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称呼的转换及其语用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称呼是言语交际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语交际中的许多意义,往往是通过称呼表达出来的。称呼的转换反映了说话双方感情、亲疏关系等方面的关系,有其丰富的语用含义。而标示性变化功能又可分为趋远型和趋近型,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常常把称呼变换作为一种言语策略,以便更有效地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
英语对距离表征的研究不应停留在对话语双方的实际距离层面,而应透视出说话人和听话人与所指对象之间的抽象距离。语用抽象距离主要包括时间距离、情感距离及社会距离。转变时态可以改变时间距离,以拉近或凸显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指示词及人称代词的转变、间接引语或蕴含不同含义词语的使用均起到改变情感距离的效果,表达出不同的交际意图;人称代词的转变、礼貌用语、委婉语及不同语体的使用会改变社会距离,以达到实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称呼是言语交际中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对同一个人在相同或不同场合人们会使用不同的称呼,在选择称呼语的时候可以作有标记或无标记选择。无标记的称呼的转换遵循社会称呼规则,体现发话者拉近关系、表达平等等动机;有标记的称呼的转换违背社会称呼规则,表达发话者表示反抗、改变权势、保持距离等心理意义。  相似文献   

4.
词语的语用意义与词语赖以存在的语境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翻译的准确性就在于把握词语的语用意义。语用语言等效要求译者必须在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中准确把握原作词语的含义,否则会造成翻译的语用失效;社交语用等效则要求译者从社交文化的角度考察语言的使用,在语用意义基本相同、语用意义大相径庭、语用意义空缺的不同情况下确定源语中词语的语用含义。从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探讨跨文化语境下词汇语用意义的异同,有助于实现等效翻译。  相似文献   

5.
称呼语在语境中的变异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称呼是言语交际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在动态交际过程中,称呼语用法灵活多变,以适应非语言语境因素的变化,如场合、身份、交际动机等。有时说话人还故意违反规则,以表达特殊的语用含义。  相似文献   

6.
称呼语与语用距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称呼语是指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语。它常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用来引起受话者注意和保持发话者同受话者之间的联系,对于日常交际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仅是语法单位,而且还是言语交际单位和语用单位。称呼语是交际双方特定语用距离的反映。语用距离是在交际过程中推断、洽商、确定的。交际者可以凭借称呼语维持或改变现有的语用距离,并透过称呼语凸现思想、感情、态度等言外之力。  相似文献   

7.
浅谈日语隐喻语用特征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具有明显意向含义的有标识的表达方式,它的使用依赖于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和语用策略。隐喻体现的不只是形式上的特点及其语义特征,还具有动态的语用特征及特有的语用功能。日语会话中隐喻语用特征具体表现为:替换失效、语境依存性、委婉暧昧和特定社会文化的反映。具有简约、亲近和俏皮、礼貌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语用失误"这一概念是英国语言学者托马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其内涵是"不能理解所说词语的含义".我国学者何自然指出(1997),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指说话不合时宜,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它与我国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视的语言错误不同.语言错误与语言本身有关,它主要反映学生对语言知识掌握不当;而语用失误与语言的实际运用相关,它反映学生对与语言运用密不可分的各种因素把握不当.语用失误使交际中双方产生误解,影响了交际效果,甚至达不到交际目的.语用失误阻碍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相似文献   

9.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称呼语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权势与同等等社会关系。称呼语的改变可以体现说话双方感情、亲疏关系、短暂态度等方面的变化。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若不了解对方文化中的称呼语使用习惯,就会造成称呼语的语用失误。文章讨论了称呼语与权势及同等关系、称呼语变异形式在社会交往中的角色关系、暂时态度等信息的传递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语用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从语用学的角度,通过分析在古诗词中"瘦"字的大量语料,说明"瘦"字作为形容词、动词时以及在"瘦"字转指名物时的语用意义。研究"瘦"字在古诗词中表达意象与传达意境的意义和作用,试图说明"瘦"在古诗词及专有名词中被大量使用的因素,论述"具体语境"在丰富词语含义和传达说话人特有的"言外之意"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日语中,"のだ"句的语义特征更多地体现在语用层面上。表达说话人根据既定的前提做出自己的判断或说明,或者表达说话人向听话人提示某种事态的语气。通过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上下文的联系、双方共有的信息量等语境来体现各种语义。还具有强调某成分或者提示说明焦点的作用,弄清强调语义的指向和否定语义的指向是辨析语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功能语法把状语叫做附加语。附加语分为环境附加语、情态附加语和连接附加语。情态附加语又分为语气附加语和评论附加语。评论附加语属于人际附加语,表达人际意义。评论附加语的人际意义是由说话人表达的,属于说话人意义。因此,评论附加语具有明显的言者指向性。评论附加语所表达的人际意义有三种:介入义、认识义和评判义。介入义表达说话人表述命题信息的方式。认识义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真值确信性程度的判断义或命题信息可靠性程度的言据义。评判义是说话人对命题的整体或命题的主语的判断和评价。这些人际意义均取决于说话人对所述信息的主观态度,因而具有明显的言者主观性。   相似文献   

