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著书敢期延岁月,湖山倘许小盘桓─—唐长孺教授学术成就及治学方法略述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深切怀念唐长孺教授编者按: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所长唐长孺教授,因久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94年10月14日逝世,享年84岁。唐长孺教授...  相似文献   

2.
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唐史学会、武汉大学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协办的“唐长孺、胡如雷与隋唐史研究”研讨会于2005年4月16日至18日在河北社科院召开。来自河北、北京、天津、湖北、浙江、江苏、广州等地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在研讨会开幕式上,河北社会科学院院长周振国致开幕辞,河北师范大学校长苏宝荣致欢迎辞。  相似文献   

3.
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祟高地位及其杰出贡献关于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自然观的几个问题···········……朱传启(第4期)肖中舟(第4期)深切怀念唐长孺教授著书敢期延岁月,湖山倘许小盘桓 一唐长孺教授学术成就及治学方法略述······················一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第3期)西晋的崩溃与门阀的分化···························································,······一”··……杨德炳(第3期)北…  相似文献   

4.
珞珈学人谱     
牟发松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 95 4年生 ,湖北江陵人。 1 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 1 98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 993年破格晋升教授 ,1 995年担任博士生导师。 1 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 999年列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现任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 ,湖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武汉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 (全国重点学科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牟发松教授长期致力于古代长江中部开发史的研究 ,对北朝地方军政体制、南北朝关系、六朝隋唐社会经济亦做…  相似文献   

5.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9日至20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本届大会由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与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举办,由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主任郭齐勇教授及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儒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锡源教授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6.
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唐史学会会长唐长孺先生,于85年11月27日前来我校讲学,受到我校领导和历史系师生的热烈欢迎。唐长孺教授给历史系师生做了《唐代历史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论述了唐代中期  相似文献   

7.
吴于廑先生(1913-1993)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的学术权威。在我国的世界史学科体系构建、世界通史编纂、世界上古中古史研究、西方史学研究及史学名著编译等方面,吴先生都是奠基者和开拓者。他还曾在武汉大学长期担任校、系领导职务,与唐长孺先生一道,开创了武汉大学历史学科的鼎盛时代。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吴先生在中国古代史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方面也深有造诣。他于194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专业,其硕士毕业论文题为《士与古代封建制度之解体》。文章认为,中国的封建时代是商周时期,推动中国封建制度瓦解的动力不是工商阶层,而是士人的崛起。吴先生的独到见解,在当时就受到万国鼎、吴景超等学术名家的激赏。他于1944年和1946年先后在哈佛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毕业论文题为《封建中国的王权和法律》,将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与中国商周时期的封建制度进行比较,阐释二者的异同。1947年吴先生回国,后一直任教于武汉大学,主要致力于世界史研究,也未再提及旧作。在他生前的讲话和论著中,偶有言及中国古代社会时,并未重申和坚持其1949年前的观点。其硕士毕业论文于"文革"中遗失,博士毕业论文也一直未译成中文。在吴先生哲嗣和其他后学的努力下,武汉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把这两篇学位论文合为一部书出版,并列入"武汉大学百年名典"系列之一。2012年12月13日,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以"吴于廑先生的封建论"为主旨,召开了一场小型学术讨论会,数十位学者纷纷称赞吴先生对"封建"问题的前瞻性思考,高度评价吴先生的真知灼见和学术贡献。2013年是吴于廑先生逝世20周年,现将此次讨论的部分论文摘要发表,以飨读者,以示缅怀。  相似文献   

8.
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教授的新作《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以下简称《三论》)不久前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12月版)。这是中国史学界期望已久的一件大事。自《三论》数年前列入国家“七五”社科重点课题后,就有人经常打听《三论》何时问世。这不仅因为唐先生是国内外知名史学大家,他发表的许多学术观点曾广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肯定和称颂,而且还因为《三论》是唐长孺先生对3至9世纪中国历史作宏观考察的一部巨著,其学术价值自然会更高,更  相似文献   

