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户世袭 ,是明朝户籍管理的基本制度 ,并为此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办法。医户管理也不例外。从医学发展角度看 ,世医制度一方面在医生待遇不高的背景下稳定了医生队伍 ,并促进了医疗经验的继承和总结提高 ,推动了学术门派的产生 ;另一方面 ,世医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药创新 ,阻碍了医学的发展。总结明朝世医制度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对于我们采取正确的措施 ,妥善处理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无疑有着诸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明代河南归德府河患频繁,特权阶层和卫所军户等趁机兼并大量民田和滩地,导致里甲民户赋役过重,民间宗族组织较为薄弱,特权阶层则凭借特权占据地域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3.
净军考     
作为明代专制国家的常备武装是卫所军。卫所军人的来源大致有四:第一种是从征,即朱元璋在淮右起兵时的基本队伍;第二种是归附,包括国初削平各地割据山头所收编的队伍和元朝的降军;第三种是谪发,指因犯罪被罚入卫所充军的人,称“恩军”;第四种是垛集,系按一户成丁总数或五丁抽一、或三丁抽一的原则征集的军人。四种卫所军都有专门的户籍,隶于兵部,称“军籍”。军人职业世代相袭,不许脱免。封建国家还经常差遣清军、勾军御史,清军籍、缉逃亡,以保证卫所军额。  相似文献   

4.
明朝民族政策看似零乱,实际上有严密的总体规划,而这常为研究者所忽视。本文从宏观研究的角度,着重考察了明朝民族政策总方针的确立过程,并分析了其对明朝边防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历史评析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功绩,它解放了农业劳动生产力,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但是,它毕竟只是一种原始和简单的制度设计.由于土地按户承包,好地坏地适当搭配,土地细分得非常严重,田边地界要占用很多土地,从物理角度讲,难以使用机械作业和发展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6.
明朝对李氏朝鲜的冠服给赐是明朝对朝鲜外交礼仪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历代冠服给赐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明朝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以及朝鲜的实际情况对不同人员赐以不同品级的冠服,并将冠服给赐与对朝鲜王室的册封相结合,展示了明朝与朝鲜之间的朝贡藩属关系,反映了明朝的等级尊卑观念与制度,是明朝朝贡体制的一个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08,(11):26-26
从明朝人万户乘火箭“飞天”的大胆尝试,到现在“神州7号”搭载三名宇航员遨游太空,中国人终于真正实现了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万户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创举使他成了全世界人心目中最早的“飞天英雄”。为了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个环行山以万户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8.
人殉人性之制,始于中国的奴隶制时代,至商朝尤盛。在商王及大奴隶主陵寝周围陪葬着数十百计的臣妾奴隶等屈死的冤魂。降至封建社会乃至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朝初年,这种罪恶的人殉制度亦未根除《明史·后妃传》记载:太祖(朱元璋)崩,宫人多从死。对殉死者的族人,惠帝(朱允炆)、成祖(朱棣)曾予以体恤,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世袭锦衣卫千户、百户,算是对殉人宫人的一点慰籍。当时人称之“朝天女户”(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2)。其后,成祖、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祖孙三人死后,皆有  相似文献   

9.
军事关系国家以至民族的生死存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仅就明朝宦官监军制度的原因、表现、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结论是:明朝宦官监军的制度是失败的,它导致了军队战斗力下降及国防败坏,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0.
会官审录制度是明朝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一制度在明朝时期已经相当完善和成熟。会官审录制对加强明 朝中央集权统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朝会官审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司法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诸多特点和 蕴涵的精神意蕴对当今社会的法制建设仍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不少史学工作者把魏晋南朝的兵户定为持殊的低贱阶层,并认为兵户制度在形成之初,就包含有一些限制、压抑兵户的具体内容,表现出了歧视兵户的强烈倾向。拙文《三国士家制度商榷》①对此表示了不同意见,对曹魏士家制度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认为:“把曹魏士家从一开始就视为一个特殊的低贱阶层的看法实在是一种误解。”然而,要客观地评价士家制形成之初,曹魏兵士及其家属所处的社会地位,就必须系统地探讨秦、汉、曹魏初期兵士社会地位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2.
由于朱元璋对外朝和内辅领袖的猜忌,明朝内阁始终没有从制度层面被明确为像以前朝代那样普遍存在的具有政务统筹、内辅作用的机构;而行政体系运行的惯性又要求有一个这样的机构存在。明代朝野对于内阁的指责,既有不尊祖制、越位,又有缺位、不作为。而明朝人士关于阁臣"只备论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与"虽无相名,实有相职"的矛盾性论断,恰恰反映出内阁地位的尴尬和明朝中枢制度设计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学校及其制度是学校教育的必要条件,明代的学校有官学和私学两类,培养了许多人才,为维护明朝统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明代的教育,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明朝前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认真总结明代教育及其管理方面的得失,对我们当今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保障农民户有所居、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的制度探索中,保障村民宅基地合法需求以及退出宅基地后的住房保障成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基于对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调查情况分析,从"宅基地换房"模式的角度,探讨农民安置房的政策优势和特点、群众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当前法院审判活动中“执行”难的问题,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一、进行深入的法制宣传;二、改一户多行为一户一行;三、人民检察院实行“执行”监督;四、建立律师“执行”程序代理制度;五、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京债,又名京账、官债、官吏债,在明代主要是指官员在京城所借的高利贷。明朝初期,政府一度希望通过道里费和赏赐制度来遏制官员借贷京债的现象,但是这一政策收效甚微,不久即为政府所放弃。从明朝中期开始,京债问题愈演愈烈,而朝廷于严刑峻法之外,并无具体的解决措施。这些借贷京债的官员一旦外任临民,在债务压力之下,多有非法索取民间资财的情况,甚至有因此与地方吏役通同为奸者,由此导致了地方吏治的败坏。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帝制时代,自汉武帝拉开"独尊儒术"的序幕后,儒家文化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权力与一整套的道德体系联盟,成为治理国家的工具。黄仁宇先生以大历史观为基点,书写了看似无常的一年,却生动地刻画出万历年间的重要人物——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作者将这些人物的悲惨命运与明朝的政治体制相互衔接,旨在说明帝国最终的灭亡是基于体制的僵硬,政治制度充满道德色彩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本文肯定黄先生所选取的分析角度,同时指出,在说明明朝的政治道德化问题时,还可以从明朝下层民众的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般而言,史学界对明朝末年农民战争爆发的历史根源的认识,主要集中在阶级压迫和阶级矛盾方面,但实际上,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另一个重要的历史根源,还在于明朝的组织制度体系。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表面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急剧发展和剥削程度的急剧加重,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社会各阶层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加派激化矛盾。而其深层次矛盾则在于明朝中后期的制度体系——宦官和赋税制度。  相似文献   

19.
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伊始,便着手对官吏进行考课,并为此建立了一整套的官吏考课制度。考课京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考满考课,一种是京察制度。对整饬明代的吏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私修史书中,有大量关于明朝灭亡原因的历史评论,从君臣责任到制度反思,史家从不同方面反思明亡教训,这成为明末清初私家修史一个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