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当代的发展,总的说来是循着两大基本趋向进行的。其一是由客体认识论朝主体认识论发展;其二是由总体认识论向分支认识论发展。关于后一种发展趋向,我们可以根据客体的不同类型把总体认识论划分为自然认识论、社会认识论和精神认识论;我们也可以根据主体的不同类型把总体认识论划分为人类认识论、群体认识论和个体认识论。总体认识论和这些分支认识论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作为总体认识论分支的个体认识论,不是研究人类如何去认识个别客体,而是研究个人主体如何去认识外界客体,也就是说个体认识论中的个体一词不是指客体,而是指书体。个体认识论就是以个人主体的认识为研究对象的。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体性观念是近代以来人类文化的基础性思想 ,既导致了人类的进步 ,也导致了甚多恶果。主体性有其限度 ,人类不可滥用主体性 ,因为仅在人的有限的认识领域内 ,人才是主体 ,自然才是客体。人不可能是宇宙的主体 ,也不是社会或自身的主体。自然本身才是真正的主体 ,而人只是其一部分。人类如果不善待自然 ,自然也就不会善待人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说:“自然是客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8页)。但这并不是说,任何自然都是现实的客体。所谓客体,它作为认识论的范畴是与主体相对而言的。在人类尚未出现以前,自然界虽然存在,但只是作为客观的物质世界而存在,而不是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客体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以后,人类为了生存,需要认识和变革自然,于是才形成所谓主体与客体的范畴。因此,自然界是否能成为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是否能进入人的认  相似文献   

4.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生态价值是生态客体对生态主体的有用性.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作为生态主体,而将自然作为生态客体,其生态价值观则是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有用性判断.  相似文献   

5.
主体,一般指人类,即指“人”这种“理性动物”,或者按照恩斯特·卡西尔的说法;一种“符号的动物”。这样的定义除了说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以外,并没有说明人何以为主体。主体应该是与客体相区别,相对立和相作用的人类;是与客体构成认识和改造关系的人类;是在这种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的人类。因此,主体是具备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的能动性的人类。对于主体而言,能动性是它的最根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人的价值论     
价值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关系,或者说,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有用性、意义.在人的价值中,客体和主体都是人,所以涉及的是作为客体的人的属性和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有用性或意义.价值是关系范畴.关系的一方不是客体的全部,只是和主体需要相关的那些属性.这有关属性在发挥其相应功能时与主体需要形成满足与否的关系.所以,讨论人的本质,要以对人的属性的科学认识为前提,要在对人的本质即本质属性的全面的理解中来把握作为客体的人的属性.就关系的另一方面——主体需要而言,也只有在搞清楚人的本  相似文献   

7.
<正> 一我们通常讲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观念掌握方式。这种观念掌握方式是以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实际的相互作用,即物质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但它又不是同物质的实践活动合而为一,而是可以同物质的实践活动分离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识、思维活动过程。意识、思维活动也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但这不是主体物质地抓住和改造客体,而是主体观念地抓住和改造客体。意识、思维活动观念地抓住和改造客体,主要是通过各种意识、思维的形式来实现的,但又必须借助于语言这种感性的中介手段。  相似文献   

8.
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及其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项久雨 《江汉论坛》2006,46(11):110-114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就客体而言,其价值只有在实现中才能得以体现;对于主体来说,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在客体的价值实现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其内涵是价值的由“潜”到“显”,其实质是价值客体的主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作为客体,要满足主体的需要,从效用关系角度看,应采取两种途径,即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它们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的两个轴心,并且贯穿在整个实现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不是简单的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过程,而是内含一定规律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工具与主体、客体并称人类活动系统的三大基本要素。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主体和客体的研究很多,对工具的研究却很少。这不仅不利于全面把握人类活动系统的内在结构和机制,也不利于科学地揭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工具系统作一专门探讨。一工具是主客体关系的中介,是人所制造和使用的中介物或中介系统。工具既不同于主体的器官,也不同于自然物。它同主体、客体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工具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某种神秘力量的“赐予’。没有了主体,也就不再有工具,工具总是体现着主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的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的价值观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一、以人民为价值主体价值都是一定的客体相对于一定主体而言的。通俗地说,价值就是意义,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价值主体就是价值的创造者、享有者。价值客体就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作为实践要素的目的和手段的研究,可以揭示出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机制,同时,也从主体方面揭示出人类和自身历史之本质关联.一、目的之产生人的目的的产生和一切意识的产生一样,是以客观存在为前提的(这个客观存在包括一定的与主体相对置的客体,同时也包括主体与特定客体相应的部分),但它不是对客观存在的简单折射,它有一个主观的内在的建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个以产生动机的心理过程为前提的思维过程.这个心理过程是,内在或外在的客观因素刺激主体需要,以至这种需要立即为主体所意识.需要表示主体以及生物系统生存发展所必需因素的总和,当它未被主体所意识到的时候,它只是潜在地、静止地存在于主体之中,而一定的内外因素的刺激就会  相似文献   

