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后美国亚太利益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安全利益份量相对减轻,利益结构重心偏向经济利益;二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与安全利益交叉渗透,它们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三是与冷战时期相比,在亚太地区扩展美式“民主”与“自由”成为美国亚太利益中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克林顿政府根据变化了的亚太战略形势及自身利益结构,形成了新的亚太战略:调整大国关系,防止地区内出现能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敌对国家或国家集团;以双边关系为主,多边关系为辅,构筑美国在亚太地区经济政治秩序;保持前沿军事存在的规模,加强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活动,以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并作为确保美国亚太利益的支撑点;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  相似文献   

2.
亚太安全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太地区国家众多,各国安全利益彼此交汇。各国安全利益关系的总和构成了地区安全利益结构体系并决定着地区的安全现状及未来走势。亚太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考虑到这一地区独特的安全利益关系。亚太各国的安全利益关系决定了该地区的安全现状。从总体上看,当前亚太安全形势保持着和平与稳定,但是,区内依然存在着诸多威胁安全的因素,使未来地区安全走势具有某种不确定性。本文拟就亚太地区安全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一、错综复杂的安全利益关系与亚太地区安全一个国家的内在需求是生存和发展,这也是这个国家要实…  相似文献   

3.
论美中关系的制约因素董建萍从理论上说,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本质因素是双方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可以分解为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等。一般而言,在这三者之间安全利益也即保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是首要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的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察了如何从国家利益的概念出发,建构外交政策理论的问题。本文认为,国家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没有必要在概念之中加入其他的干扰因素;存在具体的国家利益,也存在整体国家利益,但整体国家利益的视角更加准确,也适宜于建构外交政策理论;若用国家利益来解释外交政策,必须转化为利益关系的逻辑。本文认为,整体性的国家利益概念应基于国家在国际体系的结构层面和制度层面的位置,大国所追求的是全球层面和地区层面的某种合理的实力和制度地位,而其他大国与这一整体国家利益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决定着国家之间的战略利益关系。实力关系和制度关系构成了连接整体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之间的因果逻辑。同时,整体国家利益决定着具体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对具体国家利益的处理也在战略利益关系不明确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外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研究周荣坤陶坚陈凤英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明显上升,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各国、特别是大国间竞争的焦点。全球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利益关系趋于复杂,经济竞争加剧,贸易...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经济全球化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总的说,它是不可逆转的发展大趋势,利大于弊。它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关系尤其是国际经济关系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调整。目前发达国家获取全球化大部分利益的局面必须改变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包括宏观和微观各个方面的关系。其核心是搞活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和职工两方面的关系。其中,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的关系,是搞活企业的内部条件;而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则是搞活企  相似文献   

8.
国际社会与国家:国际政治理论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社会与国家关系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延伸。国际社会是客观存在的,其形成演化至今可分为两个阶段。国际社会与国家关系变化也可分为两个阶段。通过国际社会与国家关系这一视角,本文认为应以国际社会作为国际政治理论的逻辑起点;国家利益应改变、充实;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不具有阶级性  相似文献   

9.
一、外交政策的最高准则:维护国家利益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一个国家的全球战略,总要服务于本国利益。在国际关系中,各国都在寻求国家利益目标。当前,衡量和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主要是看综合国力,在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更加务实的外交政策,以服务和服从本国利益。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0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他说,我们很欣赏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时向毛主席讲的…  相似文献   

10.
国家利益视角下的中国北极身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北极暖化的影响下,北极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政治与经济关注的焦点。在逻辑上,中国北极身份决定其北极利益,而经济利益是北极利益的阶段性特征。"非北极国家"和"近北极国家"身份并不能满足北极经济利益特征要求,相比之下,"利益攸关方"则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塑性。但是,中国"强双边外交+弱多边外交"北极外交实践模式与北极问题之间存在应对缺口。鉴于此,从不同层面优化北极身份是实现北极经济利益与"和谐北极"目标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地区合作已经成为21世纪一种新的安全、发展与战略思维,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喜欢带上“地区”的眼镜来看待与处理对外政策问题,不仅在地区认同的基础上构造地区内部的国际关系,而且以地区为背景或依托开展与地区外部的国际关系,地区合作日益成为国家间处理对外政策的有效途径。“上海合作组织”的存在不仅能平衡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而且由于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亚地区国家的整体利益,因而能比较有效地维护区域利益和抗衡外来安全威胁。“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第三代和第四代集体领导人继毛泽东和邓小平之后,顺应全球化趋势的又一个外交新思维,它在中国现今参与的所有地区合作组织中最能彰显中国的影响力,能为中国探索如何在区域合作组织中发挥中国主导作用的经验和做法。“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富有成效,但也存在着五个制约它今后发展的因素,而要解决好这五个制约因素,未来工作中应注重在三个方面上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相似文献   

