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与人类形成了不同关系,进入资本主义以后技术一方面改变了技术与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技术使人异化为其本质的对立面、人与机器的二元对立、人的需求与实现方式的割裂、生态危机等多重异化后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技术的异化改变了人的存在和生存方式,技术的多重异化的本质是异化了人与社会的实践方式,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技术的批判从生态哲学视角继承和延伸了马克思资本主义的技术批判思想。  相似文献   

2.
军事技术异化是指在研发和应用军事技术过程中出现了负的价值或者与人初衷相悖的现象。现代军事技术的异化主要表现为军事领域的意识形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以及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等方面。军事技术之所以产生异化,一方面是因为军事技术的本质特性使然,另一方面在于人类的错误认识和不当行为。异化的消解需要人们正确认识军事技术的本质,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价值准则,建立科学合理的研发机制和使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及其当代反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异化的揭露,总是从异化的表象走向经济、政治及社会的深层,从中找出技术奴役人的根源和摆脱技术异化困境的出路。技术本质上只是一种中立性的工具,并无所谓的"原罪",必须扬弃技术的"两重性",克服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深远地影响了当今风靡西方的社会批判理论、生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数字劳动是数字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劳动的全新形态,它在表征劳动层次跃升的同时,也在劳资关系重构中使得劳动异化形式在主体、客体、本体和权力关系等四个维度发生演变。数字劳动异化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它加剧了人与技术的关系失衡,导致了新型劳资矛盾,破坏了全球数字生态,对以数字经济为主题的全球未来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面对数字劳动异化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如何揭露当代资本主义数字劳动的异化本质,进而超越数字劳动异化,构建中国特色和谐数字空间,业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可以从技术逻辑、制度逻辑和数字逻辑三个方面入手,协调推进技术价值观培育、数字命运共同体构建和数字生态建设。旨在把握数字劳动辩证逻辑的前提下,实现对数字劳动异化的超越,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威廉·莱斯认为,控制自然的思想是技术异化意识形态的根源,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及技术的工具性质更是导致技术异化的深层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技术滥用导致了人的异化、生态伦理的丧失和加强了技术对人、自然以及社会的控制;进而提出,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控制自然的观念和技术理性,摒弃技术的工具性质,在推翻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较易生存的社会。莱斯的技术异化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立足于马克思的技术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寻求利润最大化的旨趣,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但是,他将技术对人与自然的控制归结为伦理道德问题,没有将技术置于生产实践领域加以研究,企图通过建立一个易于生存的社会解决技术异化问题,实践起来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6.
技术作为"客体",自身不存在异化问题。人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技术异化,实质上是指人们在对技术的使用中违背了人类的整体利益。技术异化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人的异化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现实存在,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技术异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有着相互关联的多种表现形式。伴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增强,技术异化的后果也表现得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论技术异化的技术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技术异化的技术根源,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技术的本质与价值.技术在自然维度上的反自然性、在人维度上的反目的性、在知识维度上的不确定性,是导致技术异化产生的三大技术根源.  相似文献   

8.
理性是西方工业社会的核心文化理念之一.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近代工业技术文明所带来的"病态社会"和"单项度的人"激起西方学者的激烈批评.法兰克福学派逐渐从早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转向了对科学技术本身的批判并分析了人在技术统治下的异化状态.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劳动实践过程出发,揭示人的异化是资本主义技术或工业的一个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哲学观是解决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关系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视域中,无论从人的本质,或是技术的本质出发,都蕴含着深刻的人本主义倾向。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科技与人的异化以及异化消解的过程,剖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体现了人民情怀,把"现实的人"作为科技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的需求层次的递进为导向,在不断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中,消解科技异化带来的现实问题,以期不断接近"人的解放"这一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0.
在异化理论的流变过程中,对异化现象最为犀利和有力的批判莫过于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异化理论,这一理论犹如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对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究,对当时的现实制度给予了有力的抨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着重从考察人的本质入手,把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与对人类解放的追求放在核心地位,提出通过积极扬弃现存社会中的异化现象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这一观点对当前我国极力诉求构建和谐社会,消除社会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技术自主论最初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万物有灵论.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是技术自主论的一个思想来源,马克思考察的劳动的异化内在地包含着技术的异化.20世纪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技术自主的思想.技术自主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技术化的社会,技术化社会中的人的生存是一种技术生存,技术是人的天命,技术自主论不过是以迂回的形式揭示了人与技术的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对现代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的揭露,总是从异化的表象走向社会经济的深层,从中找出导致异化的深刻根源,从而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的批判。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必然灭亡,马克思科学地诊断出现代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对人工智能的技术本质进行分析,以回应为什么人类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问题。通过历史分析的方法,以“器官投影说”等技术哲学思想作为分析工具,回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历程。发现在理论上,人工智能的研究加深了对人类智能的模仿的同时,更倾向于由机器与人类共建智能系统的解决方案;实践中,人机关系也从“分离”更多地走向“交融”。因此,人类除了能在本质层面上作为人工智能这种人工物所模仿的终极目的而存在,还能在个体层面上作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的行动者发挥智慧功能,人类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性本质论者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只有人的社会性才能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这一哲学命题的失误表现在:一是将质与量这两个内容完全不同的概念相提并论;二是混淆了事物的特性与本质两个概念的根本区别;三是将属于意识范畴、第二性的东西的社会性当作事物的本质;四是将属于现象的社会性等同于本质;五是违背了本质的定义及其规定性;六是背离了生命科学的科学结论,违背了哲学的使命和要求。可见社会性本质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唯有人的自然属性才是人的本质,才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它不同于非人类中心主义者关于生态问题的观点。根据马克思的自然观,生态问题的实质是社会问题,只有从解决社会问题入手,才能真正克服人与自然的异化。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对人的本质及其异化的问题多有论述,这既是那个时代哲学研究的兴趣所在,也是马克思整体理论由以开始的兴奋点.马克思从最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受费尔巴哈深深地影响到用异化劳动理论引出人的劳动本质再到最终形成人的实践本质的观点,是一个必然的逻辑过程.理顺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对异化和人的本质问题的论述,继而经过深化逐渐达到实践的高度概括,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真实内涵和理解马克思的整个哲学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批评角度重读莫瑞森作品,对于重新认识和解读莫瑞森有着积极的拓展意义。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方面全方位考察莫瑞森的作品,可以感知到人与自然、文明与自然,以及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是如何相互作用而最终导致生态恶化的。文明固然是一种进步,但是在以远离自然和破坏自然为代价的文明发展制度下,人类终将遭受肉体和心灵的惩罚,只有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才是人类最终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赫胥黎在其作品<美妙的新世界>中对科学技术进行了强烈地批判,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奴役和异化的工具,但是,时间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是自由的推动者而不是枷锁.在这一点上,赫胥黎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都忽略的人的主体性,未能正确预言科学技术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