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通胀及通胀社会承受力的含义所谓通货膨胀,就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世界上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在2%以内,一般不称为通货膨胀,因为社会在货币经济条件下,只要经济有所增长与发展,要使物价绝对稳定而不上涨是不可能的;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超过了2%,便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经济学家们还根据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不同幅度,认为2-5%以内为温和的通货膨胀,5-1O%以内为高通货膨胀,超过IO%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超过20%就成为恶性通货膨胀。我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经济目前受到通货膨胀的严重困扰,货币流通量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量。广东省名义国民收入在1979至1987年间,平均年递增16.3%,而狭义货币流通量M。平均年递增27.7%,超过名义国民收入增长数平均每年达11.4%,致使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物价水平高涨相并存。在传统的旧体制下,政府对物价实行集中统一管制,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商品物资短缺,而物价却表现得比较“稳定”。1979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货币增长中包括了经济货币化过程中需要扩大货币容量和某些年份货币增长过多两方面的因素。由于市场调节作用不断增强,货币流通量过度增长引起物价上涨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一)改革开放16年来,福建经济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当年价计算的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6.40亿元,发展到1994年的1685亿元,增长24.37倍,年平均递增22.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95倍,年平均递增22.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95倍,年平均递增15.44%,超过了改革开放前28年的年平均递增速度7.24个百分点。我省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同财政对经济的支援分不开的。归结起来说,全国和福建财政走的是一条以有利于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为基本宗旨的道路,采取了税负从轻的财政政策和措施,同时…  相似文献   

4.
1995年,新疆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整个国民经济呈现稳步增长势头。由于新旧体制交替,经济增长所伴随的各种矛盾更加突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猛扩大,货币的超经济发行使社会总需求大幅度增长,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逐步释放。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物价水平的较大幅度上涨。与1992年相比,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水平平均上涨12.6%,城乡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总水平上涨13.0%。与此同时,工业品价格水平也大幅度上涨,1993年新疆工业品出厂价格平均上涨26.24%,平均涨幅比零售物价总水平高13.64个百分点。在价格体制改革时期放开价格,市场物价总水平有所上升是不可避免的,各种经济因素和体制关系的非均衡性变动,都可能造成价格激烈变化,推动市场物价上涨。为了比较客观地认识和判断1993年市场物价形势,现从几个方面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一、几个贷币政策理论问题的新解说 1、货币政策的目标:还要再争论吗? 可以说,有关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都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后,从西方货币理论中引进,并加以中国化的。在西方货币理论中,货币政策和目标有四个方面,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在改革初期,由于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的规模有限,低工资低就业又是中国经济的一贯特点,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便被很自然地确定为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其后不久,理论上关于纸币流通条件下是否必然产生通货膨胀的争论和实际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的显性化,使许多经济学者坚称稳定货币才应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唯一选择。他们认为,经济增长是政府的政策目标,而不是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由于经济增长目标与物价稳定目标是矛盾的,中央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必然会左右摇摆,而且特别容易屈从于政府的  相似文献   

6.
一、系统辨识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形成和实现必须通过市场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价”是处于一定的市场环境中,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本文把物价视为非平衡复杂开放系统,以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其测度。它反映一定时期价格变动情况。全省零售物价总指数演化如图1所示:由图1曲线①(以1952年价格为100)可见:从1953──1960年物价总指数很平稳,但1960──1961年发生巨变,1963年开始回落,1965年──1978年稳定在闭区间[113.6,114.8],1979──1984年稳定在闭区间[117.9,137.6]…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程度究竟怎样?控制通货膨胀还有哪些压力?通货膨胀与我国证券市场有哪些内在关联?这些关联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将会带来哪些影响?这是各方面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一、目前我国通胀的产峻态势1994年,我国物价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以下显著的特征:一是物价以明显高于往年的水平上涨,始终保持1988年以来多年未有过的高水平。通胀率自1988年以来分别是:1988年为18.5%,1989年为17.8%,1990年为2.1%,1991年为2.9%,1992年为巴4%,1993年为13.0%,1994年则高达21.7%。二是商品价格上涨的品种范围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8.
90年代改革开放新阶段的中国经济,已站在高速增长与结构成长良性循环的起飞跑道上,但要实现起飞,坚持货币稳定是个十分重要的前提。货币稳定,改革开放就可以顺利进行,经济就可以持续高增长,结构就可以协调成长,而结构的协调成长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又会从根本上奠定货币稳定的基础。因此,正确处理高速增长、结构成  相似文献   

9.
高铁梅、刘玉红、王金明在《中国社会科学》2 0 0 3年第 6期上共同撰文指出 ,中国近年来出现的通货紧缩有着复杂的背景 ,既与处于市场化转轨过程有关 ,又与体制上一些特殊因素有关。通过利用 TARCH模型和高参数模型从货币政策对物价影响的非对称效应、货币原因、总供给曲线和产出缺口 ,以及消耗需求、企业效益对物价的影响等多个视角定量分析和探讨中国转轨时期经济高增长与通货紧缩并存的原因 ,得出的结论是 :( 1 )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于物价具有不同的作用 ,在通货膨胀时期 ,如 1 992— 1 994年 ,货币政策不存在非对称效应 ,…  相似文献   

