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郑克鲁巴尔扎克的小说创作达到了十九世纪文学的高峰,这座高峰犹如喜马拉雅山一样,至今仍然矗立在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地平线上,巍然壮观。《人间喜剧》构成了巴尔扎克创作的主体,其中尤以长篇小说最为出色。但是,中短篇小说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苏短篇小说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江苏建国后50年的短篇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文化背景,梳理发展趋势,评估美学价值与艺术特色,溯流派、明正变、指瑕瑜、辨盛衰,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有益于短篇小说创作与批评的健康发展,并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新时期短篇小说研究,以1980年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最明显的区别是:文学的价值观念变了。短篇小说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的过程。新时期短篇小说研究的第一个阶段,是伴随着七十年代末期短篇小说创作高潮而兴起的。当时的创作状况是:暴露文革十年中的“伤痕”,反思十七年的极左错误以及揭露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成为小说创作的最流行的主题,并且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注目。一篇佳作问世,常常举国传诵。小说以其与生活紧紧相联的迫切感、切近感征服了人们,成为时代的宠儿。这种特殊的文学时代也影响着短篇小说的研究,使其打上了鲜明  相似文献   

4.
林斤澜的短篇小说艺术谈是留给文坛重要的文化遗产。他认为小说作家必须细致地观察生活,敏锐地捕捉生活,深刻地感受生活。他强调截取断面的方式,强调对于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升华,指出小说必须寻找好的角度,描写作家自身最感动的人与事。他从虚与实、空白与落实、单纯与丰富、想象与虚构等方面,细致深入地探究了短篇小说创作的技巧问题。他强调创作灵感中对于灵魂的捕捉,注重短篇小说中画龙点睛之笔,强调经过作家感悟和提炼的焦点。他在短篇小说理论中赞赏探索精神,提出了诸多有关艺术探索的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5.
2003年的中短篇小说,明显地出现了三股新创作潮流.一是写"多余的人"的新潮流.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大变动,一些人已成了"多余的人".写这些"多余的人",在2002年以前只是零星地出现在小说中;到2003年,在中短篇小说中已形成为一股创作潮流.二是写弱势群体的创作新潮流.在文明社会里,弱势群体是客观存在,但直到2002年,人们才开始对弱势群体予以关注.汇为写弱势群体的新潮流,却是2003年中短篇小说的另一景观.三是写领导部门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以及显示领导部门中的健康力量,终于形成一股新潮流.  相似文献   

6.
柔石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颗璀璨绚丽的流星,虽在生命的长河中瞬息即逝,却以其创作实践划出了一道永不消逝的光彩。柔石创作的短篇小说并不多,按其创作历程和思想转变,大致以一九二八年为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短篇小说集《疯人》为主。此集于一九二五年元旦在宁波自费出版,包括六个短篇,表现个性解放及恋爱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青年的追求和愿望,与“五四”时期进步的主张是相  相似文献   

7.
粉碎“四人帮”以来,小说创作是较有成绩的文学样式之一,尤其是短篇小说,如雨后春笋。但是,近年来的短篇小说却有一种不良倾向:篇幅冗长,淡而寡味。每一次读到长而乏味的短篇,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鲁迅的短篇小说。鲁迅的小说最受人欢迎的特点之一是短而有味。“短”,是说篇幅短,真正够得上称为“短篇”小说。当然,只是“短”,并不能概括短篇小说的特征;不过,既然称为短篇小说,就应该篇幅“短”。自然,鲁迅的小说如果仅  相似文献   

8.
孟睿 《理论界》2013,(5):149-150,187
叙事视角是小说创作中的关键性问题,是创作技巧中的最基本问题之一,一直以来他都是小说创作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李渔在其白话短篇小说中将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的巧妙结合并灵活转换,获得了与众不同的审美效果,引导读者进入他的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9.
约翰·契弗 (1912— 1982 ) ,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他和家人居于纽约市郊区中心地带的斯卡巴勒。契弗本人不仅喜爱郊区 ,而且对郊区了解颇深。他创作的一系列具有高水准的短篇小说 ,都是以纽约市郊区中上层住宅区作为背景。一般说来 ,契弗的短篇小说主要有四类背景。第一类是城市背景。契弗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某些人的生活方式》(194 3年 )和第二个短篇小说集《巨型收音机及其他故事》(195 3年 )就是以纽约城为背景的。这些故事集中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居住在纽约市区的一对对移居到城市后成为美国社会中产阶级的年轻男女。这些人…  相似文献   

