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革命党之大文豪,陈天华的反帝爱国思想、反封建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等在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对当时处于迷惘状态的人民起到指导作用,但他的思想也存在着弱点和缺陷,曾一度徘徊于改良思想的边缘,并作出了一定的实际行动。其改良思想不是他一时之想,而是由于长期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主要表现在:反封建反清方面,他不愿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对清政府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反帝方面,他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认识不清,对反帝斗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也认识不足;对革命问题的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破绽;最后由于对留日学生的失望之情,促成陈天华改良思想的最后形成。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时期陈天华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由最初的爱国、维新改良到最后演变为革命,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并最终为民主革命的理想而壮烈牺牲。本文试图从爱国、改良思想时期.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时期.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对陈天华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进行简要分析.有助于人们对陈天华的深入了解.推动陈天华研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中,陈天华欲求振作之方,行救国之实,比较“注重精神上的学问”。他揭露批判国民寡廉鲜耻、自私自利,官吏贪恋官位、畏死无为,留学生空谈救国、言行相悖,汉奸丧灭天良、助纣为虐等堕落人格。围绕道德救国,他系统阐述了在价值取向上以爱国为核心,在公私关系上强调公德私德、义务权利统一,在道德内涵上国民应具有独立自由平等、合群团结尚武之精神,在人格范型上崇尚近代国民人格等思想,并积极诉诸实践,最终以蹈海殉国方式使这一道德救国思想获得升华。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日本外务省档案,分析陈天华在日本的革命活动及其思想发展脉络,首次刊布了陈天华《要求救亡意见书》、日本警视厅关于陈天华蹈海死亡的报告、以及杨度在枥木县的《供词》等重要历史文献,分析了陈天华与革命派的思想分歧及其与杨度的关系。并揭示出陈天华在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的《清国学生入学公私立学校规程》运动中,反对采取罢校归国等过激行动,在他舍身取义前曾要求实行“开明专制”等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乡差别的现状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该文主要从认识失误、体制缺陷、政策偏向及由此导致的要素流动失衡等方面来探讨造成中国城乡差别、二元结构的主观成因。  相似文献   

6.
印度是世界上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软件产品已远销世界133个国家。印度软件业迅速崛起的原因主要有:大力兴建软件科技园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水平的英语和国际化人才;质量管理的国际化和出口导向战略。  相似文献   

7.
FSK集团公司的管理规则、媒体对FSK自杀事件的报道以及中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三个因素,对FSK自杀事件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第一,军事化管理规则,强化了员工的异化感、孤离感和被剥削感,从而导致利己失范现象和自杀可能性的增加;第二,媒体对自杀事件的高度曝光诱发了潜在的自杀模仿效应,从而增大了之后自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第三,户口登记制度对农民工的限制,导致了心理的极度脆弱,从而加大了员工自杀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及其诗文研究被宋元明三代冷落八百年之后,到清代出现了一个长达二百年研究的高峰期。究其原因有4个:清代整理总结传统文化的学术背景是其客观条件;清人诗学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对惟情惟美的主情型诗人李商隐及诗文创作持比较宽容甚至赞赏的态度;李商隐诗文的独特艺术魅力、个性价值在全面研究中不断地被发现、被认识,又反过来激发后来学者深入探究的浓厚兴趣;跟清初学者对明代诗论家只宗盛唐、忽略中晚唐文人的做法不满有关。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的国际冲突具有复杂性、突发性和连续性、国际化及相对弱化等特点。对其成因应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把握。从微观上讲,有民族、宗教等宗派因素,领土(海)和资源问题,现代帝国主义因素,地区均势因素及冷战的消极后果等;从宏观上讲,有国际环境,冲突管理机制,国内体制等;另外还有文化、信息技术及现代传媒等促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的讨论曾一度是文学理论界最热的话题。直到今天,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及重构问题仍是学术界不同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论题。究其原因,是世纪之交文学转型期的出现导致了"经典"的论争不断。世纪之交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社会已逐渐步入消费文化时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国际交往政策、文化交往政策、教育制度和学术制度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当前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探讨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及重构问题就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神话之于庄子不仅是任他驱遣的材料,而且更为他提供了写作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观物)的方式和表达的方式。形成庄子神话思维的原因是商代文化的传承、楚地宗教氛围的滋养、庄子独特个性的影响和黑暗现实的激发。本文的结论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作为一种外力促使了庄子对神话思维的自觉选择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杜牧对牛李两党的态度,前人有“恩牛怨李”和“党牛怨李”两说。杜牧怨恨李德裕,是因为他在会昌二年(842)遭到李德裕的遣逐,被迫由比部员外郎移任黄州刺史.本文从杜牧与牛僧孺的密切交往、杜与李德裕的政治矛盾、杜牧与李德裕道德意识上的差异三个方面,探讨杜牧遭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李贺是我国中唐一位具有独特个性、气质、心理和艺术才华的天才诗人.他的诗歌奇丽诡怪,"虚荒诞幻",呈现出"奇诡"的艺术风格.在探讨李贺"奇诡"诗风成因时,古今不少论者大都从文学艺术承传的角度加以论析,这是欠全面的.形成李贺"奇诡"诗风的主要原因,是他在特殊社会、文化环境中,由其特殊身世、个性、气质、生理条件和生活经历等因素促成的特殊心态和在这种心态作用下那一系列与众迥异的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耕农经济萎缩、豪族地主经济的壮大是这一时期动乱的经济根源;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是造成该时期动乱的主要政治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古往今来的富豪中,西晋青州人石崇是赫赫有名的.与强调石崇的奢侈生活相比,探讨他的巨额财产来源是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石崇在平吴之役中贪污和其后得到的赏赐应该是其巨额家财的起点;在荆州当刺史时劫略商旅应该是其巨顿家财的发展;而石崇经营具有营利性庄园是其巨额财富扩大的最大可能.  相似文献   

16.
贾府在“民不安生”的社会环境中,内囊空虚,官场乏人,已快寿终。但仍要维护“钟鸣鼎食之家”,其儿孙却骄纵奢侈刮民害人。这就必然激起百姓的愤怒和反抗。御史见风转舵,将贾府罪行参奏皇上;府尹乘机踢脚,以表清白。皇上只好下旨意查抄贾府,暂缓矛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歌唱表演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分析和描述 ,阐述了不同表演主体的心理特征和规律 ,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特殊反映过程。  相似文献   

18.
运用传播学、接受美学等理论,结合电影生成过程的分析,以新的理论视觉探讨了商业电影的主流——类型电影形成的渊源。作为一种文化工业,高度类型化的复制功能已使电影区别于任何一种艺术门类。  相似文献   

19.
网络民族主义探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互联网上兴起了民族主义。网络的直接表达功能和虚拟空间为表达民族主义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国际的强权与中国的崛起是民族主义兴起的现实背景。网络民族主义也是政策倾向与教育传统的折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发生在杭州的惠兴自杀殉学事件,引起北方报界和戏剧界的高度关注,留下各类文本。借助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解读相关新闻报道、戏剧演出等史料,足见发展新式女子教育不仅是时代提出的议题,也为教育界、报界、戏剧界参与社会变革、展现主体身份、确立自身形象提供了历史机遇。正是编者、作者、读者以及编剧、演员、观众共同塑造和传播了惠兴女杰的形象。记录惠兴自杀殉学事件的不同文本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本及其文本的制作者也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