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经》是许多英美经典作家和诗人文学艺术创作永恒的母题。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著名的战地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也不例外。他有极浓厚的《圣经》情结,他的诗作通过化用《圣经》典故,将作品与钦定本《圣经》进行互文,从而增加了诗作的厚重、可读性和艺术魅力。本文考察了诗人的有关文化背景,分析了他的诗歌特色以及它们与钦定本《圣经》之间紧密的艺术关系。  相似文献   

2.
谈起新中国的诗歌创作,就不能不提到贺敬之。我们回顾他的早期创作,探讨它的长处与短处,不仅有助于认识他诗歌创作诗艺术个性,也有助于认识新诗运动的内部规律,对当前的诗歌创作不无裨益。一贺敬之的早期诗作,主要指他在1940年到1942年之间的作品,即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前的作品。这样来划分诗人的创作阶段,有助于了解诗人是怎样承受时代的影响,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丰富与变换创作题材,探索与寻找适应于自己艺术个性的诗歌表现方式的。早在这以前,十五岁的贺敬之,已经在国统区的报纸上发表过一些诗作,但是这些作品都难以搜寻了。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贺敬之早期诗作,是收入《并没有冬天》和《乡村的夜》两个集子的,以及少量的集外诗。  相似文献   

3.
戴望舒无疑是个自我抒情诗人,留给世人92首诗作中,吟咏一己爱情和内心愁绪的占了绝大多数。这种抒情格局就基质而言,是想通过对个性自由的追求达到对人性自由的追求。但血雨腥风的严酷现实不允许诗人悠游在自我天地,刀光剑影的社会斗争催迫着诗人的良知,风雨如晦的民族苦难呼唤着他的爱国之心,终于,戴望舒,这个一度在《雨巷》中徘徊又徘徊的诗人觉醒了,个人的哀怨叹喟融入了时代最强音.在40年代初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等优秀作品,并积极投入到抗战救亡的时代洪流之中。遗憾的是,戴望舒在完成了自我与社会群体沟通的心路历程后,基本上也结束了创作生涯(从1945年写出《偶成》到1950年去世的5年间,基本未有诗作问世)。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因为这种情况也不只出现在戴望舒与他同类的知识分子身上。就是那  相似文献   

4.
或许可以用“两栖”、“三擅”、“四维度”来概括丁芒迄今为止的诗学与文学事业。所谓“两栖”即丁芒自己“自嘲”和总结过的“两栖诗人”:兼写新诗和旧诗两种诗体。他发蒙于旧诗,成就于新诗,复又回归于旧诗,同时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倡导着新诗与旧诗的融合。所谓“三擅”,盖指丁芒分别在文学创作、理论批评和书法艺术三方面的擅长及其佳绩。所谓“四维度”是指他的诗歌及文学活动体现着四个维度:探幽古典,面向未来,身体力行,关注青少年。丁芒还是一位始终洋溢着生命热情的诗人,生命的感兴及其诗性表现常使得他的诗情超越时代的限制而通向久远,他早期战争年代写的诗及1983年写出《生命钟》后的诗大都体现了这个特点,特别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写的怨刺之诗说明了芒回复自我生命感兴以后才使得他的诗词重新获得了个我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公元七五九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是杜甫一生最困苦的一年,也是他诗歌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继《三吏》、《三别》之后,杜甫又创作了独具特色的陇右诗作。诗人在饱经战乱、颠沛流离、间关秦陇之际,挥如椽巨笔,蘸满腔激情,写下了诸如《秦州杂咏二十首》、《同谷七歌》、《陇右纪行诗》等大量脍炙人口,传之不朽的陇右诗作,从而开拓了他诗歌创作的新领域,正如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指出的:“在杜甫的一生,七五九年是他最艰苦的一年,可是他这一年的创作,尤其是‘三吏’‘三别’以及陇右的一部分诗,却达到最高的成就”。可以说,没有陇右之行,就没有陇右诗作,也就没有他在成都乃至晚年在夔州等地的光辉诗篇。因而,陇右诗作是诗人前期和后期诗歌创作的  相似文献   