12.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年第1期刊载肖显静同志的《作为客体的科学仪器》一文(以下简称肖文),肖文对科学仪器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特点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对于认识科学仪器的功能,发挥它的效能很有意义。不过也提出一个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科学仪器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问题。肖文认为,“将科学仪器看作认识的工具和桥梁是片面的、静态的、有局限性的”,“应将其作为与主体相对的东西,作为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作为客体看待。”(引文没有标明出处,均引自肖文,下同)于是,在作者看来,科学仪器就成了人类科学认识活动中应该去认识的对象、研究的客体。因此科学仪器不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手段和工具,而是主体所要直面  相似文献   

13.
<正> 方法,就其本体论意义,是指主体与客体的联系方式,是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形式。因而,方法是受主客体制约的。一、人的活动对象决定着方法的性质,类型和结构层次人的对象存在由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组成。它们既是人类生活的源泉,也是人类活动的对象。人的一切活动都有也一定有某种方法。当人作用于特定的对象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方法。由不同类型的对象所  相似文献   

14.
论客体     
什么是客体呢?学术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客体就是“外部世界”,就是“自然界”,客体属于本体论的范畴。这种观点表面上抬高了客体的地位,实质上无异于取消了对于客体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客体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弄清客体的基本含义、类型与特点,对于进一步拓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客体的基本含义客体是与主体相对的范畴,客体和主体的矛盾是认识论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认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就在于揭示主体如何正确地反映客体,如何达到主客体的统一。主客体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之一。马克思在…  相似文献   

15.
潜在价值是人的价值活动的未来状态。毫无疑问,潜在价值应该成为价值论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然而,纵观学界以往的研究状况,至少对潜在价值的研究是相对不足的;即使有些论者对此有所涉及,也或只是提出了概念,或限于表面述说,缺乏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对潜在价值进行初步的微观考察。一、潜在价值的含义及其类型所谓价值,学界大体公认的定义为:它是客体中所存在的对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达到主体目的具有效用的属性,是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所谓潜在价值是相对于现实价值而言的,它是指存在…  相似文献   

16.
实践视野中的异化范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作印 《学术研究》2007,3(9):63-66
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包含着主体、中介、客体、定在的四项式结构。这里既有主体客体化、对象化的过程,也有客体(定在)对主体的异化的过程,是对象化和异化的统一。异化是一个关系范畴,它表征的是实践过程中客体对主体的否定性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表征为社会进步与人的价值的相悖关系,它内在于人类实践过程之中,因此与人类历史共始终。正是在主体对象化与客体对主体的异化的交织过程中,人类历史不断走向深处。  相似文献   

17.
主体和客体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因素。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展现了丰富的、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讨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基本类型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多种关  相似文献   

18.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一个核心问题。对人生价值的科学认识,以个体而言,有助于正确的人生目标的追求,以群体而言。有助于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人生价值的内涵和评价 价值是一个使用范围很广的范畴,所谓价值,就是客体满足主体  相似文献   

19.
一、人的主体性及其类型主体是个哲学概念,相对于客体而言。主体就是指有意识地从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以满足其需要的现实的社会的人。人活在世界上,需要进行两种活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亦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世界又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无论...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中无疑存在主观性.其主观属性来自科学的人类维度、人性维度、社会维度、方法维度、认识维度.科学认识具有主观性的原因在于:首先,我们不可能把认识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严格分开;其次,感知并不是完全是由客体强加的,而是包含主体选择和建构的主动过程;再次,我们不知道或原则上无法知道事物本身(物自体),科学具有某种主观虚构的成分;最后,作为客观性根基的主体间比较并非完全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