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论证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态思想,指出人与自然和谐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并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现路径作了理论探讨和科学设想:通过根本的社会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律制度;通过理论创新揭示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思想指南;通过文化创新,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的自然观;通过自然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采取新的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实践能力。重温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可以为我们今天通过各类创新活动建设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供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环境法的伦理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主张人类热爱、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通过道德和法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和谐、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和谐、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人化自然"与"未人化自然"相和谐、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能够满足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论证和可行性论证,应当成为环境法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是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时代凝结,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最新注解。"生命共同体"理念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根本出发点,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视角,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以及共进共荣关系,以此回应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争论,并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境遇倡导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构路径来看,"生命共同体"理念主张从认识论层面破除极端主客体主义的弊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在发展论层面主张推进"绿色化"的发展方式,在方法论层面主张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
环境秩序与环境效率——四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人类的一种理想秩序,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环境秩序贯穿始终的要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强调一种内在的、深层的一致性,它不仅要求主体之间互相配合、合作以及利益分配的合理性,还要求主体人与客体自然之间的融洽和合作."人与自然相和谐观"是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环境资源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成果,它建立在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共发展、人与自然双赢的理念上.环境资源法的任务就是建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秩序,把传统的人与自然对立的发展机制改造成为人与自然双重和谐的发展机制;实现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环境资源法学所追求的效率和效益包括环境(生态)效率和效益.环境效率(效益)理念表示环境资源法应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统一,追求最高的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揭示,在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理念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以“人”为核心,立足于自然,以人与自然界和谐为出发点,追求人与万物的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都认为人与万物同质同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问题上,都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是要把人和自然摆在同等地位上,尊重和顺应自然;在人如何利用自然问题上,都强调人对自然应取之有度、和谐共生。深入理解二者的契合性,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慎重审思历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所提出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精辟概括.国家公园是一种新的自然保护地类型和自然场域,在我国当前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国家公园建设应遵循的环境伦理典范,国家公园建设实践中所体现出的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技术和生态文明行为的现代化,是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公园内涵的深刻展现.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公园环境伦理内涵的实践转向,也是其实践归属,在此基础上谋求生态建设的长效维稳是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以"人"或"自然"为中心的生态伦理对人与自然共生正义的研究容易陷入抽象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在劳动中实现人与自然共生正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生态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共生正义的实践手段.基于生态劳动的人与自然共生正义图景,实现从"人"是主体到"人与自然"互为主体、从认识"人"向认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从抽象伦理规约向生态实践的全面转向.唯物史观叙事中人与自然的共生正义重构,对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北美印第安神话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美印第安神话中,自然界的万物都蕴含着神灵,都有非凡的神力,人与自然万物共存共生,相通相融。在万物共存的平衡系统中,人是有决定力量的主角,但人却始终不敢恣意妄为,因为人对自然有感恩之情、尊敬之意和畏惧之心。在这三者的基础上,人与自然万物最终相互理解,相亲相爱,真正融为一体,人与自然也真正达到了和谐。  相似文献   

9.
库伯是第一位在自己的作品中关注资源保护的美国小说家,其代表作《拓荒者》描述了定居者对荒原的改造和文明内在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从生态的角度解读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殖民者肆意浪费资源的行径以及典型人物的塑造,进而揭示作家希冀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共生共存的生态和谐观,有助于人们理性地思考现代社会发展的代价,自觉地构建自然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持续和谐。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的。农耕时代,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原始的、低级的和谐状态,工业文明时代的人与自然处于失衡和错位的状态,在当代,必须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改造自然和尊重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关系。这是一个"和谐——失衡——和谐"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环境污染导致的公众健康损害愈发突出,环境健康问题频繁发生,暴露出我国环境法治体系建设过程中公众健康保障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为此,建立起面向公众健康保障的环境法律规制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以规制的发展路径为切入点,分析环境规制的演变进路,剖析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个体主义规制模式的局限性和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规制在环境保护和保障公众健康方面所具备的优势与正当性,从而明确环境法律规制机制的发展脉络和现实需求。然而在风险社会中,环境风险的社会化属性愈发凸显。面对复杂而多元的环境问题,单纯依靠公权力的作用已难以实现环境法律规制目标。随着公众环境保护参与意识的增强和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的兴起,建立公私合作模式的环境风险法律规制机制,通过发挥法律的强制性与规范性作用,在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下,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就成为实现环境法律规制目标的应然之选。  相似文献   

12.
