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象形文字和图画文字是传统文字学上的两个术语,过去在指称外延上有重叠之处,在内涵上也有混淆,近来人们有意识地进行区分,认为图画文字是文字产生之后最初的发展阶段,而象形文字则是图画文字之后的阶段。在目前具体文字研究较为深入,文字类型学研究也有发展的情况下,有必要梳理这两个术语的使用历史,重新审视这对术语的使用规范。  相似文献   

2.
文字的发明与应用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追根溯源,现代文字,无论是拼音文字还是表意文字,一般说来,都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有些文字可能不是直接由象形文字脱胎出来,而是借用了现成的外来字母拼写本民族的语言,但其借用的字母却无不出自象形的图画符号。人们一提到象形文字,自然会想到古汉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hieroglyph)。毫无疑问,这两种于数千年前就被人用来记录事件,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的形象符号系统是极为典型的两种远古文字。尽管这两种象形文字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但如果对这两种古  相似文献   

3.
所谓“广义文字学”是以文字学研究为基础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它不是对“狭义文字学”研究的简单颠覆,而是一种研究视角的转换,标志着文字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在“广义文字学”之下,从纵向的符号发展史的角度探讨原始图画和成熟文字之间的关系即是“前文字”;从功能的角度讨论符号、文字、图画以及语言等不同表达手段在人类表情达意中的共同作用,讨论广义的“文字”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和视觉转换问题,讨论现代的符号创意活动,为基于网络的新媒体提供符号的基础支撑,即是“类文字”。“前文字”和“类文字”具备不同的价值,两者都是“广义文字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以汉字为个案 ,从符号学的视野出发 ,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中研究文字 ,不仅仅把文字看成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或者载体 ,而是关注文字背后的深层因素 ;把着眼点放在史前文字与有史文字体系两类符号形式的继承和变异上面 ,尝试从文字史研究的分期、史前文字的性质、史前文字的表达方式和结构类型及其对有史文字体系形成的影响、史前文字与文字体系的界限及其标志、形声文字最终成为汉字的主体等五个方面加以讨论 ,以期揭示史前文字的面貌和史前文字与成体系的记录语言的文字之间的关系 ,在文字学和文字史的研究方面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原始文字到现代图案,象形文字作为原始文字的一种对象形文字图形的运用与设计研究,一直是现代图案设计的重要研究课题。作为一种原始文字,象形文字有着独特的原始形式,因此为图形创意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具有无穷的魅力。通过分析原始文字的图形语言表达和图像的文化感知,进而以古代甲骨文字、东巴象形文字和克雷特文字为例,进行象形文字图形创意的可变性研究,最后将结果运用到创意设计中,实现象形文字资源的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6.
世界拼音文字的滥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关于拼音文字的起源认识模糊,对拼音文字的书写符号———字母必须进行合理的界定。古埃及语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语言,它在世界语言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世界其他地区语言的创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古埃及文字的最早的文字形体,古埃及象形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三部分组成,是一种比较完备而成熟的文字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字分类包括两项基本的工作:其一是确定分类对象;其二是确定分类方法。从文字孕育、产生、发展的历史角度上看,直到产生了字符的时候才有了真正的文字,字符即文字。文字既包括仍然明显表现着象形造字原理的文字,也包括不再显示象形造字原理的字母字,它们共同构成了普通文字学中文字分类的对象。普通文字学的文字分类是共时性的,是根据文字系统基本书写单位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对各种文字系统的结构分类。文字分类的依据是字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澄清汉字性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包括词文字和语素文字.古代汉字是词文字,现代汉字是语素文字.把表意文字理解为"以形表意"的文字是一种误解,认为汉字中的"字"与拉丁文字中的"字母"不可比的观点是错误的.文字的性质取决于文字系统中的单个符号和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国人对汉字与古埃及圣书字的比较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成果主要是发现了两种文字在造字原理上的一些相似性。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对埃及文字事实的了解不够深入;二、套用六书模式进行比较,有一些不恰当的归类分析;三、多为举例对照以说明六书,系统的比较和普通文字学意义上的阐发不够。  相似文献   