6.
2007年适逢法国伟大的浪漫派诗人阿尔弗雷德.德.维尼诞辰210周年。他是法国18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其代表作有《古今诗集》和《命运集》。本文介绍了他的生平,对其诗作进行了艺术分析。  相似文献   

7.
英国诗人拉金是一位专注于死亡的诗人。死亡与宿命论是他诗作中一再出现的主题。这一主题在他的主要诗作《为何昨夜又梦见你》、《救护车》、《哀伤的脚步》、《大楼》、《下一个,请》、《阿兰德尔墓》、《割草机》、《树》、《继续活下去》中均有体现。用新批评的手法对这些诗进行细读,可以发现这一主题已被日常生活融入口语化的琐屑叙述之中。诗歌的抒情性与对生命的不安奇异地融合到一起,使诗歌充满了张力。  相似文献   

8.
两年前,一颗明星从我们的诗空中陨落,金成辉同志与我们永远诀别。然而,作为饶有民族特色的乡土诗人,他那高洁的灵魂却化为一缕不灭的信念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当无尽的思念驱使我展纸管再一次论及他的诗作时,他那敦厚谦和的音容和多情多感的感情世界又温煦着我的心,而如何概括其异常丰富的抒情世界却使我久久难于下笔。他的几十年的诗歌创作成果,岂是我这篇短短的文章所能展示全貌?我只能谈点一已的浅薄的感受。(一) 朝鲜族诗人金成辉虽然年未及花甲就放下了紧攥手中的诗笔,其一生的文学创作活动却已硕果累累熠熠生辉.他从50年代初发表抒情诗处女作《第一镐》以来,一直以高产诗人著称于我国朝鲜族诗坛。进入新时期后,他连续出版了《百合花开》、《野菊》、《金色的草地》、《故乡情思》、《白衣人》、《洁白的爱》和《爱情啊你究竟是什么》等诗集和长篇抒  相似文献   

9.
从诗歌押韵和音韵学的角度,对《全宋诗》中四川籍诗人作品的韵字进行校勘,我们可以发现《全宋诗》中四川籍诗人诗作有二十四处讹误。错误原因在于择本不善致讹、编者误抄。  相似文献   

10.
一个为革命歌唱了半个世纪的老诗人,由于种种原因,被评论界忘记了,这是很不公平的。我说的是胡征同志。他从1935年开始发表诗作散文和短篇小说,收获颇丰。其短诗,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七月浪”诗人专集《白色花》中,选了七首。近来,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胡征诗选》,采其佳作,呈于人前。其中包括了他的短诗结集《主席台》(1954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诗坛上,我省中年诗人黄东成是一位颇有成绩的歌者。他从1953年发表第一首新诗,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笔耕历史。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后,诗人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发表了近千首新诗,其中结集出版的有叙事诗集《冬娃》(198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抒情诗集《花魂吟》(198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青春的旋律》(1985年、百花文艺出版社),还有一些诗作散见于各报刊,正待结集。诗人在不倦的追求中逐步形成的现实主义特色,我们觉得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坛似锦,诗人如林,其间有一些早慧的儿童诗人及儿童诗作值得我们关注。从《全唐诗》中诗人在儿童时期创作的诗歌着手,首先阐述儿童的概念,即限定在14岁以内的人群;其次分析儿童视野中的诗歌题材,主要是咏物诗和叙事诗,多以儿童的感受方式和思维方式审视和描绘儿童眼中的世界,抒发了儿童的思想和情感,创造了一个迥异的童心世界。最后探讨这些儿童诗作独特的艺术个性,从高度的形象性、丰富想像力、构思的新奇性和思想的"早熟"性等方面来分析。虽然唐代儿童诗人及其诗作被遗忘在古代诗歌史和文学史之外,但它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思索。  相似文献   

