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然语言的多样性和任意性给机器翻译带来很多困难,词汇歧义就是其最难解决的困难之一。然而,与之相关的心理语言学理论研究成果并没有应用于机器翻译之中。文章依据心理词汇的组织和提取模型,从语言理解的心理过程中寻求解决机器翻译词汇歧义问题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2.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的常见现象 ,也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从语义学角度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类 ,对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 ,指出了歧义在语言运用中的积极作用及消极作用 ,提出了一些消除歧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语境──消除歧义的最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消除歧义的最佳途径王金娟歧义现象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一种语言形式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这种语言形式就有歧义。本文主要探讨歧义产生的具体原因及消除歧义的可能性。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有形式(语法格式)和意义(语义)两个方面。形式是有...  相似文献   

4.
语言学界普遍认为歧义现象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由于语言系统内在的根源而产生的。正如乔姆斯基曾说过:“一种语法理论,对于所描述的语言是否恰当、充分,就看它解释歧义现象的能力。”本文主要从语境分析的角度,探讨语境分析是消除歧义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5.
歧义现象是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无法避免的一种普遍现象,语言歧义是语言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障碍,常常妨碍交际顺利进行。但是歧义并非都是消极的,它可以被用来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6.
岐义现象几乎存在于每种自然语言中 ,它关系到语言理解和表达的精确度。产生歧义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但主要有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从现代解释语言学角度 ,对英语词汇歧义与结构歧义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7.
英语歧义现象的语音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一种较复杂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人类每一种自然语言中.在语言的实际运用里歧叉表现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本文着重从英语语音及音系学的角度阐释语音歧义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以求达到为学习者排除障碍.并能对英语歧义这种特殊语言现象加以积极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模糊性和歧义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本文从语言存在的模糊性与歧义性角度探讨语境在话语交际中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一切自然语言之中。英语中的歧义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及语法三个层面。歧义会影响人们的成功交流,但也有广泛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歧义(Ambiguity)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语言学界对歧义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事实证明,研究歧义不仅对语言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外语教学也有着实际的意义。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语言歧义现象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从语音、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对歧义现象进行探析,并试图发现消除歧义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目标是让计算机学会理解和运用人类的自然语言,这就必须给计算机配备一个包含自然语言的词汇、句法、语义知识的语言知识库。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ICL/PKU)自1986年起,历时26年,研制出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综合型语言知识库"。综合型语言知识库中的语言知识所具有的周遍性、格式化、显性化等特点,使得它能够在汉语语言教学领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韩礼德论加的夫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礼德对加的夫语法的基本看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文章从语言的层次性、语言的元功能、功能句法、自然语言处理及语言认知研究方面系统梳理了韩礼德对加的夫语法的基本观点。总体而言,韩礼德认为加的夫语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种模式,是对系统功能语言理论的有益补充。具体而言,韩礼德认为加的夫语法在语言层次性和元功能上的不同划分有其特定的研究目的;加的夫语法在功能句法研究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成绩斐然;加的夫语法在语言认知研究上更接近当代主流认知科学。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来多年来,200多年前开创的历史语言学和现代认知语言学逐渐开始融合诞生了历史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有“基于用法的模式”来研究语言事实背后的理据性的传统,这使历史认知语言学就有与语料库语言学结合的天然优势来观察相关语言现象和语言结构的历史变化过程、追寻其历史变化事实背后的内在规律。文章以具体的实例分别详细说明了COHA在对美语词汇、形态、句法、语义到文化方面的作用,这些实例说明COHA极大地拓展了历史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视野,也为历史认知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保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无意歧义和蓄意歧义。前者是语言结构矛盾的自然显露;后者是说话人对于语言结构矛盾的积极利用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这样的分类,能显示语言消极的一面和积极的一面,在交流中区别对待,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还从语音、词、句法、语感、情理诸方面论述英语和汉语歧义现象,说明其对交流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言价值系统的“纯粹性”主要是指与其它研究价值的学科相对立的、与自然的资料没有直接联系的属性。语言学与经济学和文字学对立,因为后两者中的要素与自然资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纯粹的语言价值系统具有集体心理规约性和偶然性的特征。语言价值系统纯粹性的意义重大,能使我们克服语言学研究中的错误倾向,进一步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概论学科性质属于普通语言学范畴,过分强调具体语言的特性和对特定语言的解释性是对其学科性质产生认识误区的原因。语言学概论的学科内容是从共性的角度讨论人类“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法歧义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义是任何自然语言的内在特性,本文以大量典型例句就英汉语中语法歧义的触发、显露、消除和利用作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2019年4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功能)语言学融合与发展高端论坛”。6位主旨报告专家围绕“语言研究与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语言学学科内部各理论、流派之间的互融互鉴”等议题展开研讨,齐商共谋语言研究的创新发展之路。本届论坛的举办顺应了当今交叉学科、跨学科以及超学科蓬勃发展的趋势,起到了助推语言研究和理论创新走向多元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综述国内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近几年发展的基础上,探究和总结当前研究的热点主题与前沿,预测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并试图展望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前景。国内功能语言学观照下的研究呈现出几个研究热点和前沿,如翻译研究、认知神经研究、司法话语研究、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病理语言学研究、汉语句法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生态语言学研究、系统功能类型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