10.
水书文字还保留着"文字幼儿"阶段的很多特色,从其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拼盘"现象,探索研究其中诸多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1.
秦文字上承商、周文字,下启今文,从文字学发展史来看,秦文字既是中国古文字之终结,又是今文之发端,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因此对秦文字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秦文字的发现及研究状况进行回顾总结,使学者能够快速、全面地了解秦文字的出土和研究情况;并对秦文字的最新研究状况、热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介,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从天文考古学、文字学等多维视角看,具茨山岩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符号体系,不仅蕴含着古代天文历法的丰富内涵,而且还承载着汉字起源的深邃历史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原具茨山的"岩画图法"上承远古结绳之法,下启后世汉字六书,是中国文字起源于本土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道教驭神驱鬼、治病禳灾的需要,在多种原因和条件的影响下,符箓文字发生了形变。通过从俗文字学和书法文字学等角度探讨符字形变的原因和条件,得出其形变的主要规律是新造符字,书体的变化,方化和圆化,简化与繁化,夸张笔画与形体,结构和位置的变换等。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从东方输入了许多"产品",其中包括对希腊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腓尼基文字,毋庸置疑,这些腓尼基文字具有闪米特的起源.古老的象形文字经由改造,制成可以表达抽象思维的字母.通过这些字母的排列组合,古希腊人通过误读而构建出西方文明史上最古老的文字--希腊文.由24个拼音字母组成的语句具有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既能展现诗性思维,又能构建哲学理念.从这层意义上说,古希腊文明的形成、戏剧的繁荣以及哲学的产生,都离不开从东方借鉴的外来文字.文化传播给西方文明起源带来了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5.
装饰文字是文字的一个风格类型,而不是一种书体。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本身即具有美饰的成分和艺术的意味,是中国文字成为一种特殊装饰纹样的主要原因。古代先民创造的彩陶文化既是我国书法、绘画艺术的温床,同时对装饰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现有实物来看,先秦时期可以见到文字装饰的器物主要是青铜器和瓦当。秦汉时期的装饰文字具有丰富多彩、自由浪漫的风格特点,魏晋时期服饰等上面的装饰文字进一步走向图案化,装饰文字的发展获得了空前的机遇。隋唐之前的这段时期可谓古代装饰文字发展的混沌期。  相似文献   

16.
文章借用一个电视纪录片记载的知名案例,分析了乡土社会中文字的双重作用,即,其与人们的荣与辱之间的密切关系。文章从个案延伸出一种不同于文字学与心理分析学的解释,也批判了人类学的“无文字主义”,指出,人类学有必要对书写展开集中研究,尤其是有必要研究文字在“通灵”、认同及等级构造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东巴文字是现今仍在使用的一种“活着的象形文字”,它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趣及艺术价值。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导入东巴文字这一古老的民族设计元素,是现代社会快速识别和趣味性审美的需要,且东巴文字以其特殊的装饰性和说明性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能够显现出非同一般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文字的产生从来就是人类学在线性进化学说中作为“文明”标志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古典知识体制中带有世界性认知的一个判断.文字体系的产生同时各有其理、各有其法,各有其踪.中国的文字形制世界惟一,需要特别的解释;“书画同源”现象并不是中国独有,却成就了中国独有的文字学,需要特别的解释;任何文字都有相应的材料,惟中国的书写材料洋洋大观,需要特别解释.文化人类学或为此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今天,由于我国境内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特别是“纳西东巴文、尔苏沙巴文”的发现和汉字研究的深入,使我们摆脱了比较文字学对文字产生前的时期只有零星片断了解、对文字只于印欧语系拼音文字有较深入研究的局限。我们认为,根据现有的新材料,比较文字学的某些观点是可以重新认识的,在此我们就文字和汉字起源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关于文字起源——与“目的说”商榷  相似文献   

20.
水族文字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其划分的界限应是水族文字的"楷变"。"楷变"前是水族古文字,"楷变"后是水族今文字。其主要的依据,一是水族文字没有隶书体的历史客观条件;二是水族文字事鬼敬神的功用决定了这一文字本身排斥因"草隶"而形成的隶书;三是水族文字具备楷书体的历史条件;四是水族文字"楷变"符合我国古今文字的划分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