12.
陈景辉  成艳彬 《学术交流》2004,23(11):65-69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研究生态环境建设的机制问题,破解生态环境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矛盾,促进我国北方绿色经济的建设,对提高整个国家的环境容量,拓宽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以及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颖 《探求》2013,(1):46-50
区域生态补偿重点关注的是区域层面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它以适当的经济、政策手段,协调区域间生态补偿主体、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达到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在经济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广佛肇经济圈的跨界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区域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亟待构建一个包括事前、事中、事后这一系统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该机制从破解“生态不经济、经济不生态”的矛盾出发,对加强三市流域与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环境资源共享,建立广佛肇地区绿色优质生活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国生 《探求》2009,(3):4-6
经济建设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所起的基础作用是毋庸质疑的客观自然规律。如何理解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关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回答的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协调关系,社会发展与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5.
非传统安全问题是由所谓“低级政治”因素引发的社会与自然、社会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一般性问题。它的出现使国际关系主旋律发生了变化 ,对其基本理论提出了挑战。诸如 :提出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问题 ;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双重价值标准问题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新型关系和近期斗争新目标问题 ;用真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取代具有统一战线特征的国际斗争方式的问题 ;摒弃冷战思维 ,以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为国家的外交宗旨问题等等。加强此类问题的研究 ,对于形成国家科学的安全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春荣  王晓彤 《南亚研究》2023,(1):1-22+154
地区间主义是欧盟发展对外关系、开展多边外交的一种创新形式,欧盟印太战略是地区间主义在印太地区的新实践。在地区间主义的功能框架下考察欧盟印太战略,基本可以认为它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平衡印太地区大国关系、推进欧盟与印太地区间合作的制度建设、推动欧盟和印太地区国际关系合理化、提升欧盟的议程设置能力以及强化集体认同等作用。但是,由于欧盟内部结构和决策过程的限制、成员国的立场和利益分歧、欧盟与印太地区国家合作关系的不对称性以及欧盟与印太地区的制度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欧盟在实现其印太战略目标上存在限度。未来,欧盟将从自身利益出发实施印太战略、谋求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作为盟友继续配合美国在印太地区的行动。  相似文献   

17.
正处理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与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国这些年得以快速发展最为关键的一点,而这也是中国能够为世界提供治理建议或答案的原因。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要想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就必须参与全球治理。全球治理通过参与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直接服务于安全、经济、环境、健康等多方面国家利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经济一体化与地区安全之间有何关系?安全关系原本比较紧张的国家之间能否进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经济一体化对地区安全有怎样的影响?很多地区一体化的实践对此都难以做出回答。然而通过分析南方共同市场的已有经验,我们发现,安全关系相对紧张的国家之间不仅能够进行经济一体化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对改善地区安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南方共同市场成功实现了经济关系对安全关系的"外溢",使成员国之间的安全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论及 2 1世纪亚洲地区的国际形势以及美国与亚洲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作者认为 ,在未来的 2 1世纪 ,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仍将在亚洲国际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与此同时 ,它们与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必将对整个亚洲地区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在 2 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 ,美国能否像过去 5 0年那样与亚洲国家继续保持稳定的关系 ,这显然是一个未知数。整个 2 0世纪的历史表明 ,在亚洲地区 ,美国政府几乎无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安全政策。此外 ,对于美国来说 ,在日本和韩国继续保持相对…  相似文献   

20.
领海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国际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领海概念的确立在于国际关系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主权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的需要,早期围绕领海宽度的主要学说和观点主要体现为航程说、视野说、射程说、3海里原则.传统的3海里规则在本质上是西方海洋强国主宰国际海洋秩序的产物;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围绕领海宽度问题的国际关系斗争,主张宽领海界限的国家以沿海利益为基础的结盟,与主张窄领海界限的国家以主张海洋利益为基础的结盟相对抗,构成了围绕领海宽度斗争的焦点;冷战背景下的美苏对抗以及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大阵营的对抗也对围绕领海宽度的海洋政治结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