13.
《黎明街》(广东省出版集团2009年9月第一版)是钟源先生的处女诗集,收集了诗人从青青校园的青涩学子时期到血气方刚的中年岁月前后十多年的优秀诗作,于2009年付梓出版。诗集分为《相约黎明》、《少年情怀》、《求索岁月》、《酒朋诗侣》和《诗苑漫步》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一九四○年十一月底,陈毅从海安进入盐城,从这时起到一九四二年底离开阜宁去延安,二年时间内,据我们所能见到的他共写诗二十多首,其中收入《陈毅诗词选集》的八首,其余的十几首,散见于盐阜区党的机关报《盐阜报》和阿英主编的《新知识》杂志,我社将这些诗作收进《湖海诗词新编》中。陈毅在盐城期间写的诗不算太多,在他一生的诗作中只占很少的数量,但它的特点很明  相似文献   

15.
肖军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向人民奉献了数百万字的作品,且以卓著的小说成就蜚声文坛。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造诣极深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甚丰,仅从一九二六年——一九六六年间写的诗,就计有《黄花吟草》、《梦回吟草》、《故诗拾遗录》、《囚庭吟草》、《新开吟草》、《陶然吟草》、《悸余吟草》等十卷,总名为《五十年故诗余存录》,收录了诗人诗作近八百首。肖军五十年来运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著名诗人的彭燕郊,在20世纪的中国诗坛上早已声名远播:弱冠之年,其急就于战火硝烟中的《春天———大地的诱惑》、《战斗的江南季节》等诗篇,就显示出了不凡气度。而近20年的诗作,却是庾信老更成,虽少了些少年时代那种令人回肠荡气的激情,但却多了些浑厚与凝重,品之回味无穷。作为诗歌理论家的彭燕郊,虽不如作为诗人的彭燕郊那样著名,但其理论上的成就却不容小视,他的诗歌理论著作《和亮亮谈诗》①,在中国当代诗歌理论宝库中是十分亮丽的篇章。他对诗歌创作主体的研究,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见解,对欧美现代诗人诗作的论…  相似文献   

17.
让·德·拉封丹是十七世纪法国著名的寓言诗人。他一生留下了二百四十篇左右寓言诗。我国目前有远方的中译本《拉封丹寓言诗选》。从题材的角度看,这个选本中为数不少的寓言诗其内容来自古希腊的伊索。把伊索故事引入自己的诗作,在欧洲诗人中并不罕见。克雷洛夫这位俄国寓言诗人,就曾把前人反复写过的《乌鸦和狐狸》等故事用俄罗斯的方式加以复述。但拉封丹从伊索那里借得“灵感”的频率似乎极高。据说在他的第一集《寓言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诗人吴岸的不少诗作,非常专注于地方感的挖掘、记录与书写,如他的早期作品《盾上的诗篇》《达班树的礼赞》《重上拉让江》,到他晚年,更是以一整本诗集叙述其故乡古晋的共同存在感,以及巷道、街景、老屋、市貌等等的描绘,处处展现了他作为大马诗人对乡土家园的一份恋地情结(topophilia)与存在之思.通过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地志书写,讨论吴岸是如何透过其诗作,去感觉、想象、记忆其笔下的地方与地景叙述,以其所建构的文学景观与空间场域,透显着内心对砂劳越的认同意识,由此,探析此类诗作的书写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月派盟主、布尔乔亚的典型代表诗人徐志摩,在其如轻烟般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为我们留下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四本诗集。在这些诗中写得最多最为成功的自然要算他的那些爱情诗和离别诗,虽然有些爱情诗不免流于轻浮与庸俗,但多数还是写得真纯而诚挚,极富有感染力,有些甚至成为令人称诵的传世之作。《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就是一首可读性很强的爱情诗。该诗作于1925年,当时正值诗人与陆小曼陷入  相似文献   

20.
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26岁便死于肺结核病。但1818-1820年,即他患病到去世这段时间却是他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其间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等著名长诗及《夜莺颂》等名篇。疾病给诗人带来的痛苦和消极作用不可小视,但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病痛却又极大程度地激发了诗人创作的欲望和灵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