13.
同一句子用不同的重音或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有时甚至截然相反的意思。重音或语调的变化能使同一短语或句子产生歧义,说明重音和语调都具有表意的功能。一般说来,句子或短语的重音在表意方面起突出重点的作用;在节奏方面起核心作用。语调是用来表示说话者的态度,意图和感情的。说话者的态度、意图和感情不同、则调型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句干是句子的主干,是句子除去表达交际用途的语气的那个部分.句干主要用来表达思维结构或信息内容.句干(特指句干的句式)指由一定的语法形式(包括词类序列、特定词、固定格式等)显示的包含句法结构、语义结构以及句式义的抽象结构体.句式具有“三维性”(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是句型、句模和句式义的综合体.句式义指句式自身整体的语用表达功能意义,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反映基本信息的部分,二是反映附加信息的部分,三是反映说话者表达意图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在特定语境中 ,话语的含义只有一个 ,却可能有多个前提 ,一个前提也可能有多重意义。那么 ,在会话过程中 ,说话者是如何设定话语前提的 ,听话者又是如何对话语前提进行选择和理解的 ?本文从分析前提感知的失误入手 ,运用逻辑分析方法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考察听话者对预设前提的感知 ,分析选择前提特定意义的原则、策略和过程 ,进而提出前提空间定位的心理模式。笔者认为前提的选择有逻辑 -语义分析、语用推理和整合等三种不同等级的策略 ;话语前提的选择是感知 -推理 -理解 -选择的探索性过程。由此得出结论 :认知环境是话语前提的决定性因素 ,话语前提的正确选择可再现话语的语境表征 ,为话语内涵的理解提供信息表征和推理依据———基于真值条件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6.
符号由符号载体、符号的所指和符号解释者组成,这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符号学的三个意义:形式意义、存在意义和实用意义.这三种意义分别对应着语言的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通过比较同一符号在原文和译文中的意义,可以用符号学的意义理论来阐释不可译性的可能性以及导致不可译性的原因.由此可知翻译中形式对等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功能对等就是翻译中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与其他语种一样存在着形式与意义不一致的语用问题 ,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 :陈述句起疑问句、祈使句作用 ;疑问句起着陈述句、祈使句作用 ;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 ;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由于说话者的目的不同 ,选择的表达方式就不同 ,其语用意义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8.
语境在具体上下文中对答案的显著性造成影响,因此,某一语言表达成为隐喻的第一要素是从语用角度或从语境角度看,它和语境要有明显不合之处。疑问句表否定的用法就是建立在同语境不合的基础上,所以要想真正理解其否定含义,就离不开语境。语境所包含的世界的知识、对话双方的知识、上下文知识和场景知识等因素往往是综合在一起来实现某种作用的。语境对表判断的陈述性含义、其他陈述性含义和表示指令性的含义三种答案的显著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否定句对命题的否定是显性的,一般不需要语境来实现理解,而表否定的疑问句由于形式上常常同一般问句基本一致,对命题的否定是隐性的,因此后者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很大,要理解疑问句是否表示否定,就离不开语境。  相似文献   

19.
固化的“不要紧”在形式及意义方面都有表现,它表达“表面上似乎没有妨碍(实际有妨碍)”的意义。但此义是语用推理的结果,是“一+动词性成分+不要紧,后续小句”这个表达超过言者或听者预期信息的句式所赋予的。  相似文献   

20.
语素入词所发生的意义偏移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拿现代汉语语素在字书上的“普通意义”同进入调结构后的“个性意义”加以对照,发现在有些情况下语素入调后要发生意义上的偏移,这一偏移所产生的结果叫做“意义变体”.“意义变体”是由词结构语境产生的.而且表现为种种不同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