10.
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是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其数量变化会对货币政策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造成货币供给结构和投放结构失衡,降低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动性,增加了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由此,本文提出应采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外贸依存度、偿试进行人民币国际结算从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考虑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运用途径等方式降低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保持货币适度增长,避免物价大帽波动物价稳定与经济成长是经济发展的两大目标,每个国家都希望在经济快速成长同时,保持物价稳定,但能达到双重目标的国家极少。根据各国早期发展经验,显示经济快速发展时,即是物价膨胀时期。以日本为例,日本在经济起飞时期,政府和银行选择了稳定批发物价,同时也就自然允许消费物价上涨了。消费物价和批发物价反映在价格体系中就拉开一定的距离,它们关系表明,要稳定消费物价必降低批发物价,或者稳定批发物价必导致消费物价上升,二者必择其一。稳定消费物价对个人消费有利,稳定批发物价对企业生产有利,是重视企业生产还是侧重个人消费,这必须有所选择。日本在赶超欧美实现经济起飞时期,侧重批  相似文献   

12.
1993年,由于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和重视,社会各界对税收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经过全省税务干部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全年税收任务。全省累计完成工商税收1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2.9%,为年度计划的109.9%。纵观1993年全省工商税收入,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由低到高。上半年工商税收增幅为10.4,其中第一季度增长6.6%,第二季度增长13.9%;下半年增幅达55.6%,其中第三季度为8.6%,第四季度为55.6%。二是全面超收。全省17个地市州及计划单列市,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的有15个,超收面为88.2%。三是超常增长。全省工商税收增幅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作者在澳大拉西亚社会主义国家研究协会主持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现代化问题座谈会上的书面发言。写于1982年2月。文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全程看,中国物价基本上是稳定的。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物价也有过几次波动,由于采取了果断措施使物价基本上稳定了下来。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就国内来说,关键在于实现财政、信贷和物价平衡。稳定物价不是冻结物价,主要是避免价格的大升大降。稳定物价,也不是说对价格不进行调整。首先,商品的价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次,供求关系经常变化,会直接影响价格。最后,货币发行量变化,也会影响价格。这几种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是经常变动的。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价格总是有升有降,一般说来,不会影响整个物价的基本稳定。今后中国的物价趋势,在短时期内,价格水平可能会有所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会逐步缩小,从长期来看,物价可以保持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4.
自 1996年以来,我国连续七次下调储蓄存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从 10 98%下降到了 2 25%,总降幅达 8 73个百分点。这七次利率下调,具有时间短、连续性强、力度大的特点,可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储蓄存款仅从 2000年起才有所分流,仍呈现一种高增长态势。到 2000年 8月末,居民储蓄余额为 62861亿元,增长 6 2%, 1- 8月份累计新增了 3505亿元。降息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也不明显,物价回升不强、投资乏力的局面没有得到扭转。   利率连续下调,储蓄始终居高下降,原因何在 ?  (1)从交易动机看。交易动机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通胀:形成机理与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帆  王洋 《学术研究》2012,(2):67-73,95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管理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相对稳定的重大使命,而管控物价总水平的前置条件是精准地理解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作者基于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解释框架,从货币流通量与商品交易量两个角度出发来阐述我国本轮通胀的成因与机理,指出混合型货币超发和缺口型商品交易是通胀发生的本源性因素,并由此提出“中国式通胀”这个基本命题,即本轮通胀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长期依靠投资—出口主导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回应短期外部调整之后的客观产物.基于“中国式通胀”的形成机理,作者提出了若干具有针对性的通胀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是保持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必要措施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指在经济增长乏力,通货紧缩情况下,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及调整税收政策,达到增加投资、促进消费、扩大出口的目的,从而更直接而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1998年我国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影响下,虽然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和挑战,在国内消费市场萎缩、外贸出口增长有所减缓以及周边诸多国家和地区货币纷纷贬值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最终达到全年GDP增长7.8%…  相似文献   

17.
<正>了解近年中国经济增长情况的人们也许已经发现,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过热迹象。从1993年1-5月的实际情况看: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3.8%,其中5月份工业产值是1978年以来同期增长速度最高的月分;国有单位完成投资15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3%,已超过1985年的最高水平;银行备付金率降到警戒线以下,货币投放从3月8日就开始,这是除60年代初以来历史上少有的。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物价上涨幅度明显爬升,1-4月,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09.7,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为111.5,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总水平也比去年同期增长40%。经预测,如不加强宏观调控力度,1993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达14%,固定资产投资11000亿元,增长40%;现金投放2100亿元,增长48.8%;银行贷款4200亿元,增长20.1%;零售物价总指数升幅12%以上。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我国货币发行量曾几度出现失控情况.考其原因,除基本建设战线过长、消费基金增长过快、财政赤字增加过猛外,信贷投放规模偏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来,在商品生产不断发展和商品流通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相应地扩大信贷规模,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也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同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量的界限一样,信贷投放也有一个适度与否的问题.如果投放规模超过适度,投放速度超过适度,都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和稳定.因此,探索信贷规模的适度问题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似曾相识燕归来。同1985年一样,在总供给与总需求比例失调,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紧缩将成为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标志。紧缩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使银行货币发行量低于经济增长率加国家规定的物价合理增长率,控制银行贷款的规模,改变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投向,金融机构要购买一部分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赤字转向发行国债来弥补,以便把货币发行严格控制在经济正常发展所需要的限度内,保持货币的合理增长,为改革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这样,深入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类型及产生机理,探讨紧缩政策对货币供应和经济发展产生的效应,就可以使我们选择相应的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实现“软着陆”。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景气扩张及两岸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带动下,2004年台湾经济复苏加快,上半年好于下半年,主要是上半年受前一年度SARS的影响,上半年基础偏低,因此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达6.68%与7.67%,上半年平均增长7.2%,是近年来少见的高增长。下半年经济增长幅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