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环境中的交际语言,其简洁实用、生动活泼,不但深受广大网民的追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播的方向。回顾近十年来网络流行语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其演变规律是外在形式上从简单到多样化,表达意图上从自由的网络交际、文化恶搞到话语权的诉求需要等;其演变动因离不开网民娱乐生活需求、生活压力排遣以及监督权的追求等原因;其传播影响着数字化时代汉语言的纯洁性、文化传播的伦理观、社会价值观、文化的创新性等方面。展望其未来,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会持续升温;网络流行语会更加贴近生活、反映生活;新闻热点事件、表达诉求类网络流行语将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而提出的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何自然先生引入的语言模因论近年来逐渐被广泛用于语言的各方面研究.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它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强势模因推动的结果.为了更好地解读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复制与传播,运用语言模因论对网络流行语成为成功模因的五大要素及其复制与传播的形式进行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角更深入地了解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并进一步了解语言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
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和文化现象。它承载着新闻事件背后的特定含意,它的传播是一个媒介和受众对其进行意义框架的过程。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有着其特有的意义框架系统,并遵循三种不同的意义框架范式进行传播。透过不同的范式,可进一步了解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清楚解构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的深层次内涵,指导公众构建更为健康良好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指出该类流行语所依托的新闻事件往往是时政类、民生类新闻,因其新鲜性及与网民生活接近性而引起网民广泛关注;该类网络流行语通过模因循环体系在语言变异过程中从网上传播到网下,成为社会流行语。它一方面彰显了网民追求个性、参与社会的积极意识,另一方面也传达了网民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愤慨及对正义的诉求;并就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5.
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共变”关系,作为一种流行语汇的网络流行语,也往往体现出整个社会的变迁过程。基于对大众文化理论的系统梳理,从抵制性、标准化与伪个性化、作为社会的黏合剂三个方面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大众文化特征,指出当前网络流行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流行语指的是某个时期在某些人中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是时代的镜子,集中地折射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文化生活和大众心理。本文从流行语产生的背景以及与新词语的关系入手,简要分析了流行语的来源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流行语所凸现的社会文化心理,试图揭示出流行语这一特殊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和中国网民数量的骤增,网络流行语因其简洁实用而备受关注。作为网络交际、话语传播的一个语言镜像,"XX体"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大量出现并日趋成熟,表征着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模式和传播机制等颇具特色。从网络社区空间、热播影视片段、社会新闻事件等渠道中产生,经过网友的复制解构产生新的能指,继而在网络舆论空间中自由广泛传播,最终为大众传媒和社会现实集体接受,这是其生成机制的特征。在"XX体"生产过程中,无论最初是生产者还是众多接受者,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社会精英,无论是出于娱乐、交际心理,还是政治的多元诉求,其传播过程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话语的公开化、大众化和多元化,这是其传播机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网络流行语体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思想表达与情感宣泄,不仅改变了网络世界以及现实世界的话语传播模式,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与紧张。它的盛行与流布有其“使用”与“满足”、“沉默的螺旋”以及娱乐功能的归因,也有网络媒体以及网络流行语体自身特点的助力。同时,网络流行语体在媒介议程设置、媒体报道框架修正以及媒介传播形式上,都留给了大众传播学诸多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文化发展的产物,已成为语言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鉴生态学中生态多样性原理,以近年来国内的网络流行语为语料对象,通过整体研究和个案分析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生态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流行语具有类型、文化多样性等丰富内涵,同时也存在着过度仿制、过度陌生化、语言暴力粗俗等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来保护网络流行语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10.
网络流行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反映的多是专属于中国文化群体的"经验域特色"。从认知语言学的文化框架理论来看,网络流行语引导的框架往往是中国文化独有的框架,或是与其所谓的英文对等词在某一框架成分上有文化差异的框架。文章在文化框架理论的指导下,以2016年流行的网络热词的翻译为案例,探讨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方法,尝试为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提供新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网络流行语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从全球化大环境、新媒体技术和社会文化三方面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成因,并探讨了网络流行语宣泄情绪、折射社会民情生态、对传统语言的创新等积极社会表征意义以及网络流行语流变成网民们短暂狂欢的语言盛宴等负面效应,以期形成对网络流行语发展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2.
日语流行语是日语语言发展跳动的脉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遵循传统语法规则、随性创作的新语和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流行语如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百态,特别是日本人的社会文化心理。日本民众的心理动态对日语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日语流行语和日本人社会文化心理的关系入手,分析日语流行语蕴含的日本人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3.
当代流行语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语言学价值。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丰富的背景因素。其中既有语言外部的原因,诸如社会的原因、文化的原因等,也与语言体系自身的特点有关。正是在这些复杂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才诞生了流行语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现以当代流行语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当代流行语的产生的背景和动因。  相似文献   

14.
新闻媒介以语言文字作为重要的传播工具,同时它也是语言规范化影响最广泛的领域.报刊中使用的流行语及时反映了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人们的心理活动等因素.同时,流行语也以其时尚的形式、突出的风格受到追捧.但是,新闻语言灵活性和规范性的内在矛盾也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对流行语进行认真地考察和甄别,恰当地运用,以营造规范的新闻语言环境.本文从汉语言应用与规范的角度,说明当前流行语产生及使用的情况,并结合具体的新闻报刊语例,分析其中流行语使用的不当之处,由此提出报刊新闻语言规范化的意义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语言犹如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观照出历史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点,在流行语中表现更为突出。自2001—2012年出现的青年流行语不仅折射出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且也折射着青年群体心态的某些新变化。这些流行语不仅反映了当代青年群体的心理现状,而且还揭示了未来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的变迁趋向。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中流行的变异用语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产生激活了语言的衍生能力,在网络交流和交际中存在的非全民通用的变异语言形式,是网络文化中一种特有的变异用语,它是网络文化发展存在的载体之一。从语言学本体层面和文化语言学层面对网络变异用语进行解析和审视,可以发现网络变异用语具有特殊的人文性,并存在着传播局限与功能缺失,这在现实语言环境中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也日益丰富,不但成为网上使用的交流常用语,而且也逐渐来到网下,成为人们频繁使用的社会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更是引起了语言学界的诸多关注,成为语言学家的热门研究对象。从最近流行的"hold住"一词出发,着重探讨网络流行语中的汉英语码混用现象,并通过实例分析语码混用的类型特点和现实意义。在积极肯定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形式的新发展的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缺陷以及使用中需要注意之处。  相似文献   

18.
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总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折射着一个时代最显著的特色和人们的心理内涵.本文通过对当前流行语在产生和使用中心理因素的透视,揭示了当前流行语大量产生并广泛流传的原因,从而为进一步发挥当前流行语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行语生动简洁、新颖独特、富有张力,是表达民意的一种符号。基于创新求变、模仿从众、排遣宣泄、寻爱求暖、自我实现等普遍存在于青年网民中的社会心理,于是青年网民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主要创作和使用主体。网络流行语的存在与消亡取决于社会选择,有生命的语言自然会流传下来,约定俗成后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对待网络流行语应多加包容、积极引导,使其成为网络交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在流行语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流行语提供了一条有效、快捷的途径。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研究语言进化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本文采用语言模因论对流行语的形成和传播加以分析,认为用这样的方法来解释流行语现象比起以往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进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