"人肉搜索"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定产物尽管存在着诸多不足,但其维护正义及公益性本质为其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我国对"人肉搜索"还没有明确的立法,因此对其加以理性的法律约束与道德考量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借助法律的控制手段规约"人肉搜索",可以避免其可能产生的隐患,发挥其积极效应,促进其健康发展。"人肉搜索"的出路一方面在于提高网民自治,另一方面有赖于对我国现有法律体系加以解释,提高现有法律对"人肉搜索"的适应能力,完善网络法规对"人肉搜索"进行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3.
美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制度的有效实施是降低环境健康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人体健康提供有效保障。美国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管理,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并使得该制度成为美国环境立法和制定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美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剂量反应评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四个步骤。同时,通过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三者的有效衔接,实现风险评估制度的有效性。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频发发生,导致的环境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而保障人体健康作为我国环境法制目标之一,尚未得到有效重视,缺少法律保障基础。基于我国环境健康规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借鉴美国风险评估制度经验,从贯彻风险预防原则、完善环境标准制度、健全风险评估制度、完善企业环境健康管理体制和推进多元化公众参与模式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新征程建设法治中国和美丽中国的宏阔背景下,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对于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基础性保障功能和战略性支撑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相结合的生态良法善治,蕴含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发展价值追求,创造了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法治文明珠联璧合效应的人类生态法治文明新形态。用法治来引领、规范和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其总目标和总抓手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框架下构建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备法治规范体系、高效法治实施体系、严密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法治保障体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法治体系构建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目前虽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诸如生态环境立法的体系性、完备性不足,且与宪法和其他部门法以及党内生态文明法规之间的协调性不够;生态环境执法体系尚未达到良性高效的建设目标,生态环境司法体系尚未真正形成理性系统的“绿色司法”制度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中央督察与省级督察两级工作衔接机制不畅、国家监督...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为了化解这些矛盾,实现中国在稳定和谐中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使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减轻政府的压力,提高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度。目前,中国现行的非营利组织法律制度在审批上过于严苛而又监管缺位,同时缺乏足够的税收激励制度和人力资源保障制度,这样的法律制度缺陷成为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瓶颈。针对这些问题,要削弱控管制度加强监管制度,增加财政激励保障人力资源,以此为目标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重庆宜居城市建设中的法律保障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宜居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包括自然、经济、社会在内的,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城市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宜居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然会受到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制约,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和谐社会,在宜居城市的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力,而法律的引导、规划,强制和保障必不可少.文中拟以重庆市为例,从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两个方面着手,分析重庆宜居城市建设中的法律保障体系的脉络并提小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对重庆宜居城市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立法滞后、重城轻农、公众参与制度缺位、责任制度缺乏力度等方面的缺陷,严重地威胁了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借鉴发达国家从不同角度、阶段保障饮用水源安全的经验,可以从饮用水源优先保护、城市与农村并重保护、公众充分参与和严格法律责任制度四个方面来完善我国饮用水源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发展生态经济应是其法律内涵。其中的政府责任源于环境公平和客观实际的需要,公众参与则应定位于优化政府运行和公众利益诉求的表达。同时,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禁止污染转移等相关环境法律制度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9.
自然体权利能否在环境法中确认,是近几年来环境法学界一直探讨的话题。传统法学囿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从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理论否认自然体权利的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从人与自然整体性视角重新解读自然体的主体性地位,为自然体权利的法律化进程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我国自然体权利在法律规范上的缺失,借鉴国外自然体权利保护实践经验,我国应以自然互惠原则、风险预防原则为基础,以代理制度、公共信托制度、公众参与制度为实践方式,注重自然体受到损害时的补救,提倡自然法庭,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自然权利观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中若干问题之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影响评价是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法律制度,公众参与是国内外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有效推行以及公共环境纠纷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有立法难以有效保障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参与权的实现。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的范围和类型,扩大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提高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