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和香港房地产泡沫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房地产泡沫的严重程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引入金融中介之前的、一般竞争均衡状态下的房地产价格作为房地产基本价值,实证研究了中国和香港的房地产泡沫度。结果表明,与香港楼市高峰时相比,当前我国总体上的房地产泡沫度并不高,还不足以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现阶段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我国内地省市的房地产泡沫度一般较低,一些沿海地区的房地产泡沫度相对较高。指标法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武汉市住宅市场为对象,通过建立房地产泡沫测度模型和投机度模型分析得出武汉市住宅市场存在过热以及投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住房消费和政府决策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目前武汉市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的原因,并分需求、供给、经济环境、制度和其他五个方面对武汉市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为武汉市政府未来打压房地产泡沫、提出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武汉市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引发了笔者关于武汉市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思考,本文选取了指标法对武汉市房地产泡沫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房地产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希望本文的分析结果尽可能地反映苏州市场真实情况,为政府、投资者和房地产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建立起住房自住需求的长效机制,首先要挤出当前住房市场的泡沫,去除房地产赚钱效应,让住房市场真正转变成消费为主导的市场而不是投机炒作的市场。这样才能保证让住房自住需求释放出来,住房市场踏上健康发展之路。这是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确立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6.
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理论与泡沫理论,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基础与投机因素对市场价格的作用, 建立关于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实证分析模型.以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年度数据为分析对象,构建价格决定回归模型, 计算近十几年来价格泡沫的变化量,并针对目前北京房地产价格中的泡沫含量给出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泡沫含量有持续增强的趋势,宏观调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泡沫是经济发展至出现虚拟资本之后的必然产物,由于市场中的各种理性、非理性等因素的存在,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价格对真实价值的偏离。在各类现有的对于市场泡沫的研究中,研究者无一例外都着重于对价格偏离度的度量,而忽视了交易作为市场的基本功能而在泡沫的形成和破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不完全交易概念的首次提出,总结出了泡沫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无需借助复杂建模估量商品价值的泡沫度量方法,并在研究结果基础之上对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最后结合研究结果以及我国现状对我国的金融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做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泡沫是指房地产由于过度投机而产生虚假的需求从而使房地产的价格虚高。房地产泡沫形成原因是银行信贷的非理性扩张、土地的稀缺性、结构性矛盾等因素。本文就此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房地产出了什么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房地产市场大量的泡沫是地方政府和发展商利益共同体营运的结果。更为严重的是,对房地产投机的巨额利益,促使中央国有企业大举进军这个产业。  相似文献   

10.
泡沫经济理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本文从目前房地产的形势与争论出发,介绍了西方的房地产经济学,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和索罗斯的市场非均衡观,对他们关于市场经济,房地产经济和泡沫经济的理论,进行了理论上的综合,然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标准,对中国房地产现状进行衡量,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产生,并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构建房价-资本模型,分析房地产行业投资收益对工业再投资的影响,发现:地区间适当的房地产行业投资收益差异有利于工业企业从核心地区向边缘地区转移,差异较大则导致资本流向房价增长过快地区的房地产行业;若地区间房地产行业投资收益差异既定,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对产业转移起阻碍作用,激烈的市场竞争则起促进作用。利用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数据构建面板门限模型,验证了:(1)较低的房价增长率促进了北京市相对低效的资本向外转移,但是北京市与周边地区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又阻碍了该趋势。(2)核心区流出的资本优先向次发达地区转移,而落后地区则有被彻底边缘化的风险。为实现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京津冀地区房价的宏观调控、防止房价过快增长;另一方面要制定针对边缘地区的优惠政策,引导非首都功能向周边转移。  相似文献   

