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故乡的毛竹     
张香庭 《老友》2008,(5):20-20
我的故乡地处赣南革命老区兴国县的一个小山村,那里山峦起伏,峰回路转。漫山遍野的毛竹,把小小的山村点缀得一片翠绿。去年暮春时节,我回了一趟多年未回的故乡。一进村,映入眼帘的就是山间幽谷中那一片片、一丛丛青翠欲滴的毛竹林。一到老家,我便被屋后那片浓密的老竹林吸引住了。于是,迫不及待地来到这片老竹林里。这里,浓阴蔽日,竹林沙沙作响。竹林时不时飘来阵阵野  相似文献   

2.
申国强 《社区》2012,(10):50
前几天,住在老家县城里的老爸打来电话,说他把原来住的那套130平方米的房子给租出去了,用租金一半的钱又租了一套不足80平方米的房子住。我一听就急了,对老爸说:"别人都想办法住大房子,你和我妈却要过‘蜗居’生活,咱家可不差那几个钱啊。"老爸慢条斯理地对我说:"这可不是钱的问题,我和你妈俩人住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再说你们兄弟几个都在外工作,一年也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去外公家。又看见外公生前为我栽下的葡萄树。它枝叶繁茂,挂满了一串串玲珑的葡萄。人逝物在,人不在情却在。我立足树旁,抚摸着它紫绿色的枝条,透过朦胧的泪眼,仿佛又看见外公那慈祥的脸庞。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母亲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世居泰和县南溪乡芳桥村。他们没有进过学堂,却住过二十年祠堂。我和大弟就是在那古老破旧而又阴暗潮湿的祠堂里出生的。解放后,父母亲靠埋头苦干建起一栋土坯房,培养我四兄弟读初中、高中,让我上大学,又为我们娶了媳妇安了家。父母亲经过大半辈子  相似文献   

5.
外公·泥土     
我的外公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他的人生蓝图就是几亩地、数不清的种子和两三把锄头。由于外公一辈子都在和土地、太阳打交道,所以外公的身上有一股淡淡的泥土香味,脸黑黑的,一双手长满了茧。每当外公牵着我的手时,我都感到了一阵粗糙。去年夏天,我记得那天十分炎热。在骄阳似火的中午,外公又穿起了他那件下地穿的汗衫和那双拖鞋,我拿了几个果冻,一根棒冰和一壶茶便跟着外公去田里体验生活了。到了地里,外公叫我坐在大树下,自己就下地了。我一边吃着棒冰一边看外公劳动。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桶走了出来,我高兴极了,终于可以…  相似文献   

6.
孤独之舟     
轻轻摆弄一张纸,把它折成一条船,洁白,轻盈,棱角分明,缓缓地放在桌上,任风吹,随它摇摆,我断断续续的思绪也像小船,摇摇摆摆闯入了记忆的深处,闯入了竹林后那一条浅浅的小河。幼年的我,常会静静地凝望小河。河水缓缓地向前流淌,像我一样安静,一样孤独。唯一例外的,是在雨后,宁静的小河一下子就喧闹起来了,河水笑着、闹着,打着旋儿地奔涌,在台阶的青石上激溅起串串细碎的浪花,记得那时,我喜欢折纸船,一条一条抛下河去,看它们在水中漂远,大多纸船不久就沉没了,然而我还是不停地折,看最远的那一条纸船在何处,又希望有比它更远的,直到整个“船队…  相似文献   

7.
教授与木匠     
知识决定价值取向教授在大都市里住了四十多年,对城市里越来越恶化的环境深恶痛绝,那一天到晚不停的噪音,那呛人肺腑的气味,那抬脚就是高楼的城市,那不堪入目的广告……教授与老伴儿商议,现已退休,干脆把这二层楼卖了到山里去住吧,顺便还可以把我未完成的课题做出来。教授和老伴儿一拍即合。木匠在山里住了三十多年,虽然一天校门没进过,但学得一门好手艺,木工活儿样样精通。近年又在大都市里捣弄装潢,财源滚滚,三五年就发  相似文献   

8.
崔金生 《北京纪事》2009,(12):84-85
板儿爷杨兴 我和杨大爷在一个院子里住了近30年,从没见他跟任何人红过脸,吵过架。  相似文献   

9.
遥远的邻居     
冯海鹏 《社区》2013,(2):59-59
我只知道邻居是比邻而居的,却不知道山沟里隔着几里地也是邻居,住得遥远,心却那么近,真是天涯若比邻了。那分温情,那分感动,在我脑海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0.
静听回声     
天空似水般透明,雨丝轻轻地飘拂在脸颊。我坐在窗前,静思。外婆今天照例又去了那条街,照例带着那只玻璃瓶,她捧着,好像捧着价值千金的珠宝,沿着街边的高楼,一步一停静静地挪动碎小的脚步。走过一遍,再走一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是雨雪天她也没间断过。从小我就知道外婆有这样的“必修课”,但从未追问她原因,只是好奇:她每天做着重复的事,究竟有何意义?还有那只奇特的玻璃瓶。妈妈说那是外公的遗物,我仔细瞧过,不过是只普通的瓶子,再贵也超不过10块钱,外婆却当作稀世奇珍。最奇怪的是瓶子里什么也没装,空空的。我猜测:一只空瓶有什么稀奇,…  相似文献   

