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水浒戏到《水浒传》的戒色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浒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被再创造的路径之一就是让水浒英雄进入戒色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水浒戏的情节因素以变形的方式进入《水浒传》,水浒戏中的搽旦形象也深刻影响了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描绘,正是从以上两个方面水浒戏给予小说《水浒传》深刻的影响。但《水浒传》的叙事焦点从男女私情转移到了英雄传奇,并从政治、历史的高度,展开了社会生活广阔的画卷,改变了原先水浒戏的叙事意趣。  相似文献   

2.
池莉的近作《生活秀》和《看麦娘》都是塑造了两个并非母亲的母亲形象 ,这个特别的现象 ,表明作家对母性问题的关注。相比之下 ,《看麦娘》的母性主题 ,其意蕴更加丰富。小说将几位不同类型的母亲放在不同的社会转型期当中去表现 ,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政治环境与个体心理结构所产生的碰撞和变异  相似文献   

3.
莫言的《丰乳肥臀》通过对母性的想像分析,力图表现在男权历史中被遮蔽的女性身上的母性光辉以及找回女性失落的自我的悲剧性。进而在小说的深层意蕴上显示了作者对母性文化的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前后,个性自由与社会解放的主题苦苦地纠缠着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东方民族的几代作家。在中日现代小说的进程中,自我主题与社会主题互相消长,呈现着不同的演变形态。考察中日现代小说的主题走向,可以透视到这两个历史上有着密切关系而现实处境又完全不同的国家的文化和政治变异,并从中显示出两国知识分子的不同命运与价值观念。而对作为各自社会与文化新旧交替阶段的中日现代初期小说主题态势的考察,尤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家是以自己的母亲为原型,抒写了一部女性精神史.在小说中作家吁求母性回归,颠覆非勒司中心主义;并以女性的自我和社会文化结构为切入点,阐释作家的女性观和小说所蕴涵的女性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日本文坛在翻译和归纳西洋小说时所创立的小说题材分类概念传入中国,在中国产生了热烈反响,从题材上对小说进行分类成为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探索的一个热点和焦点。尤其是政治小说、科学小说、侦探小说等题材的优先提倡,都受到了日本文学的直接影响;滑稽小说、社会小说、家庭小说、武侠小说等题材类型也和日本小说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两国的相同题材类型的小说在理论和创作上又呈现出某些不同特点。由于中日两国近代小说的题材类型的革新和转型有着大体相同的背景,因而也出现了大体相同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题材类型划分的重叠交叉,新的题材类型的小说由严肃的启蒙文学演变为商业性的通俗小说  相似文献   

7.
谢剑萍 《理论界》2006,2(4):182-183
小说《达罗卫夫人》通过运用自由间接引语展开人物对话和内心活动、时间蒙太奇和空间蒙太奇等叙事手法,获得了叙事上的广阔空间,从而揭示出多样的社会现象和主题,实现叙事手法和主题表达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亨利·菲尔丁是18世纪的英国小说家、戏剧家。他的小说是18世纪启蒙主义时期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顶峰。他的代表作品《汤姆·琼斯》是英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部巨著,被很多文学评论家当做小说创作的典范。这部小说在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塑造、小说的结构、写作技巧及小说语言等方面都为其他作家树立了榜样。《汤姆·琼斯》主题明确、思想性强,它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虚伪和贪婪,无情地抨击了政法界的腐败现象,并探讨了人性和道德伦理问题,及自然和文明之间的关系。作者在揭露抨击社会丑恶的同时也描写了很多美好的事物,既激起人们对丑恶事物的愤恨,又鼓励人们去追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9.
刘文 《学术论坛》2006,(2):155-160
《莎菲女士的日记》和《呼啸山庄》这两部来自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的小说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对疾病的描写这一独特手法来深刻揭示小说的主题,控制小说情节的展开,并进而界定小说女主人公莎菲和凯瑟琳的内心世界及其个人身份认同。无论是丁玲的莎菲还是勃朗特的凯瑟琳,当她们试图遵守传统社会行为规范,在传统社会结构中生活时,她们就抛弃了女性自我,面临着自我崩溃;而当她们违反传统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时,她们就陷入病态。  相似文献   