12.
利用CAPM计算中国房地产行业资本成本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行业资本成本特别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资本成本的计算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但是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房地产企业投融资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首先对资本成本理论进行了综述,并且利用经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即CAPM理论对中国房地产行业资本成本进行了计算,得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资本成本为12.44%。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初步认为:如果中国房地产投资的实际回报率低于12.44%,而仍然有大量资金涌入的话,那么该行业确实存在着一些“泡沫”。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价格波动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了社会核算矩阵(SAM)的跨墒平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中国2007年SAM.然后运用CGE模型,在一般均衡的视角下,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主要发现: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各宏观经济变量影响显著;各行业产出与房地产价格的变动方向一致,建筑业、重工业、公用事业以及房地产业自身等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大;房地产价格上涨与下跌使得所有居民的收入都下降,但各收入等级城镇居民所受的影响并不相同,而政府和企业的收入与房地产价格变动的方向一致;总体来看,房地产价格上涨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较大,但相同幅度价格下跌的负面冲击更大.  相似文献   

14.
认为中国工业发展应当遵循“比较优势”的观点实质上是要求政府放弃工业政策和技术政策 ,但在解释工业竞争力源泉上却贫乏无力。本研究通过对中国激光光盘播放机工业发展经验的分析证明 ,基于本土市场需求特点的产品创新以及企业在技术学习和能力发展上的努力 ,才是技术相对落后国家的企业能够在开放市场条件下获得竞争优势的原因。中国DVD工业目前遭到被征收高额专利费的困境 ,突出说明了中国工业发展在技术结构上所面临的制约。突破这种制约不仅要求中国企业努力在技术上爬升 ,而且要求中国政府采取积极的技术政策和工业政策 ,因为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市场机制既不能有效地解决通用技术知识的供给问题 ,也不可能公正地分配来自技术知识的收益。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与地区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扩大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乃至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回顾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效应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然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数据运用VAR模型分别考察了东、西部地区的政府公共资本支出与地区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响应关系,并对东、西部的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增长效应大大好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提供了一个思路,即在政府财力给定的情况下,旨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财政政策须适当向西部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市场化进程报告:现状分析与未来预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通过对市场化进程的分析 ,指出当前中国总体市场化、行业市场化与地区市场化离目标市场化还有多远 ,并通过问卷调查及计量分析 ,对未来5~10年的市场化进程进行了预测。文章认为 ,未来市场化的最主要障碍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法制建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中国未来改革的中心任务将是政府职能转换。而想真正做到对政府行为的约束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就需有制度监督与保障 ,即法律制度环境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市场发展和满足自身利益诉求,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并购IBMPC业务,作为中国海外并购最大"赢家"的联想赢得了全球的关注和中国企业的殷殷期待。相比TCL、京东方、明基等海外并购的经济后果集体失语而言,联想能否逃出并购的赢家诅咒?本文将分别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研究联想并购产生的经济后果。其一,利用资本市场的数据实证检验联想并购和整合的经济后果;其二,对比分析联想并购前后财务指标变动趋势及市场份额变动趋势研究并购的经济后果。本文研究发现,联想目前仍然没有逃出"赢家诅咒"的宿命,成败目前尚无最终定论。尽管整合面临很大的挑战和风险,但中国企业仍不会停止海外并购的尝试,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面对的不争事实,为规避并购负面经济后果,本文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周期研究:1954 ̄200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发,提出了分析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本理论框架:基于劳动力转移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了1954 ̄1975年、1976 ̄2004年两个时间段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事实,并进行了计量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尽管自1954年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就表现出显著的共同周期现象,但是,1976年以后的周期与以往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劳动力转移、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三者的相互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本经济机制,经济周期因而表现为高度同步的GDP周期、投资周期和劳动力转移周期。这种现象说明,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将稳定投资、加快体制改革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国房价上涨的成因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房地产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局部均衡模型,并利用我国2002-2011年的分省面板数据分解出成本、需求和非市场因素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区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拉动程度,揭示出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研究发现,在我国"房价较快增长地区",具有明显的需求拉动型特征,且市场预期因素明显;在我国部分"房价较慢增长地区",房价上涨的成本推动特征明显;金融危机前,我国房价属于典型的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而后金融危机时期,则呈现出需求推动型特征。因此,在"房价较快增长地区",需要从抑制过剩需求、降低投机欲望、稳定市场预期等入手来实现房价调控的效果;而在"房价较慢增长地区",则应从加大土地供给、降低土地成本入手,抑制房价上涨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