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文回顾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和改革户籍制度的一系列政策 ,分析了在这些政策中的计划生育政策定位问题 ,介绍了在这一过程中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人员的处理对策和一些新的改革动向 ,最后对一些问题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青岛市改革城市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的实践与探讨王学柱近年来,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计划生育座谈会精神过程中,青岛市努力落实计划生育工作“既要抓紧又要抓好”的指导方针,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求新突破,积极推动计划生育工作向全面实现“三为主”...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化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一方面给推进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大好的机遇,另一方面又给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如...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少国有企业逐步转变为多种组织形式的企业,这种变化,冲击着企业原有的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迅速建立起与企业改革相适应的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是亟待探讨和解决的新课题。本文拟就国有小企业改革过程中的计划生育管理问题作一初步探讨。1资料来源1998年5月18-28日,由广东省计生委、广东人口情报中心、广东省社科院人口研究所等单位,在广东国企比较集中的重工业城市韶关市专门就国有小企业在改革前后的计划生育管理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采用与企业领导或计划生育干…  相似文献   

5.
建立政府牵头、计卫联手、资源共享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 ,开展以知识普及、知情选择、随访服务、咨询指导、健康促进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优质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育龄群众在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方面的需求 ,是城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改革发展的方向1 。近几年 ,南京市玄武区计划生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以及省市计生委的支持下 ,根据新时期城市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发展要求 ,积极推进政府计划生育部门的职能转变 ,探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式的改革创新 ,尝试依托社区医疗卫生和妇幼保健服务网络 ,由政府购买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6.
户籍制度改革与计划生育工作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友华 《人口研究》2006,30(6):82-88
户籍制度改革,使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并对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江苏部分地区的实地考察,研究和分析了户籍制度改革对计划生育的影响,并就化解户籍制度改革后计划生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加快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区建设要求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城市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快城市现…  相似文献   

8.
宋严 《人口学刊》2005,(5):63-65
2000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做出了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战略决策,2002年中央针对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又明确提出“依法管理,居(村)民自治,政策推动,优质服务,综合治理”二十字方针,几年来,在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一些经验,对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2年青岛市在城市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建立了“单位负责、属地管理、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工作运行机制,突出了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工作主线,在明确了街道的管理权限和任务之后,也为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发现,街道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其工作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成果的巩固和深化。为了使街道在城市计划生育新工作机制运行中发挥积极作用,就街道计划生育工作定位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全国十六个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中惟一的省会城市,长春市深入贯彻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决定》,满怀豪情地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披荆斩棘,破浪前进,以实际行动闯出了一条新世纪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家庭老年人来自孩子的经济收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了一个农村老年人来自孩子的经济收入(支持)理论函数,阐明家庭养老与孩子规模和孩子质量关系。并利用调查获得的实际数据予以检验和证实。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成都户籍制度改革模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底以来成都市所推行的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被誉为中国"最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认真总结成都户籍制度改革的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推进成都户籍制度改革,而且对当前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概况总结了成都户籍制度改革的有利条件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成都户籍制度改革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朱凤梅 《南方人口》2020,35(4):1-16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18年城乡居民入户调查数据,从户籍改革角度分析户口类型改变对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户口类型未发生改变的城乡居民相比,户口类型发生过改变(农转非)的城乡居民门急诊服务利用的可能性更高,住院医疗服务支出水平更低。从户籍改革与参保类型交互效应看,相对于户口类型未发生过改变的居民医保参保人群,户口类型发生改变(农转非)会显著提高居民医保参保人群门急诊服务利用,同时降低其住院服务利用。进一步采用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户籍改革对提高城乡居民门急诊服务利用,降低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本文还发现,直接结算提高了城乡居民门急诊和住院的就诊概率;健康自评状况越差,门急诊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可能性越高,门急诊医疗支出、住院医疗支出和跨省异地就医支出也越高。本文认为,相对于推行基层分级诊疗制度,以户籍改革推动农村居民自由流入医疗资源更丰富的城镇地区,改革基层卫生院制度,以及改变基层医疗服务提供激励机制,可能更有助于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荆门市掇刀区是湖北省户籍制度改革的试点区之一。本文对荆门市掇刀区一元户籍改革中的农民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三个方面的结论:其一,农村居民普遍支持户籍制度改革;其二,影响农民态度的因素主要有政策因素、保障因素、经济因素和城市吸引因素;其三,农民最关心的是政策因素的影响,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深化一元户籍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胡燕 《西北人口》2011,(6):59-63
2003年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以来陆续改革户籍政策,并于2010年底出台了《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意见》引发了国内舆论界和理论界的热评。笔者仅以成都的户籍制度改革为样本,从制度变迁的角度阐释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与重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成都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提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难题,以为我国其它省市户籍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若建 《南方人口》2003,18(4):6-12
论文根据外来人口的基本特征,提出这一人口群体在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及这些问题对计划生育工作可能的影响,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对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要有足够的准备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城乡一体化与我国“二元”生育政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实施的是以户籍为标志的城乡有别的二元生育政策。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户籍制度的改革是大势所趋,由此会带来生育政策适用对象不明确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多种生育政策调整方案,认为选择新的区分城乡人口的标志来代替户口以维持现有二元政策的方法不能成立;城乡统一的更严格的生育政策不符合我国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将现有的二元生育政策经两阶段六步骤调整为城乡一体的普遍二孩的生育政策是一种更优方案,它既能解决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生育政策执行问题,又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力度、人口流动行为与户籍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分析了户籍制度保护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工业化乏力和劳动力市场素质门槛是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根本原因。基于人口流动行为的分析 ,阐明了户籍制度改革可能使部分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入住集镇或中小城市 ,但并不能根本改变民工在城乡间或城市间的“钟摆式”流动特征 ,难以达到促进城市化从而促进就业转换及扩大就业的目标 ,最后是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9.
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其制约机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朱宇 《南方人口》2004,19(3):21-28
本文基于一项在福建省沿海地区所做的问卷调查 ,探讨了在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中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其制约机制这一重要问题。结果表明 ,即使没有户籍制度这一障碍 ,流动人口中的大部分还没有把在流入地定居作为其最终目标。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与其在流入地的生存能力和家庭策略、市场需求波动和企业用工策略等一系列非户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认为 ,在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 ,要在户籍制度改革之外的更广泛领域考察与流动人口有关的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原理出发 ,深入浅出地论证了户籍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并揭示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性和存在问题 ,阐明了市场经济运作条件和规律对户籍改革的本质要求 ,指出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提出了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