10.
作为英国古典文学作品之一,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不仅具有巨大的文学意义,更传递了狄更斯对19世纪英国底层民众悲惨生活的深切同情。在这部小说中,狄更斯用人物群像的手法深刻描写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英国底层人民生活画卷。《雾都孤儿》不仅在当时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也为完善后来的英国文学添砖加瓦,并使狄更斯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作家之一。通过分析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并对小说中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可以促使读者对社会改革深思,让更多人体现出自己善良的一面,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柏青哥》以20世纪初的社会背景为起点,讲述了日本殖民者在朝鲜贵族无能、统治者腐败的前提下,普通人如何生存与反抗的故事。小说中共涉及到四代人长达百年的移民生活,展现了日本吞并朝鲜后,被迫流亡到日本的朝鲜人,与出生成长在日本的朝鲜人,对抗或是顺从社会的内心斗争。从社会决定论视角下解读该小说,研究大时代和移民者之间的关系,发现移民者如何接受自己,并被社会接受的心理活动,以及一系列与人性、名利、社会现实相关的矛盾,阐释了在民族精神与自我认同不可兼容的条件下,受社会支配的个体应当反抗还是顺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化视角考察京派小说的创作主题。认为,对生命的思考、探索,是京派小说创作的出发点。这一创作主题是对五四文学主题的承续和发展。京派小说创作崇尚力的美、粗粝的美是一种健康的生命的表现,而对文明社会里“道德”对人性真情的压抑、“道德”面具背后的堕落以及对人格的麻木,则给予了悲悯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世情小说《金瓶梅》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进入了新的转折时期。将它 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类的小说相比,艺术上有许多突破。它一反描绘惊天动地之壮举的做法而直 接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如实地描绘家庭日常生活,描写现实社会的各种形态.为我们展示了 十六、七世纪明代的社会风俗画卷。在人物塑造方面脱离了理想、浪漫的光圈。注重刻划人物的心 底世界,充分表现其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结构艺术上也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4.
崔营 《北方论丛》2010,(6):53-56
日本"第三代新人"作家远藤周作籍由其宗教文学作品创造性地提出了"母性宗教"的日本式天主教观.其文学着力表现出对弱者的关心和救赎,表达了作者对基督教义的反思与探索.他在小说创作中使用了丰富的人物、动物和自然景物,甚至颜色等圣经神学的象征,建构了文字表象与意象的二重结构,力图揭示十字架救赎的真正意涵,表达自己对信仰的诠释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小说语言的语气、词汇意义以及语篇衔接的分析可以引导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小说语言外的社会意义。以《公司人》为文本来看,小说通过其中人物交往、人物的言语和思想以及发生的事件等的叙述来表现其主题,在陈述与对话语气、词汇意义、语篇的衔接手段等方面都体现了语言功能在语篇谋篇方面的作用,体现了语言功能在为传递语篇的主题服务。  相似文献   

16.
唐传奇是中国叙事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对其后宋元明清小说、戏曲的风格、题材和现当代小说的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大部分唐传奇作品围绕女性主题而展开,因此,女性主题自然成为唐传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后,学术界在此方面著述颇丰。本文围绕这一时期唐传奇女性主题研究关于女性地位、婚恋自由和社会礼法的论述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利于今后唐传奇女性主题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万森 《齐鲁学刊》2005,(6):107-109
长篇小说《大江流日夜》在小说叙事和人生反思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作品采用了充满张力的双重叙事结构,蕴涵着故事主题、情境主题、意象主题三重主题。小说通过展示一群1950年代大学生的不同命运,对生命、社会、历史、文化等命题做出了独特思索。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小说研究中儿童群体一直是被忽视的重要群体。通过梳理发现,新时期以来涉及儿童的小说,其主题主要有成长主题、教育主题、社会浪潮的冲击主题、精神家园的建构主题等。通过对这些话题的关注和总结,我们发现它们不仅仅体现着作家独特的社会反思、美学理想和人文关怀,同时也可以成为打开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全新的视角,开掘出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9.
托妮.莫里森对自己的定位是"黑人女性作家",她多年来也始终围绕着种族与性别这两大主题进行着女性主义书写。在她的八部小说中有七部以女性为主角,而在仅有的一部以男性为主角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女性人物的形象同样丰满突出。这样看来,读莫里森的小说就仿佛是在看一幕幕黑人女性成长的悲剧。其实,在莫里森的小说中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即在性别与种族的双重压迫之下黑人女性踏上了一条自我追寻之路。莫里森的八部小说围绕着影响黑人女性一生的几大主题因素(美丽、友情、家庭、爱情、母爱、嫉妒、疗伤、女人间的争斗)展开,表现了黑人女性的苦难与救赎。  相似文献   

20.
《伤逝》几乎是鲁迅唯一的一篇爱情主题小说,60多年来魅力长久不衰。这是一篇文本内蕴丰厚、令人回味无穷的作品。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去挖掘作品的底蕴。以往,人们对《伤逝》的读解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它的社会批判性上。但假如你将视线转向主人公的内在世界,体贴其情感的起伏,玩味其灵魂深处的苦恼与渴求,那么,湖逝》在其社会批判之外当有更丰富的内容。小说从男主人公悼念已逝的女主人公起笔,一开始就确定了凄伤哀婉的基调。这段在阴郁的氛围里展开的爱情故事,绝少欢乐的气息,虽然会馆里曾有过子君的笑声,但这笑声仍然不能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