10.
试论孙犁短篇小说的散文风格李力(郑州大学中文系)孙犁是当今文坛久负盛名的老作家,他的创作种类较多,但奠定他在文学史上地位的是短篇小说。半个世纪以来,多少作品曾喧嚣一时,流行一阵,但最终被历史淘汰,被生活湮没,然而孙犁的作品却仍以浓郁的乡土气息、人情美...  相似文献   

11.
李丽 《北方论丛》2012,(4):43-47
"五四"以后,随着西方大量小说观念的引进,短篇小说的文体意识开始生成。胡适最早以下定义的方式表达了思考结果,提出了著名的"横截面"理论,此时期的短篇创作也缔造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观,鲁迅的作品便是文体自觉的代表。随着理论与创作的不断成熟发展,过于欧化和激进的观念开始受到反思和质疑。自30年代始,开放自由、不拘一格的短篇小说观和创作便逐渐多样丰赡起来。  相似文献   

12.
对晚明白话短篇小说的再认识柳依晚明是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创作最重要的时期。从天启元年(1621)冯梦龙刊行《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起,到明朝灭亡时(1644)止,前后不过二十多年,晚明文坛便出现了一大批话本、拟话本集,保留至今的尚有二三十部、数...  相似文献   

13.
孙峻 《河北学刊》2002,22(3):118-120
本文简要叙述了英国短篇小说的兴起和发展,分析了各个时期的特点、代表作家及其主要作品,探讨了莫泊桑式和契诃夫式两类短篇小说的形成以及各自的特点和影响。并将英国短篇小说的发展道路与中国小说的萌芽和发展演变进行了比较,指出其异同。  相似文献   

14.
刘庆邦的短篇小说创作 ,在叙述视角上坚守着平民的人文主义立场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在叙述内容上则着意开掘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好和丑恶 ,在叙述话语上则追求纯朴清新的语言、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生动活泼的细节描写 ,体现了其特有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一玫 《理论界》2006,(1):195-196
现实主义作家不只是一丝不苟地描摹现实,他也有那些荒诞不经的超现实的描写。“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好像是结合在一起的”。巴尔扎克也不例外,而他的浪漫主义风格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便是第二时期的创作,尤其是这时期的中短篇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6.
短篇小说的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美国短篇小说《罪过》的翻译为例,结合基本翻译理论,总结和探讨了短篇小说英汉翻译的一些具体方法和常用技巧。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治学严谨又富有创新意识的学者、作家吴组缃先生,其创作的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体现了其圆熟的创作技巧,同时也在这种精到简洁的叙事技巧中突显了处于男权中心社会中的女性命运。  相似文献   

18.
考察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形成与兴衰过程,我们会发现白话短篇小说的形成与兴衰与文言短篇小说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但研究白话短篇小说的形成与盛衰的原因,同样可以从创作主体、作品内容和接受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必须从研究实践发现和总结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理论方法,才能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州立大学教授玛丽·罗尔伯格一九七九年编选了一本叫做《从小说到反小说》的书。在该书导论《论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短篇小说》里,她沿用美国十九世纪作家布兰德·马修斯和爱伦·坡的观点。首先把短篇小说同“篇幅短小的故事”区别开来,认为作为一种新兴文体的短篇小说,在西方是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才出现的,它的历史至今不过一百五十年左右。按照这样的见解,她把这一百五十年来西方短篇小说的发展变化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这就是:第一个阶段,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至十九世纪末,其代表性作家是美国的爱伦·坡和俄国的果戈里及其追随者;第二个阶段,又称“现代小说”,主要是指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创作,其代表作家有“现代前期的契诃夫”、新西兰的曼斯菲尔德、爱尔兰的乔伊斯、美国的安德森等;第三阶段,主要是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创作,又称“当代短篇小说”,代表作家是奥地利的卡夫卡,阿根廷的巴吉士(又译为博尔赫斯、鲍赫时)、美籍俄裔作家那波科夫等。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转型中艰难跋涉──1994年浙江短篇小说概述陈建新,金永平一所谓现代化,是精神现象或心理状态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共同转型。当旧的道德、信仰、习俗等等受到冲击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就会失衡,更有甚者,旧时代的一些精神糟粕会沉渣泛起,填补精神世界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