9.
朱雷教授     
朱雷教授,浙江海盐人。1937年生于上海,现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导师、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并任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湖北省史学会理事、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湖北省政协常委、中国大百科全书隋唐五代史卷副主编。朱雷教授1955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1959年本科毕业后,考取唐长孺教授的研究生,主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62年研究生毕业,在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从  相似文献   

10.
从去年十一月十八日至今年三月十八日,我校历史系教授唐长孺同志应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邀请,赴日讲学,历时四个月。唐长孺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专家,在日本学术界享有盛誉。早在五十年代,唐长孺教授就同日本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同行们有学术上的通信来往。这次赴日,唐教授会见了日本史学界的老一辈学者,结识了许多朋友,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1.
从去年十一月十八日至今年三月十八日,我校历史系教授唐长孺同志应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邀请,赴日讲学,历时四个月。唐长孺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专家,在日本学术界享有盛誉。早在五十年代,唐长孺教授就同日本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同行们有学术上的通信来往。这次赴日,唐教授会见了日本史学界的老一辈学者,结识了许多朋友,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2.
唐长孺教授     
唐长孺教授,江苏省吴江县人,1911年生,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文科,后在多所中学任教。1940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讲师。1942年,受聘到湖南国立师范学院任副教授。1944年,又应聘到当时迁到乐山的国立武汉大学任副教授,1946年晋升为教授。解放后,继续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获湖北省模范教师称号,近几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为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的人文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逢单月26日出版,双月刊,128页,大16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56年后,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教授、吴于廑教授,著名哲学家、  相似文献   

14.
唐长孺教授     
唐长孺教授,江苏省吴江县人,1911年生,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文科,后在多所中学任教。1940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讲师。1942年,受聘到湖南国立师范学院任副教授。1944年,又应聘到当时迁到乐山的国立武汉大学任副教授,1946年晋升为教授。解放后,继续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获湖北省模范教师称号,近几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由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先生主编的《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二集)最近出版了。这是继《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一集)(均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我国敦煌学研究的又一丰硕成果。收入本集的论文17篇,30余万字,图片20余幅。论文作者均为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其中有从事敦煌学研究二三十年的教授,也有近年来专攻敦煌学的中青年学者。他们以其深厚的学力和科学的态度,辨识新旧出土的敦煌叶鲁番文书的内容,并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解释论证历史现象,取得了可喜的收获。现就本书的主要内容简略评介如下: 1.唐长孺教授的力作《吐鲁番文书中所见的两州府兵》,据吐鲁番文书中有关西州府兵的  相似文献   

16.
吴纪先教授     
吴纪先教授,1914年8月生于江苏省松江县,现任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兼任该校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所长,五十年代曾任武汉大学教育工会主席,八十年代曾兼任武汉大学经济系主任,1978年被推举为出席全国教育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的湖北省代表;1981—85年间任武汉市第五届和第六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中国共产党党员、民主建国会会员。1925年吴纪先教授毕业于家乡的公立第二小学;1931年毕业于上海民立中学;1934年底毕业于旧海关在前“北平”设立的“税务专门学校”,毕业后分配在海关工作,先后曾在上海、汉口、重庆海关任职,1941年从重庆海关被借调至外汇“平准基金委员会”工作;1943年底赴  相似文献   

17.
2011年7月4日至6日,史学大师唐长孺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唐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1月11日至15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武汉大学文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武汉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及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等海内外近80所高校200余位学者与会,大会收到会议论文共计170余篇。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教授、日本神奈川大学校长辅佐(助理)铃木阳一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霖教授等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研讨会开幕式由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新先生主持。  相似文献   

19.
世纪法老     
志菲 《中国农村》2007,(3):46-48
在武汉大学著名学者星群中,韩德培教授是最年长的一颗明星,1911年出生的他跨越了前清、民国。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便已是我国公认的国际私法学权威。被誉为“中国法学界的镇山之石”的他几乎与20世纪同行。一生见证了法学在现代中国的兴衰沉浮。  相似文献   

20.
珞珈学人谱     
王新才: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9月生,湖北汉川人。1981年9月就读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现信息管理学院),分别于1985年、1988年及1994年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曾访学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现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