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人诗词中以杏花酒为主要题材书写"桃源意象"十分普遍,"醉饮杏花"为代表的诗意生活方式闪现着文人群体的人生理想。杏花酒题材较之其他桃源相关书写,特殊之处在于浓郁的乡土气息与仙隐色彩交织互动,呈现亦真亦幻的生活场景,给人祥和安宁的画面真实感,桃源不唯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之所在。杏花与酒能承载文人群体的隐逸情怀与生活理想跟自身特性密不可分。宋人诗词里的"桃源意象",既秉承前代文人墨客之闲雅风情,又对后来者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北美新华文文学,作为具有特定时空意义和文化内蕴的文学类型,创造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自成体系的意象。这些意象包含有文学和文化两方面的内涵,因而可称作“文学性的文化意象”,此种意象的营造应该是北美新华文文学的重要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神"意象是一个文学批评理论范畴,其定位为文学的文化意象批评,与神话形象、一般的文学意象、文学原型有区别.从神话传说、哲学宗教、民风民俗等不同的文化扇面对这一理论范畴的文化批评意义进行梳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中的"水井"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井”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器物之一。特别是当它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作为一个文学意象而存在时,便被世世代代的文学作品挖掘出了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中国文学中的“水井“意象古典到当代的流变,可以观照出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历朝历代的中国人文化思维和文化心理的演变,以及人们对生存空间、生存价值和生存的终极意义的无止探求。 相似文献
5.
6.
7.
无论是中国古典美学还是西方近代美学,"文学意象"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它作为审美范畴是在理论上对存在于创作者和欣赏者大脑中的意识形态的艺术世界的概括。本文主要以人物意象为例,从文学创作心理学角度探讨文学意象在文学艺术家的意识空间中的动态流变。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认为,人能通过意象使被压抑的内心力量得以发泄。对蒲松龄来说,他针对现实的能量处于被孤寂怨愤压抑的状态中,他相应的意象可以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超越外部的限制发泄出来。从文本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蒲松龄科举题材、两性情爱题材的创作心态都与他心理上的意象发泄有关。 相似文献
9.
许地山是一位很特别的作家,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戛戛独造之感,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他对意象的别具匠心的选择与营造.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的意蕴和极高的审美价值.按取材的不同,可分为自然意象、社会生活意象、宗教意象等.他在意象的选择上对传统文学意象多有借鉴,又并非一味的因袭,许多意象具有现代性和个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文学表现城市风貌和文化,会牵涉到大量的城市建筑描写,这也是城市文学的一大特殊性,然而以往的城市文学研究,多从宏观入手,着眼于市场经济、权力政治等抽象的表征,直接跳过了现实层面的城市建筑景观和空间。借用建筑美学的相关理论对当代中国城市文学中较为典型的几组景观意象和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不难发现,建筑书写之于城市文学,有着独特而稳定的美学效果和文本功能;以建筑来观照城市文学,有望成为城市文学研究的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五四女性文学中,家庭意象的变化勾画出了五四女性追求主体实现的轨迹,她们最初将家庭作为预设的反抗对象,在抗争的过程中感受着自我觉醒后的恐慌,经过迷茫和困窘之后,又探索着回归家庭,但无论是丁玲式的将个人家庭扩大为存亡攸关的国家民族的诉说,还是冰心式的改造和维持传统家庭方式的表达,本质意义上的女性主体都无法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文学的云雨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雨意象是中国文学性爱主题最经典的隐语,产生于原始思维基础上的天人合一观念.上古的求雨仪式是"交感巫术"的生动展现.殷周时期祈雨仪式上人们用自身的交媾来影响天上的云雨,为"云雨"的性蕴含奠定了基石.<诗经>里的"云雨"是云雨原型的过渡,蕴含着繁衍人类的生殖意义,同时开始初步具备色情意味."云雨"在<周易>里是男性化的原型,在<诗经>、<高唐赋>和<神女赋>里却是女性化的原型,而在宋玉之后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明清小说里却成了男女交合的隐语.此外,"云雨"还有离散和恩泽的寓意.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凤凰与鸱鹗常常被组合在同一个语言情境中,而其寓意却一正一反,完全相左.凤凰象征着神圣、高洁、美善、君子、祥瑞,鸱鹗象征着凡俗、卑污、丑恶、小人、凶灾.这对矛盾意象,充分体现了古人尊凤贬鹗、好凤恶鹗的民俗心态,也体现了一种二元对立的普遍心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15.
16.
祥瑞意象是指由祥瑞物象构象而形成的意象范畴.祥瑞意象由祥瑞文化的本质规定性而与一般意象区别明显.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祥瑞意象本身具有强烈的政治含蕴;二是由祥瑞意象构象而创作的诗歌,其诗歌主题通常为政治主题,并具有歌功颂德、溢美时政的政治功能.祥瑞意象多见于祥瑞文化昌炽时期的诗歌创作.随着祥瑞文化的衰落,祥瑞意象也随之演变:或蜕变成为一般意象;或为佛道两教吸纳,成为宗教意象;或剥离其政治意蕴,成为民间吉祥意象. 相似文献
17.
王莹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社会性;翻译,作为语言沟通的桥梁,对于跨文化的国际信息传递尤为重要。在某种意义上,翻译文学可以被作为汉语言文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许多文学翻译都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8.
19.
“水”、“月”、“死亡”是新时期以来回族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象征意象。它们不仅渗透着华夏民族共有的审美情感,而且从本质上寄寓着回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人深刻认识到文学创作构思中伴随着意象思维的语言存在,认为在此思维发生之际语言就推动和制约它的发展,直到在语言和思维的往复运动中,思维用语言获得存在的物质形式,也越来越清晰.虽然他们没有再进一步讨论思维中语言的性质、特点等,但是其思想在今天思维和语言的讨论中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内部言语"的理论对文学创作思维中的语言性质以及与意象思维的关系做了补充,进一步论证了意象思维和内部言语没有隔阂,可以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