11.
黄其庄 《老友》2014,(8):20-21
正离开老家50多年了,至今我还十分怀念老家的那片小竹林,因为他给我的青少年时代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那片竹林,说小,其实也不小,大概有两三亩吧,长的全是毛竹。那竹林密密麻麻,一棵棵青绿挺拔,每根都足有10多米高。竹林可谓是个天然氧吧,进入其中,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即使是最炎热的三伏天气,竹林里也十分阴凉,让人感到特别舒服。每年的清明、谷雨时节,一棵棵竹笋破土而出,拔地而起,亭亭玉立,十分壮观。因为竹林就在老家的房子旁边,所以就成了  相似文献   

12.
感悟丁香结     
丁香结 在我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相似文献   

13.
母爱如歌     
母爱这首歌,无需用激扬亢奋的声音来演唱,只需优美的的旋律为它伴奏,便溢暖人心。——题记记忆中曾被两只鸟打动过,它急翔的身影时时在我的心中穿梭,它唤醒了我内心的深处那颗久久沉睡的善心。  相似文献   

14.
佚名 《社区》2004,(5):62-62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  相似文献   

15.
正晚上,我给女儿盛好饭,一转身,却发现她碗里的饭突然多了很多。不必问,一定又是孩子的外婆外公怕她吃不饱,迁就着孩子"贪"多的心理。难道是有其母必有其女?母亲说我小时候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也是这个样子,总是嫌自己碗里的饭菜少,每回都要很多,可  相似文献   

16.
爱的呼唤     
我是一棵高大的榕树。我和我的姐姐在这个僻静、安宁的小山村里生长了上百年。我住村西头,姐姐住村东头。我们呼吸着山岚水霭,吮吸着朝露新雨,长成了冠盖如伞的大树。那明镜般的水田,曾照过我们青春的容颜;那云霞般的山花,曾簪过我们花样的华年;那天天袅娜的炊烟,萦绕着我宁静的绮梦;那年年抽穗的麦苗,丰满着我卓然的风韵。那葱茏的山阻隔了村子与城市的讯息,也护卫着村子的静谧。多少年了,我们伫立在村头,守望着村民淡如岚霭的田园生活!哪家猪生崽、鸡下蛋,哪家娶媳妇、嫁闺女,哪家盖新房、添新丁,哪家孩子上大学、有出息,我们都是知情人。…  相似文献   

17.
妈妈的手     
从小到大,我牵过无数人的手:外婆外公那 干瘪无力的手,同学朋友那充满活力的手,弟弟 妹妹那稚嫩白胖的手,爸爸叔叔那刚劲有力的手 ……但是最温暖最充满关爱的,却莫过于妈妈的 手。  相似文献   

18.
漫步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当花季少女绰约的丰姿跃入你的视野,飘舞的衣裙模糊了你的视线之后,你或许不会注意到,在这茫茫人海之中,有着一个拥有太多平凡的我。我没有那清纯可人的亮丽外貌,没有那婀娜多姿的苗条身材,也没有那秋水般的明目,自然也不会顾盼生姿,更不会“回眸一笑百媚生”。我的笑容虽被人恭维过,但我深知那只不过是同“病”相怜的好友的善意安慰而已。然而正因为我平凡,我便少了漂亮女孩那过分的矫揉造作,却多了一份平易近人的随和与发自内心的真诚。靓女们整日生活在我辈视为樊篱的别人的包围里,一颦一笑都备受关注,不免活得很…  相似文献   

19.
贺平 《老友》2020,(2):43-43
小外孙3岁那年,为了培养他的一些课外兴趣,家里人给他报了书画班和钢琴班,待他连学带玩一段时间后再定取舍。因孩子太小,女儿女婿又要上班,他们便决定由我这个外公做跟班。也许是我年轻时喜爱唱歌,又会拉手风琴,有一点音乐素养吧,在钢琴班教室里,我一听到那犹如天籁的美妙琴音,听到一个个音符从老师手里跃出,看到老师那自信、从容、优雅的姿态,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大地回春、万物苏生,在春光明媚的“春分”季节里,我和老伴同儿孙们一起,游览了成都市塔子山公园。 这个公园依山丘而建,远离闹市,环境十分幽静。正在举行的郁金香花展吸引了众多游人。从外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在园艺师们的精心培育下,20多亩红、白、黄、蓝、紫各具美姿的郁金香花,围着“塔子山览胜”石碑,组成了像地毯一样美丽的造型,观赏的游人围着它赞叹不已,孙孙硬拉着我们看了又看,不舍离去,我便请摄影师给拍了一张全家福,使这个美好春韵,永远留在像册里。 接着儿女们推着我坐的轮椅,顺着公园的山间羊肠小道,缓缓前行。时值春季,红桃花虽早已谢了,但梨花正在怒放,雪白的花朵,扑鼻的香气,真令人陶醉。我们顺山道游到竹海,那挺拔的翠竹迎着春风,沙沙响声流动在竹林里,使人顷刻就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到心情特别舒畅。许多衣着美丽的儿童在竹林里嬉戏、我的孙儿孙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