"拾荒  相似文献   

8.
人生两道菜     
中国的菜系繁多,各地的美食令人目不暇接。不过,人生有两道菜,窃以为必须吃之。第一道菜是吃苦。人的一生免不了经历很多苦境,无论你的家境多么优越,有些苦是必须尝的。比如读书,要想学有所成,悬梁刺股的精神不可缺;走上工作岗位,没有吃苦精神,不踏实工作,捧上的饭碗也是不牢靠的。现实生活中,一些为人父母宠爱护犊,不让子女吃苦,以致子女到了而立  相似文献   

9.
与富人为邻     
河水 《可乐》2008,(11):46-46
2001年,曹永金从吉林市钢厂下岗后,在装修队找了份当小工的活儿。他勤奋好学,慢慢地把木工、油漆和水电技术都基本掌握了,工资也从400元涨到两千多元。曹永金一家三口一直和父母挤在一套不足40平方米的小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希望,号召青年们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据此四重特质,新时代好青年应该是坚定理想信念的追求者、民族复兴使命的担当者、勇毅拼搏的吃苦者、踔厉前行的奋斗者。理想信念是精神的引领,使命责任是历史的担当,吃苦精神是实践的要求,奋斗品质是素质的支撑,这四个重要特质是新时代青年在新征程中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11.
《可乐》2009,(1)
和他谈恋爱时,她迷上了脑筋急转弯,时常拿一些题目考他。"你说,吃苹果时发现一只虫子很可怕,发现两只虫子更可怕,发现多少只虫子最可怕?""十只吧。再多都不能想了。"  相似文献   

12.
老王,今年45了。因为厂里效益不好,在厂里做了几十年行政管理工作的他,被迫下岗了。老王因此很失落,在家一直是蔫头耷脑的样子。原来很直的腰板也塌了。不过要说难过,倒也不是,因为到底下岗的不是老王自己一个,只是这样没人管理的日子,老王有些无所适从。几天下来,倒是有点因为休息过度而没了精神。老  相似文献   

13.
《存真斋古诗文鉴赏》是杨军教授所撰鉴赏文章的结集,2010年5月由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印行。作者说:他2009年9月由教学岗位退休后,随即进苏州市老年大学学书法,他是用此书与心爱的古诗文鉴赏道"再见"的。并说:比起那些学术性论文来,眼前这些小文章耗去的心血更  相似文献   

14.
提起"雷锋",人们总会把他与"雷锋精神"联系在一起,认为他就是道德楷模,是做好事不计报酬的"傻子",是只会吃苦不会享受的"苦行僧"。其实,褪去罩在雷锋身上的光环,以平常人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光辉人物后,你就会发现,他和所  相似文献   

15.
阿菊当保姆     
严志明 《社区》2003,(14):43-43
阿菊从工作了多年的国有企业下岗后,有过焦虑,有过惆怅,有过苦恼。4个月前她开始从事家政服务,得到了主人家的赞许,在再就业道路上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刚过不惑之年的阿菊,去年下半年从一家国有企业下岗了。下岗后,每月的收入仅是在职时的一半,这给  相似文献   

16.
互动的怀疑     
船夫一大早就因为一件小事和妻子吵了起来。结果,妻子竟然把一个暖瓶摔到了地上。船夫一气之下从家里拿了5000元,带着一肚子气去岸边了。船夫刚到岸边就有两个年轻人雇了他的船。这两个年轻人上船后,发现船夫的神色有些不对劲,他一直板着脸、皱着眉头,看上去有些可怕。  相似文献   

17.
下岗工人老李从一家国营企业下岗后,只身去了南方谋生。人生地不熟的他来到广州后,由于年龄偏大,奔波了十几天,竟然没有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到最后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加入拾荒队伍,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拾荒客"。第一次"全副武装"地挑着箩筐走上大街拾荒,老李有点抹不开面子,走在街上他把头埋得低低的,仿佛所有的行人都在用  相似文献   

18.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新时代好青年培育具有内在联系。在内容上,延安精神蕴含的丰富内涵与新时代好青年的素养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延安精神中“信念力量、务实作风、吃苦品格、奋斗美德”的精神品质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生动教材和宝贵资源;在主体上,延安时期青年与新时代好青年人格具有高度同一性,延安时期有志、有为、有责青年与新时代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好青年相统一。以延安精神涵育新时代好青年,将其精神融入理论学习、融入实践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增强新时代好青年的政治素养,打造过硬本领,塑造昂扬风貌。新时代好青年从伟大精神中汲取精神滋养,成长为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先锋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19.
没有舒适的办公环境,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没有家人的时时关怀……可这些在王兴华看来并不算什么,因为他觉得:"工作就是去吃苦的,关键是我能从工作中学到什么。"2002年,当王兴华从上海电机学院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毕业时,他作出了与很多年轻人截  相似文献   

20.
今年48岁的陈乃奥,原在滨海县二罾养殖场从事“鱼技员”工作,92年他主动下岗后,凭借自己的养鱼技术和胆识,来到射阳县一片滩涂上搞起了“淡水鱼”养殖,经过九年的艰苦创业,从一个普通的鱼技员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鱼大王。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